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段BGM一想起,如果你和梨白一样,感觉童年回忆又回来了,那我们绝对是80、90年代的同龄人。

在当时,应该很少有人会“逃”过这部电视剧的魅力吧,包拯铁面无私,公孙策足智多谋,展昭武功盖世,这样的组合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妥妥的梦之队啊!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

电视剧《包青天》主要演绎的是宋仁宗一朝包拯知开封时所办理的一系列案件,包括至今在民间都广为流传“狸猫换太子”案。


“庞太师”到底是谁?

一部电视剧要想好看,有了正派那就得有反派,两派斗起来才会有看点,电视剧《包青天》也是如此,正派咱们就不多赘述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电视剧《包青天》中令人牙根痒痒的庞太师。

电视剧《包青天》中庞太师是一个身家背景非常“硬”的人,他的女儿是宋仁宗宠爱的庞贵妃,他在朝堂之上也是有话语权的太师,那么在宋朝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位庞太师吗?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2)

梨白翻看了《涑水记闻》、《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宋史》,并没有找到“庞太师”的身影,那我们就得分析一下,《包青天》中的庞太师是否在宋朝历史上有映射的人物。

从庞太师的“太师”官位来看,在宋朝并不能够像庞太师在电视剧演绎中的那般权力滔天,因为这个官职在宋朝来看只是一个散官。

这里的散官指的不是等级低,恰恰相反,它等级很高,工资待遇也很高,但就是没什么实权,说白了就是一个拿着高俸禄、戴着高头衔的官职,是宋朝的皇帝给一些劳苦功高的大臣退休时加赠的官位。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3)

由上文我们可以分析,电视剧《包青天》对于庞太师还是有所演绎,因为在当时,一个太师的权力不会如电视剧演绎的那般大。

既然从官位上“找”不出庞太师,我们再来看看宋仁宗的后宫是否有一位受宠的“庞贵妃”。《宋史》中记载了宋仁宗的三位贵妃,分别是张贵妃、苗贵妃、周贵妃,现在我们无法考证宋仁宗一朝是否只有这三位贵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三位应该是比较受宠的,或是因为生了孩子得到了晋升。

如果宋仁宗的后宫中真有一位很是受宠的贵妃,那么肯定会在史籍资料中有所记载,就目前而言,我们并未发现“庞贵妃”的身影。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4)

张贵妃和张尧佐很“忙”

即便如此,梨白还是发现了一些猫腻,电视剧《包青天》中庞贵妃和庞太师的人设很像是宋仁宗一朝的张贵妃和她的伯父张尧佐。

巧合的是,历史上包拯和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确实也是关系紧张,据不完全统计,包拯曾经先后六次弹劾张尧佐,一次比一次厉害。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5)

而张尧佐虽然没有做什么太师,却也位居高官,比如宋朝的财政部长三司使,淮海军节度使、宣徽使等等,甚至在死后还被追封为清河郡王。

宋朝对于外戚非常“苛刻”,散官可以给,厚禄也可以给,但是很少有人掌握实权,张尧佐算是一个。张尧佐之所以能够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侄女张贵妃是宠妃,据说她还曾经给宋仁宗吹枕边风,为自己的伯父要官。

张贵妃是宋仁宗时期的宠妃,受宠到什么地步呢?她去世之后,宋仁宗在曹皇后还在世的情况之下,追封张氏为温成皇后,宠爱程度可见一斑。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6)

《宋史》记载,在张氏还是修媛的时候,宋仁宗因为喜爱她,就想提升一下她家族的地位,给她一个依仗,于是就给她的叔叔张尧佐进位了。

之前的文中,梨白就有介绍,张氏的父亲当年也是进士及第,但是早亡,母亲带他去投奔已经是员外郎的张尧佐,却被他拒绝了。张尧佐不是张氏父亲张尧封的亲弟弟,而是从父弟,应该是堂弟。

