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1)

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这出日本战国史上的龙争虎斗,从人物光环到情感演绎,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日本战国故事中最有看点片段,流传至今。然而,生命的片段可以很精彩,但却不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会下围棋的朋友都知道,有时候过于纠缠于局部,往往会错失了大局。信玄与谦信,前后纠缠了十多年,虽然后来信玄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武田家却似乎错过了这段最宝贵的发展机遇期。

战略的失误与衰败的种子

我们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信玄在占据信浓国,并和强邻结成同盟以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和谦信的缠斗上,而没有趁势西进,逼近京都,是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军事上的失误

三国同盟后,武田家实力强大,消除了后顾之忧,信玄本人又正当年富力强之时,而此时织田信长才刚刚就任家督没几年,还在忙于统一尾张国本身,根本无力考虑上洛(即去京都朝见天皇和将军,藉此确立在天下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争霸天下的事情。如果此时武田家不和上杉家在越后地区过多纠缠,而是实施以上洛为主的战略,集中精力向西部地区发展,恐怕日本战国史就要改写了。

而当1572年信玄真正开始上洛时,距离三国同盟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在这十几年中,一方面信长的势力急剧膨胀,武田家虽然也同步扩张了不少领地,但已经不具备当年对信长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信玄本人的年龄也大了,已经过了半百之年,身体也大不如前,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不到四十岁的织田信长。两家各方面实力的此消彼长,对十年后最终织田家能够消灭武田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一个团队的发展,战略方向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问题。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2)

所谓战略正确,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你站在风口上,即使你是只猪,也能被吹起来。”

政治上的小算盘

要说信玄在这十几年中,完全没有考虑过西进上洛的事情,恐怕也不尽然,毕竟他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但是,他之所以没有及时西进,一方面可能是和谦信的缠斗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在进入1560年以后,武田家以及北条、今川两家之“三国同盟”内部不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干扰和分散了信玄的精力所致。

在讲述信长的故事中,我们谈到过,织田信长面临的人生第一次大考验,是发生在1560年的桶狭间合战。此战信长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几乎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却最终以弱胜强,击杀了今川义元,改变整个日本战国的大势。此战对织田家、今川家乃至德川家的重要性,前面都已经谈到过。但是,此战波及的范围,绝非仅仅是上述三家,对于武田家乃至北条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3)

改变日本战国历史的桶狭间合战,详情请听开篇序章与织田信长的故事。

前文已经讲过,三国同盟时,三家互相联姻。这虽然都是政治婚姻,但三对小夫妻的感情却都非常之好,这实属难得,恐怕也不是父辈们能预想到的。但是,由于各自家族势力在政治舞台上的博弈,所以其中两对小夫妻,最终结果却都相当悲惨。唯有今川氏真和早川殿,因为今川家过早退出了日本战国的政治舞台,才得以白头共度,恩爱偕老。所以,祸兮福兮,谁又能说得清呢?

在联姻中,信玄的长子,也是武田家未来的接班人,武田义信,娶了今川义元的女儿岭松院,小两口恩爱和谐,生活得相当美满。当父亲今川义元在桶狭间阵亡的消息传到武田家后,岭松院悲痛欲绝,作为丈夫,义信自然也对爱妻心疼不已。于是,他第一时间找到父亲信玄,要求讨伐织田家,为岳父报仇,以宽慰爱妻之心。

义信的举动当然是从感情出发的,但是,作为老辣、“成熟”的政治家,信玄可不会感情用事。他此时看中的,是他的亲家公今川义元身后留下的偌大家业。这份家业如此诱人,守护它的却是自己那个孱弱的女婿今川氏真,上天把这样一份厚礼送到跟前,如果不拿,岂非要遭天谴?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4)

