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

20世纪50年代,当著名作家茅盾创作小说《子夜》之时,叶浅予也在上海。他受出版社之邀为《子夜》创作插图,其对上海市井社会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为笔下的人与物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最近,一组叶浅予《子夜》插图艺术作品手稿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这些手稿生动有力,从中可一窥艺术家精心构思场景、打磨人物的过程。

9月6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中国美术报》社协办的“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徐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副院长于文江,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李延声、谢志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田泉以及叶浅予家属金朔、郑立衡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方土主持。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

开幕式现场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2)

开幕式现场

叶浅予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早年致力于漫画艺术,为我国漫画艺术的先驱者。20 世纪40 年代后,以其深厚的速写功力融入国画,开创了中国人物画新境界。他创立了“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及“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中国画现代教学体系,对现代中国画发展影响深远。

此次展览作品包括《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插图艺术作品及《北平解放》、《妇女解放》等主题创作手稿。其中,叶浅予为《子夜》创作的插图,真实再现了上海社会生活的缩影,让人在读《子夜》时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到原作所叙述的那个时代的上海,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献价值。展览中还展出了外文出版社的编辑写给叶浅予的一封信。信上说,《子夜》草图已送给茅盾同志看过,茅盾回复:“我没有什么意见,请叶浅予同志大胆发挥,放手创造罢!“

从《子夜》的旧社会画到《北平解放》的新中国,叶浅予从当代中国的时代变迁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以画笔永恒定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时刻。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3)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致辞

卢禹舜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叶浅予对画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其对中国国家画院捐赠作品构成我院最成体系的艺术收藏之一。因叶浅予捐赠画院作品多达5000余件,对院藏叶浅予先生作品的梳理与研究,计划三年分阶段完成。我们对叶老捐赠给我院的作品的梳理、研究、展览、研讨,既是向一代绘画宗师致敬,也是对我院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本次展览为叶浅予三年展览计划的第二年,所有作品皆为入藏以来首次展出。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献礼这个伟大的、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聚焦叶浅予先生插图艺术、人物造型艺术、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方法,对当前中国插图与主题创作研究,也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4)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李延声致辞

李延声在致辞中回顾了跟随叶浅予学习的过程,他认为,叶浅予作为现代中国人物画的代表性大家,他的家国情怀对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老艺术家,叶浅予对新中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充满了激情,其代表作《北平解放》即是一件主题性创作,作品中吸收了年画的创作方法,创作的草图也都非常生动,使人深受启发。同时,叶浅予也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把传统、生活、创新三位一体的理念和临摹写作创作结合起来,组成了中国人物画的教学体系,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在当今中国画有高原缺高峰的现实情况下,叶浅予的艺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5)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谢志高致辞

谢志高在致辞中谈到,今天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叶浅予学养的深厚和作画的认真。《北平解放》借鉴了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手法,既有年画五彩缤纷的表现,同时用散点透视的办法,表现了庆祝新中国诞生的宏伟场面。而且每张小草图都非常认真,这种不厌其烦、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中国国家画院能够把老先生留下的宝贵遗产进行整理,并举办展览和学术研究,使文脉得以传承,让中华优秀文化长流不息,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6)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方土主持开幕式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7)

观展现场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8)

观展现场

徐涟在现场采访中谈到,中国国家画院是学术创作研究和交流的平台,画院美术馆面对的不仅是美术普及观众的参观,更多的是同行同道之间的交流切磋,所以在此举办这样的学术专题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叶浅予作为中国著名的漫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其艺术成就有目共睹;他在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前身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时,对中国画研究院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又把5000多件作品捐赠给了中国国家画院。这次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他学术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同时也是对艺术家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最好的回报。本次展览聚焦在叶浅予的主题性创作和插画艺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叶浅予创作了《北平解放》这件大的作品,这次展出了他为这件作品创作的大量速写,从中可以看到叶浅予在构思这件作品时的创作思路和过程,特别对人物画家来说,有非常好的学习、借鉴的作用。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9)

观展现场

王青云在现场采访中表示,“叶浅予主题创作与插图艺术研究展”既是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也是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研究展,很有意义。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叶浅予比较有代表性的插图和主题创作手稿,展出的手稿中有大家熟悉的《北平解放》,很多是同一场景有多个画稿出现,可以看出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调整、不断打磨,作者的勤奋和执着可见一斑。再比如《子夜》的插图深入人心,和文本互为补充,离不开叶老深入的生活体验和多年来速写本不离手的好习惯,这都是我们艺术创作者需要学习的。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0)

观展现场

于文江在现场采访中认为,这个展览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典藏系列研究展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叶浅予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绘画上的造诣首先体现于速写上,速写既为他的漫画艺术及人物画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速写本身也是独立的、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从展览中可以感受到叶浅予的《北平解放》《妇女解放》这两幅作品创作的背后故事,一幅经典绘画的完成,画家会经过反复的推敲、琢磨、思考,从展出的创作草图可以看出,画家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也能看出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以及他们为艺术献身的虔诚精神,这是后辈画家的学习楷模,作为当下的画家,在进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创作过程中,更需要向经典学习、向大师学习、向前辈学习。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1)

观展现场

于洋在现场采访中谈到,这次展览以叶浅予的主题创作和插图艺术作为展示,集中展现了叶浅予的速写和创作手稿。近年来主题性创作研究与展示越来越重视对于手稿、插图和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研究。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从叶浅予的作品中非常真切地看到他五六十年代很多名作的创作背后细节,非常生动地展现出创作的过程。虽然展出的都是小画,但是其意义并不小,它从细节上更加揭示叶浅予的艺术风貌、人物性格与艺术思想。在今天美术馆、博物馆中展呈的画作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调视觉冲击力的现实下,叶浅予的这些手稿作品,一方面使人感觉到亲切,能够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温度;另一方面也能真切感受到那一代老先生艺术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因此这个展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手稿画作值得深入研究,也为今后的叶浅予研究和20世纪中国画研究提供和奠定了重要基础。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2)

观展现场

方土在现场采访中介绍到,这个展览是一个典藏研究展,推出这个展览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研究,以便我们更好地创作。叶浅予除了他个人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无私奉献的品格,他生前创作了大量表现人民劳动的场面、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晚年又把这批作品捐给国家、奉献给人民,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这5000多张作品全方位呈现了叶浅予艺术创作的成就和过程,为我们研究叶浅予的人物画提供了很重要的范例。叶浅予深深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好几代艺术家的人物画创作,对主题性创作的推动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子夜》插图表达的是旧中国时期的状况,《北平解放》则表现的是新中国建设的情景,今天,把这两张画放在一起来迎接二十大的召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3)

子夜 46*33cm 约20世纪5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4)

子夜 38*28cm 约20世纪5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5)

子夜 38*28cm 约20世纪5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6)

子夜 38*28cm 约20世纪5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7)

林家铺子 38*26cm 约20世纪5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8)

春蚕 38*27cm 约20世纪5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19)

妇女解放 165*165cm 约20世纪60年代

叶浅予画册(叶浅予子夜春蚕等插图手稿首次在京亮相)(20)

北平解放 25*17cm 约20世纪50年代

展览将持续至10月3日。

南都记者 黄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