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如何消亡的 经济繁荣的大宋王朝为何积贫积弱

一提到宋朝,人们脑海中有两个印象,一个是经济繁荣,一个是积贫积弱,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为何会出现在同一个王朝身上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宋朝建国之初所处的历史背景,在唐宋之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近五十多年的黑暗时期,这一时期称为五代十国,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国家四分五裂,在北方,五十年间像走马灯似地换了五个姓,南方更不用说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铺满了当时的地图,“天子当兵强马壮者为之”,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赵宋王朝就脱胎于这样的历史时期,是继续这样的历史循环,还是改变这一切,让国家恢复到大一统中来,赵匡胤进行了思考,为此,从赵匡胤到历代大宋君王开始对国家的行政、财政、监察、军事等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大宋王朝如何消亡的 经济繁荣的大宋王朝为何积贫积弱(1)

五代十国(公元907—公元979年)

一、行政制度改革

1.宰相

我们都知道,在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到了宋朝,曾经风光无限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经名存实亡了,其长官只是个虚职,并不掌有实权。在宋朝真正意义上的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它掌邦国之政令,弼庶务,和万邦,佐天子,执大政。但皇帝觉得身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太大,于是赵匡胤在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又增加了几个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由“独相”变为“群相”,以此来削弱宰相的权力。

2.中央行政管理

虽然宰相的权力被其它人分散了,但国家管理要正常运行还必须有一个宰相出面为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所以身为百官之首的宰相依然握有大量权力,于是皇帝又设立了知制诰一职,主要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知制诰分两种,一种是受宰相管理,负责起草中上级官员任免的文书。还有一种是带有知制诰头衔的翰林学士,他们负责起草三公、宰相、枢密使以及重大行政和军事诏令。

这里简单说一下宋朝公文形成的大致流程,如果是一般的中高级官员的任免,则由中书用白纸写成奏章,由宰相签字,送交皇帝批阅,如皇帝同意,则在奏章上写个“依”字,然后交给知制诰起草诏书样张,用黄纸写好交银台司封驳房审核,最后再由中书将此诏书交给皇帝阅览批准,方可成为正式诏令。如果遇到重要的军国大事,则先由大臣们商讨,然后听取皇帝的意见,再将皇帝的意见写成文书送交翰林学士起草诏书,再用黄纸写好交银台司封驳房审核,最后再由中书将此诏书交给皇帝阅览批准成为正式诏令。有时皇帝可以绕过宰相,直接把意见传达给翰林学士,令其起草诏书。后者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宰相只有过问权,而没有参议权。但人家毕竟是宰相,不能只当人家是个摆设,所以不管是哪种方式起草的诏令最后都必须有宰相的签名并由中书发布。

3.地方行政管理

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上的管理,开始将全国各州县划分为十个道,后来改道为路,最多时全国分为二十六路,每一路的最高长官是转运使,转运使主要负责四项工作:收缴赋税,转运钱粮;检举本路官吏;负责本路刑事案件的审理;负责边防守卫,安抚蛮夷。由此可见,转运使的权力是相当大的,这一职位的存在又一次触动了赵宋王朝的神经,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又可能会重演,于是到了真宗朝,将转运使负责处理刑事案件的权力独立出来,交由提点刑狱公事专门负责。仁宗时,在西北和广南地区又增设经略安抚使一职,专门负责兵事,将转运使的兵权收回。神宗时又将转运使负责的地方上的粮仓和赈灾事宜交给了提举平常负责。这就形成了四路人马都从不同方面对地方进行管理,这四个机构之间互不统属,与地方上也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又保持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监察权,四个机构分散了地方权力,防止五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但转运使仍是其所管辖一路的最高长官,为了让转运使不过渡干预地方事务,影响行政效率,宋朝规定转运使不可掌握军队,且只可让郎中、员外郎这样的五六品的官员出任转运使,以便朝廷加以控制,且给予转运使一定的监察权,经过这种制度安排,整个宋朝没有出现过汉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4.官员任命