正是因为张尧佐拒绝了张氏母女,张氏的母亲才将其卖进了齐国大长公主府,之后由齐国大长公主送到了宫里的仙韶班,才在一次宴会之上得到了宋仁宗的喜欢,成为了美人。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7)

要说张氏有多敬重自己的叔叔张尧佐,相信看官们应该也不太相信,毕竟需要张尧佐援助的时候他也没帮忙,然后也因此给了张氏进宫受宠的机会。

张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及曾经记载,张氏对皇后之位蠢蠢欲动且几经试探。

这种情况之下,张氏即便是不待见张尧佐,也得把他“扶”起来,没办法,对手曹皇后家世背景太显贵,相比之下,张氏的母族就不怎么够看了。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8)

张氏一直在给宋仁宗吹耳边风,宋仁宗呢,也觉得没有什么,毕竟他的父亲宋真宗也干过这种事情,因为喜欢民间出身的刘氏,甚至让刘氏的前夫改了姓,成了刘氏的兄长。

在张氏的撺掇之下,张尧佐的官做得是越来越大,大到宋朝的谏官们表示自己如果再不站出来吱个声,宋仁宗就真的把他们当瞎子了。于是包拯等人开始对张尧佐展开了“拉锯战”式的围剿,就想告诉宋仁宗,张尧佐的才能真的配不上他给的职位,德不配位。

以包拯为代表的谏官对张尧佐的“围剿”

电视剧《包青天》中包拯、八贤王等人和庞太师一派绝对是死对头般的存在,你认为是对的,我绝对说是错的,有理没理绝对都要杠一杠。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9)

历史上以包拯为代表的谏官们曾经在朝廷之上与张尧佐多次正面交锋,在这一点上张尧佐还是有点“势单力薄”,不过这也不能怪别人,张尧佐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才能。

包拯等人对张尧佐的“弹劾”大都伴随着宋仁宗对张尧佐的升迁,所以梨白也曾琢磨过宋仁宗的用意,他是真的宠爱张氏吗?明明知道张尧佐一升官,张氏也会被置于舆论中心,但他还是要做,这点真心值得思考。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0)

言归正传,我们说说包拯等人对于张尧佐的口诛笔伐。张氏没受宠之前,张尧佐做的是什么官儿呢?

张氏为修媛之前,张尧佐“知开州,还,判登闻鼓院”。看过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应该都见过赵丽颖饰演的盛明兰敲登闻鼓为夫喊冤的一幕,登闻鼓一响,宋朝的官家就都知道你的“冤情”了。

说白了,登闻鼓就是一种直诉制度,上达天听,是赵匡胤立朝之后聚民心,清明朝堂的一种举措,实际上敲响登闻鼓的人并不多,因为之前曾发生过大事、小事都敲鼓的事情,赵匡胤曾经下令敲鼓的也要挨一顿杀威棒的制度,所以张尧佐待的登闻鼓院这个部门如何,大家心里都应该有数了。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1)

张氏受宠之后,宋仁宗试探性地晋升张尧佐权开封府推官,又提点府界公事,殊不知这刚一动,就有谏官出来说话了。

《宋史》记载,谏官余靖就说,“用尧佐不宜太遽,顷者郭后之祸起于杨尚,不可不监”,话算说得很明白了,让宋仁宗不能因为宠爱张氏就重用外戚,毕竟有前车之鉴。

宋仁宗显然没有将谏官的话听进去,因为没过多久,他就又升了张尧佐的官,迁三司户部判官,又为副使。之前我们就说过,三司使就是宋朝的财政部,副使就等于财政部副部长了。

趁着谏官们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宋仁宗又开始给张尧佐升官了。这次他直接来了个大的,“擢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累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加龙图阁直学士,迁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拜三司使”。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2)

宋朝的政、军、财的最高领导人当然是皇帝,皇帝之下就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这个时候的张尧佐就和宰相一个位置了。

谏官们憋过了一个年之后就受不了了,当时咱们的包青天知谏院,谏官的职责就是纠察百官。第二年包拯和手底下的谏官陈升之、吴奎就上疏了,他们表示,比起往年“水冒城郭,地震河溢”这些灾难都要频繁,原因是小人当道。