- 武田义信 -

武田家中最具声望的接班人选

在信玄看来,讨伐织田信长,为亲家公报仇,帮助弱女婿巩固家业,这样的事情,除了能安慰一下儿子儿媳,为自己博得一个仗义的虚名,并无任何实际的好处,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实在是太傻了。所以,面对悲伤的儿媳、义愤的儿子,信玄一方面好言安慰,承诺出兵报仇,另一方面却打定了主意,要趁今川家主弱国危之时,把亲家公的基业占为己有。三国同盟,就在信玄这一念中,开始出现裂痕,并最终走向崩溃。

而当信玄的这种想法渐渐呈现,并逐步实施之时,作为今川家的女婿,武田义信当然完全不能接受,父子二人的关系开始不佳。不仅是在对于今川家的态度上,义信在其他很多重要事情上的观点,也常常和信玄不一致,信玄也慢慢产生诸如“此子不类我”的想法,对义信的厌恶之情与日俱增。而义信也认为父亲过于冷血和功利,对信玄也充满的愤恨之心。终于,双方的矛盾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彻底爆发。在1565年,义信和自己的老师,武田家的重臣饭富虎昌密谋,试图效仿信玄当年流放父亲的举动,起兵推翻信玄在武田家的统治。不料,事情最终败露,饭富虎昌切腹,武田义信被幽闭两年后去世,岭松院则被送回今川家,信玄也开始出兵骏河国,武田家和今川家的同盟完全破裂,当然,三国同盟也不复存在了。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5)

恰似当年信玄流放了自己的父亲,儿子义信也背叛了自己,武田家从此埋下了衰败的种子。这算不算是一种“报应”?

北川评史

说到这里我常常在想,武田信玄,这位日本战国史上的“第一名将”,在带兵打仗,排兵布阵上毫无疑问是一位奇才。但是在整个战国争霸的“战略”上,信玄很聪明,却不是那么的高明。

试想一下,如果说当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合战中阵亡之后,武田信玄如果可以暂时放下对眼皮子底下“今川家”基业的贪婪,他完全可以高举“为盟友和亲家今川义元报仇雪恨”的大旗,名正言顺地出兵尾张,给当时羽翼未丰、惊魂未定的织田信长来个迎头痛击,并借势“上洛”。那日本的历史很可能就完全改写了。

而且如果这么做,一来由于师出有因,“三国同盟”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更加得牢固,武田信玄只要能够暂时处理好与上杉谦信间的争斗,“上洛”可谓后顾无忧。二来信玄与儿子义信也不会父子反目,导致义信叛乱早亡。而如果当年武田家后继有人的话,即使后来武田信玄突然病逝,可能武田家也不会在短短十年里就骤然落幕了。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6)

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止学》

总而言之,对于局部的执着,让信玄错失了良机;对于眼前暂时利益的贪婪,让战国第一名将从此埋下了“遗憾”的种子。

一叶障目,不见如来。最难战胜的,终究还是人性之私。

乱世中的爱情

恰似当年武田信玄流放了自己的父亲,儿子义信也背叛了信玄,只不过事情最终败露,武田义信在被信玄幽闭两年后去世。义信的谋反,对于武田家最终的衰败,以及武田、今川、北条之间的三国同盟,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影响了整个日本战国的走向。然而,在我们最终结束这段五味杂陈的历史前,我也想聊聊在这段历史里,几位乱世中的年轻人,好几段政治联姻和他们的爱情。这其中有利益,有温情,有长辈们的“爱”和豪门子弟的无奈。

刚开始,武田、今川、北条三家的6位年轻人,是出于政治的考量和家族的利益被撮合到了一起。还记得我们之前聊过,当初三家为了能够化解纷争,集结力量,达成了“三国同盟”。而这个同盟就是建立在三段政治联姻上的。今川义元之女岭松院嫁给了武田信玄之子武田义信;武田信玄之女黄梅院嫁给了北条氏康之子北条氏政;北条氏康之女早川殿嫁给了今川义元之子今川氏真。如此至1554年,武田家、今川家、北条家婚配组合完成,正式结成同盟。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7)

当时“武田-今川-北条”三国同盟的地图。

这三对年轻人虽然都是政治婚姻,但三对小夫妻的感情却都非常之好,这实属难得,恐怕也不是父辈们能预想到的。但是,由于各自家族势力在政治舞台上的博弈,其中两对小夫妻,最终结果却都相当悲惨。唯有今川氏真和早川殿,因为今川家过早退出了日本战国的政治舞台,才得以白头共度,恩爱偕老。所以,祸兮福兮,谁又能说得清呢?

