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

单簧管,又被称为黑管和克拉管(英文:clarinet), 是如今最受欢迎的木管乐器之一。 其总体形状为圆柱体,内部口径为圆形,尾部呈喇叭形趋势。单簧管相当得美观,品质优良的单簧管的器身由非洲黑木制成,表面纯黑发亮,其他的部件都由金属制成。正如其名,黑管是一种只用一片簧片来震动发声的乐器。它的吹口呈鸟嘴型,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1)

如今的单簧管

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如今的单簧管的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单簧管拥有高达四个八度音域广阔。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2)

埃及的“祖马拉”

要说黑管的源头,可以谈到公元前2700年的古埃及工匠所打造出的一种古老的乐器,它被称为“祖马拉”(zummara)。这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通过单片簧片来震动发声的乐器,不同于如今的黑管,祖马拉的拥有两节并排的管子。上图的祖马拉是被后人改进过的,在发明当初,这一种乐器只有两个可按的孔。它乎不能吹出音调但可以发出一种非常刺耳的声音。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3)

法国芦笛

到了巴洛克晚期,法国人发明出了一种叫“chalumeau”的单簧乐器,又称芦笛。它的形状与现代单簧管极其相似,因此常被人称为是现代单簧管的鼻祖。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一个著名的德国乐器工匠约翰•克里斯多弗•丹尼尔创造了第一支单簧管。单簧管起初的功能是为了在高音区取代小号和长笛。他利用法国芦笛为基础,发明了一种经过改良的芦笛。约翰为他的单簧管增加了一个单独的笛头,改进了喇叭口。 他还做出了一个很大的的改变,就是他为只有一个键的芦笛加了第二个键 - 一个高音键,这大大扩增了单簧管可以吹到的音域。

到了1740年,单簧管又新增了一个键,这个件使使用者用单簧管吹出低E的音。这个音到了现在还是单簧管可以吹的最低的音。

在18世纪初期单簧管的使用十分有限,或许也是因为这种新乐器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1749年, 法国的著名作曲家拉莫在他创作的歌剧中用上单簧管。

一年后,德国的发明家与艺术家巴托尔德•弗里茨为单簧管加上了第四个与第五个键。巴赫在1751年在伦敦引出这个乐器。

早期单簧管音乐作品包括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创作于1748年的两支单簧管和圆号序曲,以及莫扎特创作于1791年的单簧管协奏曲。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4)

沃尔夫冈•莫扎特

莫扎特则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给予单簧管重要地位的作曲家,因为在莫扎特之前,多数的单簧管演奏大多都是单簧管的独奏,莫扎特为如今单簧管在乐队中的普及作出重要贡献。到了1800年,单簧管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1800到1840则是单簧管发展最迅速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5)

伊万•马勒

1812年,一个名为伊万•马勒的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与发明家把一个他自己设计的13键单簧管带入了巴黎艺术学院。他的十三键单簧管与先前的五键单簧管相比作出了很大的改进,马勒则被认为是单簧管发展历史上第二个最重要的人物。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6)

亚辛•卡罗斯

单簧管历史上的最后两位位革新者为亚辛•卡罗斯,一个单簧管演奏家与作曲家,与乌古斯丁•布菲•热恩,著名乐器制造商(他就是现在单簧管的著名制作商布菲的创始人之一)。他们在1839年制造了后来被广泛应用的勃姆体系单簧管,如今大多演奏者所用的单簧管都是这一种体系的单簧管。这一次改革也算是一次比较大的改革,他们改良了单簧管的键系统,从而解决了单簧管的严重音准问题。他们还添加了附加的给左右小指按的键,使演奏时的指法顺畅了很多。卡罗斯与布菲还发明了环形按钮,使演奏者用手指封堵一个洞口的同时能够关闭按键,并通过这种环形按钮轻易控制较远距离的洞口。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7)

单簧管的针式弹簧

1840年,布菲为单簧管加上了针式弹簧,从而完成了现代单簧管的基本改良。如今我们使用单簧管经过几百年不断的革新而成型,不得不说其发展进程相当之伟大。

单簧管改双簧管容易吗(单簧管的发展历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