康有为最后在哪里死的(康有为生前声名显赫)

康有为是晚清名臣,因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成名,清帝逊位后又因“保皇党”身份遭人诟病,晚年到当时德国殖民地青岛当了愚公。此公生前声名显赫,是非集于一身,死后数十载却惨遭扒坟掘墓,令人唏嘘感叹。

康有为最后在哪里死的(康有为生前声名显赫)(1)

康有为

康有为墓原址位于青岛市李村东象耳山(又名枣儿山),东靠双峰山,北傍李村河。枣儿山之名是因为山上酸枣较多,象耳山之名得来则因为西边山峰从侧面看很像大象耳朵,故而得名。2017年政府出资整修绿化该山,命名为“象耳山公园”。康有为墓原址位于该山半山腰,坐北朝南,成为一处人文胜迹。

康有为最后在哪里死的(康有为生前声名显赫)(2)

位于青岛象耳山公园的康有为墓原址

1917年,康有为参加了张勋复辟,遭失败,后来到青岛,这是康有为首次来青岛。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1923年,康有为再至青岛,初居于旅舍,又暂居弟子陈干宅,后租下了福山路原德国总督建的别墅。康有为对这处背山面海的别墅很满意,不久买下了这座房子,把溥仪给他题的“天游堂”悬于宅中,故此宅院也称“天游园”。康有为在此寄心于海,游心于天,终老一生。

康有为最后在哪里死的(康有为生前声名显赫)(3)

位于青岛福山支路5号的康有为故居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一次赴宴后猝死,据传他死时“七窍出血,尸体不僵”。康有为猝死青岛的原因众说纷纭。

康有为去世后原拟迁葬故里,暂厝于青岛。以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交通中断,1943年10月正式落葬于青岛李村东之象耳山(枣儿山),由门生吕振文撰并书墓碑。原墓封土,直径4米,高3米,环以高1.5米石砌挡水墙。墓穴为砖混结构,墓面西向,墓前植有松树六株。墓碑用黑色花岗岩雕成,高2.22米,碑面镌“南海康先生之墓”,碑阴刻墓志铭。

1966年8月,康有为墓被作为“四旧”破坏,“革命小将”们挖开了墓穴,康有为遗体的胸部有一把银锁,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此后康有为的骨殖被焚烧,而他的头骨则被装进一个翻斗车里,在大街上游街示众。得到消息的青岛市博物馆的副研究员王集钦,提出将头骨收到博物馆作为‘造反有理’实物展览。展览结束后,颅骨及遗物收到一个木箱中。1984年5月20日,康有为遗骨上缴文物管理部门,青岛市政府决定迁址重建康墓。

新墓位于青岛市浮山南坡,占地 1000平方米,“康有为先生之墓”碑文,由康有为的弟子,艺术大师刘海粟撰写,碑后是康有为生平简介。墓后植龙柏6株,象征着被杀害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浩气长存。

1985年10月2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浮山茅岭举行了隆重的康有为迁墓仪式,刘海粟展读了颂词。自此,康有为先生得以在此地得以长眠。原墓葬基础仍留存于象耳山。

康有为最后在哪里死的(康有为生前声名显赫)(4)

康有为新墓墓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