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

在知乎上,有人邀我去回答一个问题。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1)

看完问题后,我一直没有答,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小了。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文章: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

环顾80、90和00年代的中国乐队,Beyond是为数不多的影响力出圈的摇滚乐队。

怎么个出圈法?

无论是普通听众还是音乐创作者,港乐还是内地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摇滚乐,都深受他们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是轻微的渗透,而是相对比较深远。

所以我才说,上面那个问题问小了,把中国摇滚乐换成华语乐坛更为恰当。

在生活中,大家经常会聊音乐话题,只要提起原创作品,提起乐队标杆,提起摇滚精神,就会自然而然想到Beyond,足可见他们的影响力非常恐怖了。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2)

我知道,此时一定有人会说,黄家驹不就是擅长写些流行歌吗?这也值得捧?

你听过的Beyond歌曲,恐怕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从作品质量的层面来说,Beyond在各个时期都非常能打。

你想要旋律顺耳传唱度高的?他们有成批佳作,像光辉岁月、喜欢你、真的爱你、大地、长城、灰色轨迹、海阔天空等。

你想要深度、内涵和音乐性?照样有一堆好歌,比如永远等待、大厦、脑侵、Myth、谁是勇敢、城市猎人、最后的对话、Amani、狂人山庄等。

哪怕是在黄家驹走后,三子也照样输出了不少精品,遥远的 Paradise、冷雨没暂停、爱得太错、太空、声音、旧历、雾、回家、青马大桥、蚊、进化论……

如果你把作品听全了,然后理智地说Beyond不值一提,我尊重你的观点。

如果你只听过三四首就开始鄙视,那抱歉,我们无法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话。

为什么Beyond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主要有三点原因。

有大量经典作品傍身,乐队气质坚硬自我表里如一,队长黄家驹意外早逝。

那么,Beyond对华语乐坛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呢?

既然范围设定为华语乐坛,自然就把听众和创作者全包括在内了。

1.拓宽了听歌范围

有多少人在听Beyond之前,误以为音乐约等于情歌?

我想人数应该不会太少,因为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曾一度以为,歌里没有情爱元素是万万不行的,真应了那句话,无郎无姊不成歌。

直到听了Beyond和罗大佑之后,我才开始对音乐主题有所关注。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3)

原来歌曲里没有爱情是可行的,非情歌竟如此美妙动听,还能随机附赠更深的共鸣和震撼。

Beyond的作品,涉猎题材极为宽泛,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家国与个体,赞美与批判,战争与和平,几乎无所不包。

此外,假如有足够的耐心,你还能找到关于自然、人性和欲望的歌。

能在年轻时听到家驹的音乐,很幸运。

不仅让我的耳朵感受到了音乐的宏大精深,还极大地拓宽了大脑的思考范围。

既然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怎么可能只有爱你和分手呢?

当被Amani、光辉岁月和无语问苍天这类歌曲撩动心弦时,你会领悟格局一词的真正含义。

音乐,是作者格局的倒影。

2.提高了欣赏水平

电视上,歌手握着话筒在深情演唱,除了歌手之外,台上看不到任何一个演奏者。

管你是钢琴手、提琴手,还是吉他手,统统用一块大布遮起来。

或者干脆去掉真实演奏,让歌手跟着伴奏带唱。

长期以来,对演唱的过度突出,对演奏的过度弱化,使人们天然觉得,听歌就是听唱。

不用说过去,就算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人声即是一切。

唱歌唱歌,没有唱怎么能算歌?

Beyond的歌不太一样,对乐器很友好。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4)

他们给乐器预留了颇多的展现机会,还有不少作品直接就是纯音乐。

当然,与西方摇滚乐相比,他们的乐器部分依然偏短,因为再长的话,听众该骂街了。

用心听Beyond,可显著提高器乐欣赏能力,还会对编曲工作有全新的认知。

旧日的足迹中,回忆满满的钢琴前奏。快乐王国里,童军味道的键盘间奏。冷雨夜中,心碎徘徊的尾奏。旧历里,随着吉他音色切换,光线在明暗变化,情绪在高低起伏。

人声的确好听,但伴奏同样精彩。

一旦懂得欣赏器乐,音乐将不再是单层的趴着的,而是多面的站立的。

通过聆听吉他、贝斯、鼓点、键盘等的音色,顺利解锁层次之美和结构之美。

透过欣赏前奏、间奏和尾奏,能看出编曲所花的心思丝毫不亚于作曲和歌词。

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音乐在你眼中早已是不同的风景。

3.发挥了启蒙作用

有多少歌迷,听完Beyond从此喜欢上了摇滚乐?

又有多少乐迷,看了黄家驹黄贯中的视频,义无反顾地抱起了吉他?

有位朋友说得不错,所有的吉他厂和琴行都应该感谢这支乐队。

这种启蒙作用,非同小可。

有人主动给你指出方向,并告诉你路该怎么走,你至少要对他说声感谢。

不过要说起Beyond与摇滚乐的渊源,简直是一把辛酸泪。

感兴趣的可以翻出Beyond早期和三子时期的作品听一下,听完自有判断。

举着摇滚的大棒,只抓着妥协时期的作品不放,这玩法不算高明。

再者,如果没有家驹的适度妥协,Beyond绝不会有今时今日的成就。

凡事都要看利弊两面,你的作品很高超很精妙,但只有你的两个表弟爱听,影响力又从何谈起呢?

