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为什么不动脑筋的勤奋其实是一种懒惰)

观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为什么不动脑筋的勤奋其实是一种懒惰)(1)

9.3高分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里,讲述了100多年前邓希贤等进步青年在法国留学寻求救国真理的故事。剧中邓希贤和他四川老乡李火镰一同到法国努力读书做工,后来邓希贤成长为接班周恩来的组织领导人,李火镰却为报私仇被遣返回国。

为什么同样去法国勤工俭学,他们都很勤奋,一个发展很好,一个却被遣返?是因为一个是思想和行动都勤奋,另一个则是随波逐流不动脑筋的勤奋。

观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为什么不动脑筋的勤奋其实是一种懒惰)(2)

邓希贤有思想,善实践。

早在登上去法国的轮船上,他就看到了中国人被歧视的境遇,又看到留学生为中国劳工争取利益的斗争。邓希贤实业救国的思想慢慢发生变化。他积极阅读进步书籍和报刊,认为只有和大家一起改造思想,彻底改变中国才能救中国。

这是邓希贤在战略的勤奋,有思想。

他积极参与留学生的救国行动,从揭露华法教育总会的贪腐,到组织中法密约等都积极参与。

这是邓希贤战术上的勤奋,肯实践。

理论和实践,战略和战术上的勤奋,让邓希贤很快成熟起来,也获得周恩来赵世炎等大哥的青睐,才能在后来接任周恩来做组织的总负责人。

李火镰,和邓小平一起留学法国的四川同乡。

一同求学,一同吃住,一起做苦工。

表面看起来,一样勤奋很能吃苦。

可是仔细再看,退学找旅馆,做工等,多是年纪小的邓小平拿主意。

是做工求生存,还是和资本家斗争?又或找教育总会求助。看似勇猛的李火镰没有思想上的勤奋,也没有办法在前面做决定。最多表现有难同当,大家吃苦的兄弟义气。

观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为什么不动脑筋的勤奋其实是一种懒惰)(3)

李火镰有他的优点,很热血讲义气,甚至为好朋友要去报仇。

可是在艰苦的留法岁月中,李火镰更像是一个跟命运随波逐流的人,在大时代苦苦挣扎,不看报刊,不思考未来出路,只随性情解决当下困境。

他是一个战术上很勤奋,战略上很少思考未来的人。

平时看不出来,一旦遇到困难,就看出两人的不同。

同样遇见歧视,李火镰冲上去就打。遇见不公,坚决要复仇,不顾后果。

邓希贤则会找到留学生团体,一起想办法和教育总会,甚至和公使馆斗智斗勇。

战略勤奋肯动脑筋的邓希贤深深知道,仅仅匹夫之勇或打败一个官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团结更多爱国志士,大家一起谋求救国出路。

于是,思想进步能团结的邓希贤成为领导人。

战术勤奋却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李火镰,为了兄弟义气,孤身复仇未果,被迫遣返回国。他的思想里还停留在当初兄弟义气的层面上,没有变化进步。

观我的法兰西岁月有感(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为什么不动脑筋的勤奋其实是一种懒惰)(4)

这个意义上,两个好兄弟已是不同层面的思想了。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像历史剧中那样,遇见惊天动地的国家大事考验我们。但难免会有求学、找工作、买房、看病,甚至生离死别等对自己的家庭影响巨大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深远。是选择买房,还是创业?是继续求学还是先工作挣钱,每一步的选择和平时是否勤奋思考有很大关系。

如果我们日常勤于思考实践,非常明白自己的未来和当下位置,一定会做出更好判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就会有更光明的未来。

但如果我们只是跟随命运安排埋头苦干,不考虑未来出路,很可能就像拉磨的驴一样,一天天周而复始看似勤奋,却没有出路。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组织,都需要在战略上勤于思考肯动脑筋,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是再勤奋,也是一个看不见未来的懒惰的人。

今日话题:你在生活中是一个在战略战术上都勤奋的人么?

@怡儿话书影,那人那城,故事游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