然后包拯就非常直白地说这个小人就是张尧佐,顺带着又提了一下张尧佐做了三司使后国家财政混乱的事情。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3)

宋朝的谏官们有个特点,官家没有明确答复,他们就会一直上疏,来回说车轱辘话。宋仁宗顶着压力改张尧佐为户部侍郎,寻拜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赐二子进士出身。

是的,大家没看错,“四使”,这下朝廷又炸锅了。依旧是包拯领着的谏院上疏了,这下包拯也不给宋仁宗留脸面了,直接说“陛下您在位三十年,没做过什么失德的事情,就是这五六年重用张尧佐,您知不知道再这样下去,您攒的那点好口德都要败光了。”

宋仁宗还没喘口气,包拯又一击他的痛处,说他没有孩子,张尧佐等人就是利用这个和宋仁宗对张贵妃的宠爱谋私利,如果他们不能规劝宋仁宗,就是他们对不起天下和祖宗。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4)

这次包拯对张贵妃也没客气,直接点出张尧佐恒友可能意不在高官要职,而是要“致陷陛下于私昵后宫之过”

在之后,就是发生了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了规劝宋仁宗不要重用张尧佐,包拯喷了宋仁宗一脸口水,其他谏官围堵中书的事情。

这个时候张尧佐就没有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庞太师那样“霸气”来了,庞太师和包拯“吵架”,绝对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实力。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5)

可现实中张尧佐什么也不能说,这都是贵妃娘娘给他要的官,是官家在抬举他,让他怎么办吗?!他要是敢说一句,包拯不得用口水淹死他。

最后的最后,宋仁宗和以包拯为首的谏官们各退了一步,宋仁宗下诏以后谏官们“说事”必须先得允许,才能上殿,可见他已经被吵死了,但也给谏官们一个台阶下,那就是张尧佐自己辞了宣徽、景灵使,宋仁宗同意了。

梨白的上文中就曾讨论,宋仁宗到底是不是真爱张贵妃,如果爱,又怎么舍得让爱人和她的家人一直都在舆论漩涡的中心,来回被人讨论,被人弹劾和不耻。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6)

梨白叨叨叨

张贵妃的受宠很好地诠释了那句话,“一人得宠,鸡犬升天”,就连在宫中抚养她的贾夫人都得到了封赏。

皇祐二年,张贵妃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皇帝追封其为温成皇后。张尧佐在辞了二使之后,复以宣徽使判河阳,就这很多谏官还是在上疏,在外履职后不久,他又被召了回来,徒镇天平军。

重点来了,为什么说张尧佐最像《包青天》的庞太师呢?因为他死后,被赠太师,还追封为清河郡王。

这也证明“太师”这个职位确实是宋朝皇帝在死后追封大臣的,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也就是说如果仔细考证,《包青天》里面可能就不会有庞太师了。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7)

还有很多人以“姓氏”猜测,庞太师的原型有可能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庞籍,他曾经官拜枢密使,也就是宋朝国防部长,位同宰相。

梨白认为不太可能,首先庞籍的形象在宋朝一直很正面,这一点就和庞太师严重不符,他与韩琦、欧阳修等人交好,这看看就不像是庞太师,其次他也没女儿进宫,所以梨白认为一个姓氏说明不了什么。

《宋史》是怎么评价张尧佐的呢?梨白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以戚里进,遽至崇显,恋嫪恩宠,为世所鄙”。

庞太师和包拯谁厉害(我们童年记忆里总和包青天)(18)

今天的这篇小文仅供大家一笑,毕竟有的时候电视剧为了冲突感设置的人物不可能和历史完全吻合,也不会完全吻合,因为很多历史书籍我们今人都要上下求索、考证,大家都哈哈一笑吧。

你想和梨白讨论什么问题,快在评论区留言吧,梨白期待大家的转赞评哦。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涑水记闻》

《涑水记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