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车上哭闹躲过一劫(孩子从面包车后备箱滚下地)

商报讯(记者籽言)昨天,本报《孩子从面包车后备箱滚下地粗心家长竟然浑然不觉》一文见报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众多读者议论纷纷,各大自媒体争相转发该事件和网友提供的视频,大有“刷屏”之势头一脚油门,一个活生生的小娃娃竟从小面包车的后备箱滚下了地,这在苏州大街小巷,都是很难见到的昨天,孩子的爷爷亲自给抱起孩子的好心人打去了致谢电话,并表示,今后将更加谨慎地看护这个调皮的孙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孩在车上哭闹躲过一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孩在车上哭闹躲过一劫(孩子从面包车后备箱滚下地)

小孩在车上哭闹躲过一劫

商报讯(记者籽言)昨天,本报《孩子从面包车后备箱滚下地粗心家长竟然浑然不觉!》一文见报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众多读者议论纷纷,各大自媒体争相转发该事件和网友提供的视频,大有“刷屏”之势头。一脚油门,一个活生生的小娃娃竟从小面包车的后备箱滚下了地,这在苏州大街小巷,都是很难见到的。昨天,孩子的爷爷亲自给抱起孩子的好心人打去了致谢电话,并表示,今后将更加谨慎地看护这个调皮的孙子。

昨天上午,记者辗转打探到,在路上发现并抱起这个孩子追赶面包车的正是姜先生,当时,他和同事小杜一起从盛泽的厂里出发去苏州办事,开到盛泽客运站时,看到了如此惊险的一幕:2月27日上午9点27分左右,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绿灯,一辆银色小面包车在起步前行的同时,后备箱盖突然打开,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娃滚出了车厢,摔落在地面上。

只见,小娃娃迅速从地上爬起来后,边哭边追着前方的面包车,怎奈,面包车车速实在太快,很快就没了踪影。小姜和小杜迅速停车,将孩子抱上了车,驾车追赶前方的小面包车。“我们当时都看得目瞪口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小姜说,好在他和同事反应快,迅速抱起孩子后一路狂追。追到前方一个路口时,面包车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孩子的爷爷发现后返回寻找孩子。孩子这才安全地回到家人的怀抱。

那么,孩子的家长对于网上走红的这段“孩子从后备箱滚落地面”的视频,是否知情呢?孩子爷爷老杨告诉记者,昨天上午之前,他们一家根本不知道孩子滚落地面的画面已在网上“疯传”了。“当时在前面一个路口等红灯,一辆车在后面不停摁喇叭,说我一个孩子从车上掉下来了,哎呀,吓得浑身不知道怎么办了。”老杨说,幸亏有好心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老杨说,当天上午,他去码头装了一车煤,送到厂里去,不到2周岁的孙子非要跟着他一起出门,小孩就呆在了后排座位自己玩耍,不想发生了意外。

有读者质疑,面包车的后备箱为何会在车辆起步时突然打开呢?据老杨说,后备箱的锁因为前阵子被人追尾,已经坏掉了。本以为后备箱锁不上不是什么大毛病,反正车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再加上车子一直在使用过程中,所以老杨就一直没有去修。结果没想到,调皮的小孙子就这样“中招”了。好在,孙子一向活泼好动,对于当天发生的惊险一幕,早就忘记在了脑后。

昨天上午,老杨亲自给小姜打去了感谢的电话,并想要当面对他表示感谢,不过小姜婉拒了。“没事的,这种事谁看见了都会帮忙的,都是应该做的。”小姜如此说道。

车载小孩六大误区

误区一:让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经常有家长临时停车后自己去买东西,把儿童留在车内。他们觉得,离开几分钟很快就会回来,不会发生什么事儿。然而,几分钟已经足够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实施盗车甚至拐带儿童的犯罪行为。长春曾发生一起倒车杀婴案件,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家长离开车辆的短暂时间实施作案的。

误区二:让儿童坐副驾驶

有的父母单独一个人开车带孩子,认为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方便照顾。然而危险的是:一旦发生意外,副驾驶安全气囊瞬间弹出,对稚嫩的儿童来说,反而成了“致命气囊”。

误区三:带儿童乘车不开启儿童安全锁

小孩子活泼爱动,而且模仿能力强,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开启车门,如果他们在行驶中不小心触动车门开关,很可能打开车门掉出车外。

误区四:让孩子使用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都是按照成年人身高体重来设计的,儿童身材矮小,使用安全带时恰好从颈部绕过,这时一旦突然刹车或是发生撞击,儿童由于惯性向前冲出,安全带反而变成了“割喉利器”。所以最好还是让孩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误区五:怀抱儿童乘车

许多家长都以为,自己的怀抱才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所以都喜欢抱着儿童乘车,殊不知,意外发生时,紧急刹车或是发生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

误区六:没有儿童安全座椅

执勤交警曾在马路上亲眼所见,一辆奥迪嗖嗖驶过,副驾驶上坐着一位老人抱着儿童……国内的父母们,十几万几十万的车都买了,几千块的儿童座椅买不起吗?!赶紧加装一个儿童安全座椅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