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感走路计步)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1)

作者:朱宝树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2)

【闲人写心】自从有了“微信运动”,走路计步便成了男女老少热衷的时尚。我喜欢走路,我也关注步数,但我觉得,走多少路、计多少步,没必要过分追求、没必要相互攀比。走路人应该多一点关注走路状态,多一点观赏路边风景、多一点享受美好心情。其实匆匆走路追求计步数字与漫漫人生追求功名利禄又有何异啊!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3)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自从有了智能手机,自从有了“微信运动”,走路计步便成了男女老少热衷的时尚。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天都会关注自己走路步数,每一次都会为自己骄人的步伐而自豪、也会为自己可怜的脚印懊恼。在注重运动、注重健康的当下,走路计步,成了朋友聊天的谈资、相互联系的桥梁、点赞鼓励的路径、骄傲自豪的名片。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4)

在关心走路计步人群中,中小学生看步数,那是争强好胜比谁走得多;年轻人看步数,那是为了更帅更美更年轻;中年人看步数,那是避免发福更强壮;老年人看步数,那是希望身体不衰永远健康。我是一个爱运动的人,当然也是关注走路计步的人;我是一个有计划的人,当然也会给自己定一个走路目标;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有时候也会对走路计步随口说说、随心写写,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当然不一定正确。

其实,每天走多少路、走多少步,真的大可不必非常在意,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有它的科学性但没有可比性。每个人每天什么时候走路、怎样走路、走什么路是不同的。哪怕是步数相同,所做的运动也不相同,相互之间无法比较。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他们毕竟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睁开眼走出家门开始,到回家放下手机休息结束为止。这样的走路计步规则,是所有人无法改变必须遵循的。

如今因为有智能手机,能把走路步数看得一清二楚,让人们非常关注。其实就是没有微信运动,老天爷也能把每个人每天做多少事情,做多少运动、走多少步看得一清二楚。会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作为、不同运动,给予不同人生、不同康健,只是不向世人公布只能由自己感悟罢了。我喜欢走路,我关注步数,我更关注走路时的状态和身边风景,让走路状态更佳、赏景心情更好。

起早送学小路上,迈着轻盈矫健的步伐,满怀希望地走。每天早晨七点多钟,小孙子吃好早饭背起书包,我送孙子去学校。离开家门那一刻计步开始,小孙子就会在楼下小路、门外步道、店面门前等去学校的路上快走如飞,我必然紧紧跟上。那个时候,我会一下子变年轻了,脚步也变得轻盈了。365天绝大多数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心情同样美丽。当然也有狂风暴雨、酷暑严寒,只要小孙子在身边,再坏的天气,也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因为身边有个小太阳,他会让我的心情灿烂阳光。通常情况下来到学校门口,心情会更好,满目鲜花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含在嘴里、捧在手心送到最美的花园,送到最辛勤的园丁手里,沐浴阳光、吸吮营养、茁壮成长。看着这些如花似朵的孩子们,就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会觉得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阳光。

步入喧嚣大道上,迈着稳重坚定的步伐,小心翼翼地走。习惯了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一朵朵鲜艳的小花走进校门,看着爱孙蹦蹦跳跳走进学堂。此时此刻,似乎是中南海保镖完成了一项重大外事安保任务,觉得无比轻松、无比自豪。如果说从家里出发到学校是走路计步第一程,那么从现在起就是走路计步第二程了。打开手机先看一下走路步数,调整好耳机频道,一边走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或者散文诗歌,一边观赏着眼前美丽的风景,继续向前向左顺着西三环前行。因为我要去的下一站在路东,我顺路前行其实是逆行。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这里风景主角,除了少数送娃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上班族。开着汽车送儿子、骑着电车送女儿的,目送孩子进了校门,急急忙忙返回车上,轻拨方向灯,启动电门奔向自己工作的地方。有的爸爸妈妈,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拿着手机,连走带跑冲向送娃通道口,和孩子拜拜以后又反身奔向公交站。西三环宽阔的大道上,桥上桥下、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铺满了三环路面。男男女女上班族,挤满了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并肩骑行、首尾相连有序流动。背双肩包、挂着耳机的中青年人,挤满公交车站,焦急地左顾右盼;急性子的等一会赶紧扫辆小黄车,骑行在人行道上奔向地铁口、奔向他要去的地方……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5)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看着这些迈着坚定步伐真正的“走路”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有时候会更夸张地驻足观赏、呆呆的站在路边左右张望,心早已逃离耳机,随着涌动的车流人潮,飞向不算遥远了二三十年前,飞向属于我们年轻壮年奋斗的年代,飞向我们曾经工作生活打拼的地方。我们自己曾经的行色匆匆、曾经急急忙忙、曾经的亚历山大、曾经的酸甜苦辣、曾经的发愤图强,一切的一切就像眼前一样。对眼前的喧嚣嘈杂、熙熙攘攘、急急忙忙,多了几分理解同情、羡慕欣赏。每当在人行道上人多时,我都会让他们先走,每当在红绿灯处有年轻人往前挤,我都会让了又让。因为我深知,他们才是真正的走路人,他们是真的匆匆忙忙。在和他们一起走路时,我们这些闲云野鹤,走慢一点、计步少一点,又有何妨?

