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3批次新房(上海第3批新房公布)

这几天,上海房产界里,开始传起了许多小道消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海第3批次新房?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第3批次新房(上海第3批新房公布)

上海第3批次新房

这几天,上海房产界里,开始传起了许多小道消息。

有人说,内中外环的普通住宅标准放宽;有的说,将取消三价取其低;还有的说,五大新城放宽购房社保年限……

无一例外,都是关于政策松绑的。

松绑没等来,却迎来了第三批新房上市的消息。

我从这里面,看到了2点变化。

01 消失的“冷门楼盘”

如果说,市中心的豪宅,常年供不应求,不能反映市场全貌。

那么,郊区新房和商办产品,更像是上海楼市的晴雨表

数据统计,这两周,一手商办产品每周的成交量只维持在1万平上下。尤其是本周,环比上周,居然下降了百分之50%。

这背后暗藏着一个信号:投资型需求不足,楼市较为惨淡。

而在这个时候,发布的第三批新房数据,更是印证了这个观点。

本次取证项目40个,共计12585套房源。

有意思的是,之前公示项目里,基本都是“荤素搭配”,热门板块与较冷区域多少都有一些。

这次的楼盘明细里,却几乎找不到冷门地区的楼盘。

临港就不提了,曾经是全市投资客户关注的热点区域。

唯一的超级远郊——奉贤,此轮公示了两个楼盘。

一个是位于奉贤新城,一个是位于金汇,都是奉贤供需两旺唯二的区域。

这从侧面印证出,大多数“硬软实力不足”的开发商,对当前市场是持相对悲观态度的。

02 出圈板块

另外,我发现有两个板块较为独特,分别是临港松江

从前几年疯狂拿地,到现在相继入市,临港一直是每轮新房公示中的“扛把子”选手。

每次经历几轮利好刺激,都会迎来购房小高潮。

而疫情后开始的两轮公示中,临港成交热度却明显出现了疲软。

有同行透露,临港新开的项目中,成交大多不足百分之三十。

记得2014年,我跟同事一起去临港看项目。那时候,还没有如今这样多的公司入驻,市场也是极为惨淡。

那时在江边,我看着滚滚黄色江水,竟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受。

只是这次,临港仿佛一夜间,又回到了当年2014年的颓势。

每隔几年,临港总会经历着一个“怪圈”。

短效利好刺激,会带来一波买房潮。可潮水退下,却又是被快速打回原形的那个。

深究其原因,是源于市场供应量过多,又没有新政策刺激,本地产业带动的购买力极其有限。而投资客们又是“闻风而动”型的,大多喜欢蹭着热度“下手”。

“怪圈”之所以“怪”,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说另一个出圈的板块,松江。

松江算得上是五大新城所在区中,发展得比较成功的。

9号线连通着徐汇、闵行,让松江承接上了不少漕河泾开发区的居住人口。

再加上,松江外来人口也较多,佘山别墅区又拔高了区域形象,导致松江的新房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松江公示的楼盘中,有两个项目单价5.8万,直接逼近大虹桥。

虽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地价影响,但市场能否能买单,值得商榷。

只是,双盘联合提价,也会大概率带动松江板块的房价能级。

03 写在最后

楼市很奇妙,由千万个楼盘组成。

但最后去化得如何,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总是在时间验证中,慢慢有了答案。

最后,希望各位都能住上心心念念的好房子。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