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明七言骈联选 随笔彭万熙联文如飞

杨逸明七言骈联选 随笔彭万熙联文如飞(1)

作者:彭万熙

联文如飞 妙手天成

——彭玉麟楹联赏析

文/彭万熙

我国清代尤其是晚清,楹联文化兴盛一时,发展蓬勃,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联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就文学性与艺术性论,彭玉麟当属其中佼佼者。彭玉麟一生戎马倥偬,楹联创作数量不多,存世作品仅70余副。但因其性情率真旷达,阅历深广,故而多上乘之作,文学性和艺术水平极高,堪称一代名家,在近代中国楹联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彭玉麟的景点名胜楹联和题赠楹联,用典自如,信手拈来,切时、切地、切景,大气豪迈,妙趣天成,如:

题湖南省洪江市衡阳会馆联:

回首望衡阳,最难忘石鼓书院,雁峰鸿影;

羁身在沅水,一样是春风人面,逆旅乡情。

赏析:洪江市衡阳会馆建于清代,旧时旅居洪江市衡阳籍人士集聚之处。上联描绘故乡衡阳的人文地理,下联颂扬洪江市同样春风拂面,因而是到处为家的场面。联语文采飞扬,妙笔生花。

题江西湖口石钟山梅花厅:

长啸一声秋日白;

寄怀千古远峰青。

赏析:此联为彭玉麟题梅花厅联,清咸丰年间新建梅花厅,厅四周原植有梅树。后彭在厅周亲手种植梅花六十株。上句颇有“到此供长啸,鲸吞酒百杯”的气概。下句有旷达之怀,此联应是彭玉麟战功事业达到巅峰时期所作。

题江西省吴城全楚会馆:

到处便为家,望楚尾吴头,异地同临明月色;

他年谁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邻看。

赏析:联语既抒发了广阔而超脱的襟怀,也流露出对时局的隐忧。上联写出游子胸怀,作者离乡背井,四海为家。下联感叹时世光景。然而岁月沧桑,他日又将谁主沉浮?对清王朝风雨飘摇的局势,发出深沉的喟叹。联语富于感情,语调舒婉,富于历史沧桑之感。

题浙江省杭州宋岳鄂王庙: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可等悲歌泣血?

墓门萋碧草,是也?非也?看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赏析:这副对联是他游览岳飞庙时所作。1883年,法囯加紧侵略越南,西南边境危急。慈禧太后命彭玉麟前往广东帮办两广军务,他果断命令冯子材等部与法军决战,取得镇南关大捷。和左宗棠一样,彭玉麟是坚决的主战派。慈禧太后、李鸿章的两次求和,都遭到他的极力反对。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之后,彭玉麟郁郁寡欢,但他回到杭州,游览西湖岳飞庙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副对联。发泄了他对投降派苟且求和的愤怒。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腔热血,沸腾着千秋正气。

题江苏省金陵“湖南会馆”:

栋梁萃杞梓楩楠,带来衡岳春云,荫留吴地;

源派溯沅湘资澧,分得洞庭秋月,照澈秦淮。

赏析:上联说会馆的“栋梁”之材来自衡岳,它带来了衡岳春云,荫被了东南吴地。下联说会馆所在地金陵,在长江下游,由此可上溯至“沅湘资澧”,郾湖南各地,沅湘资澧分流而下,流经洞庭,分得秋月余晖,又回到了身居的吴地而照澈了秦淮。上联开头六字,“栋、梁、杞、梓、楩、楠”,全是木部偏旁形声字,下联开头六字,“源、派、溯、沅、湘、澧”全是水部偏旁形声字,用得自然,不觉牵强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题山东省泰山万仙楼: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赏析:上联,“我本”,此为作者借古句而自称,语出李白《庐山遙寄庐侍御虚舟》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下联,“地犹邹氏邑”,出自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一诗,原白为:“地犹邹氏邑,宅即鲁王宫。”泰山古属邹国。“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杜甫《登楼》一诗。此联借古句以写人写事,全然不着痕迹,精巧美妙。