踏进公园步道上,迈着轻松飘逸的步伐,悠闲自得地走。顺着航天桥,经过央视塔,再向前不远,就是我每天晨练的主战场、咱家后院玉渊潭公园。如果把前面两段路程算着是走路计步前两个阶段,那从这里开始可以说是我们走路计步第三程吧!相信所有走路人,所有从这里停顿转弯入园的走路人,都可能和我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公园大门外和公园内的风景环境差距太大,当然走在公园外与公园内的走路状态和心情也是迥然不同。

大门外高塔入云、高桥飞架,高楼林立、天桥横跨。车水马龙、人流不息,行色匆匆、摩肩接踵,你追我赶、一步不让。大门内,一潭湖水、碧波荡漾,小桥流水、拱桥长廊,花红柳绿、粉白荷塘,通幽步道,氧巴广场。大门外,马路牙刷黄线、马路边绿化带,车辆不能停,行人走累了,也没有歇脚的地方,大家都在向前走,都在冲向前方。大门内,湖边有休闲娱乐的长廊,步道边有供游人休息的座椅。实在累了,潭边的石块能坐坐、凉亭的条凳也能躺一趟。大门外,喧嚣的汽车、电车、行人嘈杂等高分贝嘈杂声,吵得人头晕脑胀。大门内,来自草坪悠扬的轻音乐、晨练老人演奏练习的京胡、横笛、杨琴、小号声,还有跳舞打拳老人播放的音乐声,听得人如痴如醉。尤其是有指挥、有乐队、由数百人组成的合唱队发出的此起彼伏的歌声,震撼人心扉。虽然只是公园一门之隔,内外不同的设施环境氛围、使走路人走路状态心情变得迥然不同。

大门外走路,必须是走路带小跑还得小心翼翼不分神。在路上,大小车辆和行人熙熙攘攘,一不小心就有风险。前行的路上就像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浪推一浪往前走。然而当您踏进玉渊潭公园,走路赏景心情、走路的状态立马就不一样。这里没有喧嚣繁忙、没有你追我赶、没有你碰我撞。这里有的是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悠扬的乐曲、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脚步,愉悦的心情。这里走累了,可以坐一坐,看够了可以聊一聊,想唱可以亮两嗓,想舞可以跳两下。这里和送娃路上不一样,在里和三环路上不一样,这里酷似世外桃源,来到这里就来到人间天堂。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碌碌无为、闲暇无事、虚度时光、无为老人我的一点点想法而已。

我也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走路的状态,走路的心情,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小朋友是不能上三环路独自行走的。走在三环路上的上班人,是不愿意也不可能像我们这样天天走路逛公园的,因为他们有光荣的使命、辉煌的前程、广阔的战场。当然很多事情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走路是一个过程,走路必然分不同阶段。计步是客观的,不分贫富贵贱,计录步数与走路阶段是基本对应的。当人们步数达到六七千步时,无论你主观上想不想,有人会告诉你,已经不适宜再到三环路那种车水马龙的地方走了。来到操场、公园这些安静小路上走走是必由之路。我不知道其他走路人,尤其是已经走了好几千步的人,喜不喜欢像玉渊潭公园这样走路环境,喜不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走路计步。反正我是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非常喜欢在这里走路,非常喜欢在这里边走路边观赏美丽的风景,享受这里走路时的美好心情。我喜欢在这里走走停停,迈着轻盈的步伐,自由自在的走着,我喜欢在这里压压腿、弯弯腰、喝喝茶、拍拍照,有时候触景生情、写写小诗、发发朋友圈,和朋友有事没事一起聊聊……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6)

我常常会无聊地瞎想,走路计步与人生拼搏,是不是有点相似啊。漫漫人生路奋斗拼搏追求功名利禄与走路锻炼关注微信步数何异?我觉得,走路人还是多关注一点走路状态、观赏路边风景、享受美好心情,平稳走好每一步,而不是过分关注走路步数。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坚持走路就行,不要为了走路而走路;坚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就行,不要计较每天必须走多少步;坚持运动觉得当走路舒服就行,不要为了走路去冒腿脚膝盖损伤风险。走多少路、计多少步,不必攀比。我是一个注重走路状态、享受美好心情的人。每当走过横跨玉渊潭这座孔桥,走近荷塘边,走近长廊,大多情况下,太阳已经爬上树梢,时间也到了上午九点左右。这个时候运动步数一般都在六七千步,虽然距离我运动目标还差三四千步,我不会为了步数贪念走路,当然也不会无视步数放弃计步。感觉轻松不累时,我会选择走路回家,感觉有点累了,我会扫个单车骑行。无论是走路还是骑行,这个时候走路,只有一个方向,就是走路计步开始的地方,就是回家……

2022年9月14日

北京 宽心居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7)

作者简介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8)

朱宝树,银行工作四十载,热爱文字50 年,花甲笔耕不辍。在报刋发表文章近百篇,被《中国金融文库》《中国金融家论商业银行改革》等经济金融专著收编近10篇。在“淮网文学”等平台分享散文游记诗歌等300 余篇。写我心、记我行,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相关作品荐读

【生活随感】 年逾花甲更应有童心

【生活随感】 珍惜“今天”

【过往】 韭菜热馊粥

【生活随感】 花落花开

【生活】 我家阳台鸟窝鸟蛋乌鸫鸟

【乡情】 感恩老家

【乡愁】 又闻母亲菜饭香

【乡愁】老家石板桥

【他乡】芦 花

【他乡】听雨

【他乡】中秋月亮老家最圆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本公号唯一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不再接受个人微信投稿】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投稿务必3. 原创且且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你是最靓的仔,最迷的妹

(生活随感走路计步)(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