在官员任命方面,官员亲属不得在同一部门或职责相关的部门任职。宰相亲属不能当知制诏、翰林学士以及在御使台和谏院任职。路州县官员禁止相互接任。各路转运使、各州县官在任时不得与当地官员百姓结亲。地方上的知州或知府不得由当地人担任,由朝廷统一任命,一般三年一调任。地方副长官通判也是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政令需由知州或知府与通判共同签署方能生效。以此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危险中央朝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宋朝的官并不代表你有多大的权力,官只是代表你可以享受到什么样的工资待遇。真正有实权的官职全是临时差遣,从中央的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再到地方上的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知州、知府、知县等全都是差遣,他们才是真正掌有帝国实权的人。

大宋王朝如何消亡的 经济繁荣的大宋王朝为何积贫积弱(2)

宋太祖赵匡胤

二、财政制度

宰相还掌控了帝国的钱袋子,这让皇帝也感到不爽,于是宋太祖赵匡胤将原本由宰相掌控的财税部门进行剥离,将盐铁、度支、户部三个部门合并,单独成立一个叫三司的部门,长官是三司使,人称“计相”,专门负责全国的财政税收工作,以此夺去了宰相的财权。财权归了三司后,皇帝又感到三司的权力过大,太宗时又把三司拆分成盐铁、度支、户部,后来又合并,不过其长官一般只让六品的官员担任。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宰相在宋朝的地位和权力已不可与汉唐相提并论了。

在地方上,为了控制地方藩镇的经济命脉,朝廷规定地方藩镇不得干预地方财税,朝廷每三年派一任监督使臣负责当地州府的收税工作,除少量留作地方经费外,其余则全部由各路转运使送至中央。后来朝廷又规定藩镇不得经商,进一步把财权控制在中央朝廷,把地方藩镇作乱的经济基础给剥夺了。

三、监察制度

宋朝为稳固皇权,设立了一套及其复杂的监察制度。宋朝在中央拥有两个机构负责监察工作,一个是御史台,其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但此职位虽然位高权重,但在宋朝此职位一直是个虚职,御史台的实际工作是由御史中丞主持。另一个是谏院,宋朝开国之初就设有谏官,但当时谏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资也比较低,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设立了谏院,并相应提高了谏官的待遇,谏院的最高长官是谏议大夫。

在地方上,各州县的通判和走马承受可以监察州府长官,各路转运使又可以监察所统属州县的官员。各路监司可以互察,各州府官员之间也可以互察。这样各州府又可以反过来对其上级转运使进行监察。在中央,御史台监察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皇帝又给予尚书省弹劾御史的权力。由此造成全国各级官员之间,各部门官员之间,从中央到地方皆可相互监察。

四、军事制度

军事改革是赵宋王朝所有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五代十国时期的这些地方割据政权的建立者都是从地方节度使而来,这些节度使在地方上拥有自己的军队,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五代十国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武将专权,给中央政权造成威胁,这是赵匡胤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赵匡胤对军事制度进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赵宋一脉对帝国的军队有其严格的限制,自打杯酒释兵权之后,功臣宿将不得掌有兵权成为赵宋王朝的祖宗家法,被宋朝历代统治者严格执行。

1.军事机构改革

赵匡胤首先要处理解决的是军权归属问题。赵匡胤先将兵部独立出来,成立枢密院,职掌兵事,拥有调兵权。枢密院成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长官枢密院使和副长官枢密院副使,多由文官担任,在极少数国家出现危难情况下才由武将担任,但这些武将枢密使的最终结局都很悲惨。

2.军队将领

调动军队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接着要解决由谁率领军队打仗的问题。枢密院使和副使虽然手中掌有兵籍与虎符,可以调动军队,但实际领兵的却不是枢密院,而是中央禁军的将领。通过以上的安排,形成了枢密院有调兵权,但其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而禁军统帅手上有兵,却没有调兵的权力。《水浒传》上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听着挺牛的,但这八十万人马,他林冲一个也调不动。但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禁军将领万一谋反怎么办,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赵匡胤自己就是从禁军将领,经黄袍加身而一跃成为九五之尊的,所以这个危险到赵匡胤这就得终止,以后决不能再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隐患,宋朝在中央设立了三衙,将禁军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每司从高到低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三名长官,他们都由品轶较低的武官担任,以防禁军作乱。通过以上改革,就出现了枢密院的文官压制三衙武将的情况,以文制武,但双方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互不统属,相互牵制。