题安徽省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

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赏析:上联“学士”,指李白。李白42岁时由道士吴筠推荐入翰林院,遂有学士之称。下联“捉月”,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矶因醉酒泛舟,俯身取江中月影,遂溺死;后人便在此筑捉月台纪念他。此联呈诗人与作者形象于读者面前,难能可贵。

题广东省广州越秀山镇海楼: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任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赏析:上联,“危楼”:高楼。危,高峻。语出李白《夜泊山寺》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摘斗摩霄”,谓摘星斗摩青天。“摘斗摩霄”“目空今古”表现了诗人特有的豪放。下联,“故侯”,指朱亮祖,镇海楼为朱亮祖修建。朱亮祖曾被封为永嘉侯,故称。下联从永嘉侯朱亮祖到自己现在的心境,有惺惺相惜,舍我其谁的感觉。此联吊古抒怀,悲壮有力。

题湖北省武汉黄鹤楼: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直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唤回黄鹤飞高。

赏析:此联“江上梅花”,语出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褛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笛曲《梅花落》“谁云”勾,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此联语句流畅,如从口出,用典自然而无痕迹,堪称佳作。

彭玉麟挽子联

怎能够踏破天门,直到三千界,请南斗星、北斗星,益寿延年将簿改;

恨不得踢翻地狱,闯入十八重,问东岳庙、西岳庙,舍生拼死要儿回。

赏析:本联表达了彭玉麟极其悲恸的失子心情。上联谓:试想如何才能冲进天宫之门,到上天三千世界中请南、北二位星神,将生死簿中儿子的寿限改到长命百岁。下联表示要亲自打翻地狱,直闯入十八层中责问东西二岳庙中之神,拼死夺回爱子。作者表示要上天入地,充满浪漫神奇色彩,将失子之痛的慈父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欣赏彭玉麟这些楹联精品,犹如踏雪寻梅,有应接不暇之感。其才情豪气毕现。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因事至宜,情景交融撰写楹联万能、通用、实用是撰联之大忌。只有对待拟写的人、事、景、物或特定场合、环境情况等特征。经过充分的了解与分析,然后提炼打磨。方能达到联意准确、生动的目的。彭玉麟所有的联作切地、切景、切时、切人。一个景、一件事、一副联,定身量裁,不可更换,雅之极,切之极。

二、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彭玉麟的楹联之语式,多种多样,有诗词体,赋体、散文体。遵循有事则长,无事则短。灵活安排,舒卷有度。这样使他的楹联形势不拘一格。使其联语具有丰富性、多样性。这充分地体现作者见识和学养之丰富,其才华横溢。

三、新奇高远,峭拔华茂。楹联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楹联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取决于楹联的真、善、美意境之高度。意境是形象与感情的融合,意境美、形象美与感情美三者密不可分。只有“情真、意新、辞达”,才能达到意境之深远。彭玉麟楹联做到了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构思精妙的要求。

四、准确精宏,用典自然。“诗联无典、如喝白开水、可解渴而不能生津。用典,则如饮浓茶,有回绵长之妙。”诗联是否用典,确有文野雅俗,精粗秀朴,深浅高下之分。当然用典也有得体与乱用,点睛与滥用之不同,对典故如能运用妥当,定会收到言简意赅,会心不远之妙。彭玉麟撰联时将典故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使其联文高古,更增韵味。借用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吕可夫先生的妙语,是“集句须切,能恰到好处;化典无痕,如淡水着盐”。

五、工整妥帖,精巧灵动。对仗是楹联的基础,是灵魂,是标志。没有好的对仗,佳联妙对从何而来。彭玉麟楹联对仗很讲究,殊为认真。其联既有单句式的对仗,又有不同句式的自对、互对、蹉对等。其中工对很多,也有邻对,少部分用宽对,可说是驾轻就熟,灵活自如。

彭玉麟的楹联哲理深远,构思巧妙,词语典雅,情感真挚,可称楹联妙手。其诗意平实纯真,楹联豪迈。这显示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奇男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