就听众层面而言,在摇滚乐的普及推广上,Beyond居功至伟。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5)

他们让很多人知道了摇滚乐这一音乐形式,但遗憾的是,仅限于知道。

据我多年的观察来看,Beyond歌迷中仅有少数人真的喜欢摇滚乐,比例大概二八开。

更多人在听完那几首常见金曲后,又退回去听流行情歌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启蒙作用是发挥了,而且巨大。

因为Beyond,很多人弹起了吉他,爱上了乐器演奏。

因为Beyond,很多人入坑摇滚乐,对音乐有了更多思考。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4.树起了成功标杆

我总看到有人拿国外乐队的影响来与Beyond做横向对比,这……科学么?

让科特·柯本跟黄家驹飙高音?让吉米·佩奇跟黄贯中碴琴?让Pink Floyd跟Beyond比唱片销量?

土壤不同,文化不同,受众不同,怎么比?

与其横向对比,不如纵向分析。

香港接触西方音乐更方便,于是乐队也出现得偏早,从60年代末就有了。

虽然夹band的年轻人很多,但是能成名的却很少,大多都是解散的命运。

即使是在香港,摇滚乐也只能算是小众。

Beyond是怎么做的?

忠于原创,只唱心声,一边迂回一边坚持,硬生生靠非情歌砸开了乐坛的大门。

只短短几年,就攒下了大批忠实粉丝。

到1991年时,乐队已经能在红馆连开5场演唱会了。

Beyond的成功,让更多后辈乐队看到了希望的光亮。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6)

梁翘柏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在Beyond之前,玩乐队被认为一定没出息,但家驹带领的Beyond闯出了名堂,这让人们看到了乐队的前途。家驹是乐坛难得一见的良心,是音乐先驱,是乐队文化的英雄。”

没错,Beyond不仅启蒙了许多人玩音乐,更为乐队树起了成功的标杆。

这种标杆效应,不止影响了香港,也波及到内地。

《乐队的夏天》里,九连真人刚刚弹响命运是你家的前奏,痛仰的高虎就已经用粤语唱上了。九连真人的阿龙,为了学好吉他,疯魔般地照着Beyond的演唱会扒谱。

在当下的综艺节目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我做音乐,是因为黄家驹的影响。

也许你很喜欢国内的某支乐队,风格可能是摇滚或重金属,可能是流行或实验,也可能是放克或雷鬼,但你不知道的是,让他们横下一条心一路冲到底的理由,也许正是Beyond。

今天我们看到,乐队文化星火燎原生生不息,各种乐队的好歌精彩纷呈。

有这样的结果,Beyond亦贡献了相当的力量。

5.留下了精神财富

Beyond,命运多舛,挫折不断。

从乐队一成立,家驹就陷入了跟乐坛和歌迷的较力。

直到他离世,这种较力一直都存在。

在残酷的拉锯战中,家驹既不一味迎合市场,也不只做偏门音乐,而是智慧地采取了折中方式。

用偏流行的歌曲收获名气,用偏深刻的作品坚守底线。

就算是在Beyond最火爆的时候,面对名利,他也未曾迷失。

假如迷失了,也就不会去日本了。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7)

失去家驹之后,三子选择了自暴自弃和坐吃山空?

恰好相反。

他们选择的是,带着满身伤痛继续顽强地拼下去。

没有啃老本,也没有重蹈过去迁就的覆辙,只埋头做自己喜欢的风格。

他们用自由自我的杰作告慰家驹的在天之灵。

他们用倔强不屈的气质狠狠践行着超越精神。

22年的搏杀和沉淀,Beyond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支传奇团队,走过一路坎坷,历经无数风浪,看破世态炎凉,却永葆真我本色。

黄家驹早已不是一位普通音乐人,而是力量、真诚和逆袭的代言人。

Beyond早已不是一支普通乐队,而是不羁、冲破和不妥协的代名词。

有多少人被Beyond精神打动和鼓舞过?

有多少歌在重大历史时刻被反复播放?

这可能是最不需要举例子的部分了。

对家驹和Beyond的情感,很难一言以蔽之。

始于音乐,陷于才华,合于气质,忠于灵魂。

大抵如此吧。

我在上面列出的5项价值,当然不是全部。

如果你也认真听过他们的歌,相信你也有专属于你的感悟。

这就像不同的人看同一座山,总会发现不一样的景色。

有所谓的专业人士,对Beyond的歌进行过评价,旋律简单,伴奏平平,歌词一般,只是那股鸡汤味儿恰好对了人们的胃口。

很显然,这是不负责任的无知言论。

经典有一个最突出的特性,久久流传不会过时。

关于Beyond歌曲的保质期,我就不多啰嗦了,很多作品都几十岁了,依然未出现一丝老态。

作为音乐艺术,既然这些歌传唱度极高、保质期极长,那一定不是偶然的。

能快速击中听者,并带来深度共鸣,你认为是靠运气么?

首先是黄家驹最擅长的旋律。

家驹的曲调隽永流畅,不仅朗朗上口,更能广为流传持久流传,打破了顺口必然烂俗的魔咒。

其次是Beyond很拿手的编曲。

纵览Beyond早中晚各个时期的作品,编曲水准均可称精良。

他们不是那种技术独步天下的乐手,但在乐器表现力、层次美感、创意设计和配合方面,功力到家。

最后不能不提一下创作初衷。

Beyond的音乐,无情绪不发声,拒绝无病呻吟,以真诚驱动创作,兼具深度和宽度。

过耳,入脑,走心。

Beyond作品的超强生命力,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参考范本,也给整个音乐行业带来了反思。

在偌大的华语乐坛,Beyond的作品不是最多的,队龄不是最高的,技术也不是最顶尖的,但要论影响力,他们一定能位居前排。

beyond乐队是什么风格(Beyond乐队对华语乐坛有着怎样的影响)(8)

而前排的这个位置,他们完全配得起。

因为货真价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