武田义信在谋反失败后被信玄幽闭,两年后去世。岭松院则被送回今川家。父子反目、兄弟相残,总归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不知信玄在得知义信准备谋反的消息后,内心是何感受?他是否也回忆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自己把父亲信虎流放至骏河的情景呢?

而当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合战中阵亡之后,由于武田信玄背信弃义,乘人之危,三国同盟自然是沒有了,北条家转而与武田家为敌。当时北条家实际掌权者北条氏康出于对信玄的激愤,不顾儿子,时任北条家家督的北条氏政和儿媳黄梅院感情甚笃,而且已经育有四子的事实,强令二人离婚,并把黄梅院送回武田家。氏政和黄梅院成了在由“桶狭间合战”引起的一系列事件中第二对被拆散的小夫妻。黄梅院回到武田家后,终日忧思,半年后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六岁。对此,北条氏政自然也是悲伤不已,直到1571年,北条家和武田家重新结盟时,氏政迎回了妻子的部分骨灰,并专门修建了黄梅院,以悼念亡妻,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8)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9)

北条氏政为了悼念亡妻修建的“黄梅院”。

义信谋反的事情发生后,信玄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地出兵今川家,不顾家臣们的强烈反对,让四子武田胜赖娶了织田信长的女儿远山氏,和织田家结盟。同年,胜赖和远山氏的儿子出生,就是后来武田家的末代家督武田信胜。但是,远山氏生下孩子后就去世了,而信长为了保持和武田家的同盟,则让儿子织田信忠和信玄的女儿订了亲。

当然这一切,都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武田胜赖最终的结局也很凄惨,武田信玄去世十年后,1582年,织田信长联合诸多大名围攻武田家,武田家内部众叛亲离,节节败退,仅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面崩溃。最终胜赖和信胜父子在天目山双双切腹自尽,甲斐武田家灭亡。

写到这里,我不禁很感慨,在那个时代,利益真的成了最高的行事准则。朋友和敌人之间,可以随时因为利益交织的不同而互换,儿女们的感情乃至一生的幸福,都被大名们用来当做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筹码。而当老一辈故去,新一代掌权时,又把自己的孩子当做筹码交换出去,重复自己当年的老路。个人为了家族的利益必须牺牲自己的幸福,这也许是东方文化中的“顾全大局”,虽然我承认这有其道理,但很多时候也确实是一种残酷。当大家都在谈整体利益之时,个人利益真的就那么得不重要么?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10)

历史看多了就越来越能够体会,人生百年,能够守得住一分平淡,相濡以沫,是多么得可贵。

1568年,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联手,开始入侵骏河国,拉开了今川家灭亡的序幕。同年底,今川氏真的居城骏府馆被武田军攻破,骏河国被纳入武田家的领地,信玄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大海,武田家也从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变成了能够拥有海岸线的国家,一直困扰信玄的食盐问题也由于可以依靠海水煮盐而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同时,由于得到了海边的领土,信玄也有能力开始筹备武田家的水军,可见,吞并了亲家公的领土,极大地增加了武田家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也许在信玄看来,在纷乱的大争之世,实力,才是最实惠的东西。

出生豪门,众星捧月,那些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民老公”们,其实也肩负着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痛苦。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不要奢望完美,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缺憾才是人生的真相。这是古老的东方智慧告诉我的,也是历史为我们演绎的。

想起钱钟书先生的话: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人生何处不是一个围城。

/用得上的国学

日本战国时代全解析(日本战国英雄传)(11)

主撰稿人:北川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文化部特聘传统文化讲师

青岛恒星国学院特聘教授

欧洲东方商学院学术总监

广州菊坡国学书院副院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