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1)

提起小火车,那是过去的事了。

一九六 四年,我随大人从昆明坐小火车到建水,当时我还小,不满十岁,父母在元阳县工作,而我被寄养在昆明祖母家读书,每年假期,遇到父母的同事来昆明出差,父母便会托他们带我到回家。这些大人常常是父母工作所在县的人,这年暑假带我回家的人,是我父母的一个女同事王孃。

带我乘火车那天,王孃很高兴。她说,好不容易买到了火 车票,座位在第十一节车厢,这是一节好车厢啊,当时的小火车是烧煤的,产生动力的蒸汽锅炉在车头前部,上面是烟囱,靠近车头的前几节车厢常会受到随烟囱飞出的煤炭的搔扰。所以一般人都爱买末尾车厢的座位票。

小火车从昆明出发的时间是晚上9点以后,记得这天是滿座,车上显得格外拥挤。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2)

顺着南盘江,小火车一路南下,车上乘务员热情周到,一路给乘客倒水,有时还会大方地给乘客唱歌解闷。车上的乘警会不时警惕地在车上巡逻,防止坏人破坏。

小火车从滇中昆明到滇南开远站时,已经走了一个夜晚,天亮到达开远,这时停车一个多小时,因为在这里不仅上下车的人很多,而且乘服员还要换班吃饭。

我们当时乘车的终点站是到建水,所以在开远停留的时间里,我们坐在车上,向车窗外叫卖小食品的人买食品吃。过了一会,新换班的服务员来查了一下票,就听见吹哨子的声音,小火车又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从开远出发的小火车走一小阵子就会让人感到车速减慢,小火车头呜呜叫的声音非常清晰,伸头一看,原来小火车在吃力地爬坡。坡上绿林成荫,不远处一条公路平行划过,汽车在公路上奔跑,与小火车平行,就像一只兔子与乌龟赛跑,兔子一下就没了踪影。难怪当时的顺口溜说,云南有七怪,其中一怪即为:火车没有汽车快。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3)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4)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5)

中午,火车到蒙自雨过铺车站时,只见车上的人乱了起来,因为在这里要换车,坐在这趟车上的人有去蒙自方向的,去个旧方向的,去石屏、建水方向的,均要在这里换车。

带我的孃孃来自元阳,一年走不了几趟昆明,不太熟悉这里换车的情况,听旁边乘车的人说要换车后有些着急了,便对我说,听说要换车了,这站里这么多车,我们要是两人一起爬上爬下地去找,小孩行动慢,会很费时,不如让她先去找到车子,占好座位,再回来接我去,让我坐在车上等她。我认为孃孃说得很有道理,便答应坐在车上等她的消息。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6)

不一会,车上的人都下去完了,只有我一个人在车上等,这时只听有人喊道:“小娃,你还在车上做什么,这车厢一会儿人家就要来调头了。”也就是说,这儿我不能呆了,于是,我下车了。不一会,那几节空车厢果然开走了,我便向几列坐着人的车厢走去。找了一会儿不见王孃,我着急得要掉眼泪。

正在着急地找来找去时,只见乘务员和挂着泪水的王孃向我走来。

后来,我遭到王孃及乘务员、乘警们的责备,原来车上的乘务员知道我丟失之事,倾巢出动…………

不一会,我们上了去建水方向的小火车。这时的小火车换成了寸轨小火车!乘客座位是面对面的两长条凳子,乘客膝盖几乎要碰到对面乘客的膝盖。车上的过道上乘客的篮子、背箩、口袋等放得一地都是,拥挤不堪。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7)

一阵哨子声和信号灯晃动后,火车开始“咔嚓咔嚓”开动起来。一路上,车窗外的颜色变化不断,一会儿是一片翠绿的树林,一会又变成金黄的田野,一会是一片花红的林子,接着又是桔红的柿子林,总之,变动的风景常常会勾住人的视线。

到了一些小站,车子一停,便会有许多提小篾篮的小贩围了上来,定睛一看,篾篮里不是装着各种蘑菇,就是花红、柿子、红石榴等,还有一些说不出名的山珍。一问价 格,会让人感到便宜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后来,小火车改成了米轨,火车上面已不是两条长排面对面的座位,车上还安装了放音乐的广播;再后来,米轨火车不知何时变成了更宽敞的准轨火车,上面装了空调,小火车已经成为了历史。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8)

我的这趟乘坐小火车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但小火车的煤烟及那些服务周到的乘务员的笑脸,还有那时的亲情,那时的风景,仍站在我记忆的高峰里。

吉首景区绿皮小火车(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9)

文:张元春

图:复苏

来源:建水古城旅游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