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礼则不宁经典语录(礼仪人无礼则不生)


国无礼则不宁经典语录(礼仪人无礼则不生)(1)

关注「诗词咏流传」品读经典,不负韶华。


中华名句,或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或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或循循诱导,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或抒发豪情,正气凛人,读之令人奋进;或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令人睿智;或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住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释义】尚:注重。

【句意】礼节贵在有来有往。只有往而无来或只有来而无往,这些都是不合乎礼数的。

【品读】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人与人的交往,团体与团体的交往,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在礼节上应该注重有来有往,大家彼此之间应该以相同的礼数和接待标准来对待对方。别人待我们如何,我们也应该待别人如何,不可失了礼数。

如果别人十分尊崇你,以极高的礼仪规格来对你,而你却以很低的规格对待别人,这对对方来说是一个侮辱,必然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而“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句话,多用来形容敌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国无礼则不宁经典语录(礼仪人无礼则不生)(2)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释义】劳:辛苦。葸:xǐ,畏惧的样子。绞:jiǎo ,出口伤人。

【句意】一味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

【品读】礼,在社会道德中更多的是起着一种约束的作用。做任何事情,是为人处世也好,待人接物也罢,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失控,不文明,不道德,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人都应该知礼,有礼可使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发展有序。

国无礼则不宁经典语录(礼仪人无礼则不生)(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句意】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品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恢复“礼”,使得整个阶级社会运行有序。所以,“礼”成了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凡是不符合规范的,都不可以去做。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小窗幽记》

【句意】对待富贵之人,有礼貌不难而难于事事得体;对待贫贱的人,有恩惠不难而难于处处有礼。

【品读】礼,必须是发自内心,而不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对于富贵之人,做到谦恭有礼很容易,但是要坚持原则,不辱气节,事事得体就很难了。贫贱之人,衣食两缺,给予他们恩惠很容易,但是要尊敬对方,处处事之以礼,就很困难了。待人有礼,处事得体,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待人以礼,对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这才是有素养的表现。

国无礼则不宁经典语录(礼仪人无礼则不生)(4)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释义】①礼:待人以礼。②礼:规矩、规则,规范。③礼:政治法律制度。

【句意】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礼的存在以及礼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才得以保证社会秩序的健康、有序、稳定。

这三句话,从个人逐次上升至国家的高度,简要地阐述了“礼”于个人、于国家的重要性。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句意】不懂得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品读】任何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基本的礼仪,不懂得礼貌是不行的。不同的工作,面对着不同的人,都应该把“礼”作为待人准则,以礼待人,热情服务,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前途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国无礼则不宁经典语录(礼仪人无礼则不生)(5)

人恶礼不恶。——《金瓶梅词话》

【句意】别人不以礼待我,我仍以礼待他。

【品读】礼,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别人不以礼待我,那是别人的修养不够。我仍然以礼待人,则体现了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我个人的道德水准。

待人以礼,以真诚、谦和的态度去面对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要因为别人好恶而改变自己以礼待人的态度。


转发评论点收藏,关注诗词咏流传。

品读经典,不负韶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