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心安美文(人生匆匆勿忘心安)

人生有多长?

诗人总是喜欢用诗意的句子回答这个问题。

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纳兰说: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回首垂髫小童时期,好像是昨天的事情。

想象一下未来黄发老人的生活,好像马上就能到来一样。

不必感叹于蜉蝣的朝夕之间的生命,

也不必羡慕彭祖八百岁的人生。

匆匆人生旅途中,如果想一生喜悦,

不留遗憾,最重要的是勿忘心安。

勿忘心安美文(人生匆匆勿忘心安)(1)

勿忘心安,很容易让人想到张杰的那首歌,

电影《窃听风云》的主题曲——《勿忘心安》。

单作为一首歌曲来看,歌词显得有点复杂难懂,

但作为《窃听风云》的主题曲,

《勿忘心安》很好地诠释了电影的情节。

仿佛是电影的节奏一般,在金融危机的重压之下,

欲望在随波逐流,人性在正与邪之间挣扎摇摆。

张杰为此专门用略为低沉沧桑的嗓音,

层层递进:“中途的放纵,才选错了出口,

泛滥的欲望无邪,却沦为成烂醉,早已该放手,这无休的阴谋。”

很有层次及意境地渲染了这首歌。

其实何止在电影中要做到勿忘心安,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50亿年前宇宙诞生 ,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 ,

40亿年前生命诞生 ,500万年前人类诞生 ,

与浩瀚宇宙想比,人的一生何其短暂。

你我都是这世上的匆匆过客,

倏忽几十年,却已然是一生的光阴。

有人用一生的时间追名,

有人用一生的时间逐利,

有人一生志在救死扶伤,

有人一生蹉跎而过。

无论是何种选择,命运到最后,勿忘心安。

古人形容时间如白驹过隙为“朝如青丝暮如雪”虽有夸张,

但足以见人生之匆忙。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每个人终将成为一个故事。爱恨情仇都会化为烟云,

功名利禄到头来也是一场虚空,

生命的最后什么也带不走,

最终拥有的只是一个过程。

生命的最后,回首过往,万事心安,才最难得。

《心经》上说“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正是对心安最好的解释。

想起了卡勒德胡塞尼的那本小说《追风筝的人》,

我们很难去承认,也很难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们总是勇于包装数字,用华丽的谎言来麻痹自己,

顺便欺骗别人,却不敢坦然去面对自己所曾犯下的罪恶……

阿米尔这个富家少爷所犯下的罪行,

不也是一样,在面对自己人性中的

怯懦、说谎、虚伪、善嫉、矫情、邪恶、自私、自大……

他选择的是逃避,

这是一个懦弱无知少年的错误选择。

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一生,

来自心灵鞭挞、愧疚、恐惧的沉痛代价。

不过最终,幸好,他的人生勇敢了一次。

真相、责任、赎罪,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

满目疮痍的阿富汗,救出昔日好友的儿子,

阿米尔选择了独特的赎罪方式,

这纠缠他良久的梦魇终于散去。

勿忘心安美文(人生匆匆勿忘心安)(2)

念及那些如风往事,冷暖自知。

也许谁的生命里都有一只想要挽回的“风筝”,

谁没有令自己痛悔的事,

谁能保证自己的心灵永在阳光的照耀下?

但重回那个被时光深埋的地点,

重新面对心灵的考问,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份勇气,

即使,“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每一个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几十年后同样两手空空的离开,

我们带不走任何身外之物。

成功的欣喜会让你一时兴奋无比,

失败的阴霾终有一天也会消失殆尽。

唯有内心的拷问,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我们曾经人性中显露出的缺点,

伤害过的人,会始终在心头萦绕。

当你勇于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并为之付出代价时,人心才会真正安定下来。

你的一生,才能真正做到有始有终,问心无愧。

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

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

所以,人生的旅途,除了外在的经历,

更是修炼内心的过程。

呱呱坠地的婴儿,纯真美好,心无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

我们的内心开始有起伏,有喜好,

有阳光也有阴暗,但是万水千山走遍,

人心最终归处应该是勿忘心安。

生活本就艰难,何必要让自己的心更累?

心安,才能从容应对生命中的种种挑战。

白居易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

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本性。

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

人生是一场相逢,又是一场遗忘,

最终我们都会成为岁月里的风景。

以平常心看世界,花开花落都是风景,

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

全都在缘分的尽头,心安是归处。

山高水远的人生里,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人在旅途要不断地自我救赎,

要靠自己心灵导航,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人的一生,从单纯到纷乱,

是自然获得;

而从复杂回归简单,却是修行的结果。

生活这口大炼炉,在外锻炼我们的身,

在内淬炼我们的心。

我们或被动或者主动地修正自己,

去顺应生活,去获益于生活,去掌控生活。

我们在生活中找寻并研究修行的方式,

目的是让自己获得足以超越现实生活的力量,

获得生命的喜悦。

我们修行的初心是离苦得乐。

活在喜悦中不仅仅是生命彼岸的果实,

更使我们在修行途中能够欣赏到感受到的路边盛开的鲜花,

它是我们生命内在的呼唤,本能的渴求。

活在喜悦中有个前提,那就是心安。

心安就如同人生幸福大厦的基石,

心定则静,静而后能安,安则喜悦生。

心若不安,则精神涣散,种种烦恼苦闷,不召自来。

给自己一个方向,不求地老天荒。

给自己一个信仰,不必一路慌张。

心安神定,毋须彷徨。

不用期待,不必假想,不去强求,顺其自然。

如果注定,便一定会发生,心安,是最美好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