大宋王朝如何消亡的 经济繁荣的大宋王朝为何积贫积弱(3)

杯酒释兵权

3.兵源问题

接下来要解决军队士兵来源问题。宋朝基本采用募兵制,但宋朝对士兵招募也与众不同。在中国古代,因为受到生产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自然灾害,不是旱就是涝,要么地震要么蝗灾,自然灾害的频发,造成大量的灾民,这些灾民的存在给社会造成了许多不安定因素,经常发生农民起义,政府还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镇压,为此,宋朝每遇灾荒之年,就广招灾民入伍,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问题,又解决了兵源问题,而且还防止农民起义的发生,但是,造成的后果也随之而来,这些招来的士兵鱼龙混杂,许多地痞无赖混杂其中,但就是这样的军队仍旧不断扩招,在太祖时全国军队有30多万,到太宗时上升到66万,真宗后期达到91万,仁宗庆历时更达到了120至130万,如此宠大的军队,造成全国60%,甚至80%的财政收入都用来养兵,再加上军队腐败,克扣军饷的事情常有发生,如一旦开战,军费开支将进一步上涨,导致财政入不敷出,许多士兵在当兵之外还另谋兼职,平时也缺乏必要的军事训练,而且一旦加入禁军,就是终身制,当兵吃粮,成了终身职业,另外,新兵与老兵混杂,一打起仗来,老兵必定畏敌先撤,影响了全军的士气,这样的军队光有庞大的人数又有何用!不仅如此,朝廷为了控制地方军队,加强中央军,每年收全国精壮之兵加以训练后送至中央充当禁军,以便强杆弱枝,禁军实力虽然加强,但地方军队就剩老弱残兵,与敌人一旦打起来,后果可想而知。

4.军队驻防

中央禁军除驻防京城以外,也常戍防地方,根据驻防地区不同,每隔两年到三年要换防一次,如是驻防陕西等地,则半年换防一次。南宋时又实行了将帅调换法,除军区内的军队需要换防外,各军区的军队也要经常换防,就是中央派出去的戍军也要调换。老是这样换来换去,导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对驻防地形山川不熟,降低了军队谋反的可能性,但也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打起仗来岂有不败之理。

对于中央禁军,赵匡胤也不放心,他将二十万禁军分成两部分,十万驻扎在地方各路,十万驻防京师,一旦京师有变,各路禁军可进京勤王,如地方有变, 中央可派兵镇压,而且地方各路禁军所驻扎地点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各路禁军相互牵制。派往各地的禁军其所需的军需物资以及军费皆由三衙提供,这样这些禁军虽派往地方,但仍受中央朝廷节制。京师乃首善之区,帝国的心脏,所以驻扎京师的禁军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京城内的防卫,一部分负责京城郊区的防卫,分别由皇城司和殿前司统辖,他们两军又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

4.作战

上面这些还不算什么,有一件令领兵打仗的将领头痛的事情就是“阵图”,所谓“阵图”,就是朝廷在河北、河东、陕西、川峡等边境地区设有走马承受一职,该职除监察军队和封疆大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军事情报,皇帝就以此情报作为制作“阵图”的依据。一旦武将外出打仗,必须按照皇帝的阵图来打,不可擅自变更,如按阵图,若败,则罪不在主帅,如擅自改变阵图,则罪加一等,即使胜了,也要请罪。

综上,由于宰相和枢密使各自分管民政和军事,互不统属,甚至都不可同时向皇帝奏事,宋朝这样做,即剥夺了宰相的兵权,又避免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发生,但是如果遇到重大战事,需要军民协作时就会形成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战斗力,导致战事不利。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多如牛毛,机构臃肿,产生大量冗官,既各管各事,又相互重叠,导致养官费用居高不下。军队空有人数,却无战斗力,每遇战事,一触即溃,庞大的军费开支,也给帝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大宋帝国为解决财政问题,光靠农业税是远远不够,所以工商业在宋朝大力发展,而且海外贸易也随之兴起,市舶司的建立,为海上丝绸之路大开方便之门,但尽管如此,朝廷收入的增加仍旧赶不上花费,王安石变法就是要开源节流,但最终还没能战胜赵宋的祖宗家法,这也就是开篇所说的,大宋王朝,一边经济繁荣,一边积贫积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