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圈小圈规则(再谈由大圈到小圈)

太极拳“由大圈到小圈,再由小圈到无圈”的说法比较盛行,因此有人把小架拳叫小圈,由此暗示比大架拳高级我的师爷洪均生与陈照奎谈起无圈时,陈照奎认为太极拳就是处处划圈,不可能无圈,这也是有道理的,并且我认为非常有道理“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无圈”是看似有逻辑的说法,由大到小,由小至无其实根本毫无逻辑性,只是文字游戏而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圈小圈规则?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圈小圈规则(再谈由大圈到小圈)

大圈小圈规则

太极拳“由大圈到小圈,再由小圈到无圈”的说法比较盛行,因此有人把小架拳叫小圈,由此暗示比大架拳高级。我的师爷洪均生与陈照奎谈起无圈时,陈照奎认为太极拳就是处处划圈,不可能无圈,这也是有道理的,并且我认为非常有道理。“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无圈”是看似有逻辑的说法,由大到小,由小至无。其实根本毫无逻辑性,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圈的大小是指公转的路线,我们说胳膊腿的开合的转的圈的路线,它也有顺逆,我们把由右臂顺转的形式叫正旋,右臂反转的形式叫反旋,左臂则相反。师爷认为身体是无公转的,只有自转,但从阴阳原理上讲,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面,有自转必有公转,身体没有自己的参照物,也即没有相对处所以不容易发现它的公转。身体的公转是移形换位,是绕着对方转的路线。

自转就是身体或者身体的任何部位原地顺逆的旋转。洪式拳有一套规定,这里不再详述。

讲公转和自转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大圈、小圈、无圈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种说法,比如开始练得挓煞舞张,慢慢紧凑了,这也是大圈到小圈。紧凑不是夹夹着,而是紧贴着轴转。挓煞是不贴着轴转,所以和舒展也没有关系,表面的舒展绝大多数是挓煞。这种大圈到小圈是我们赞成的,也是太极拳进步的必由之路。由大圈到小圈再到无圈主要是这个体系。

无圈就是不需要公转,只原地自转。原地转就是点,不是圈,所以说是无圈。这只是一种能力,会自转,并不是一种由低到高的要求。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另一种错误。

太极拳中的圈都是有意义的,什么意义?就是技击意义。本来是放长击远的圈,练成短打了,那看上去也是圈变小了,但却是错误的。本来是短打的圈,改为自转了,这也是错误的。从这一点讲,大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就是无稽之谈。原因又是什么呢?

任何武术打人的主要技术和主要力量都是开合的,这一点是外家拳与内家拳的主要区别。外家拳也讲旋转,但不如内家拳重视。形意拳的钻翻裹,太极拳的圈就不说了,八卦掌的转圈转掌,缠头裹脑等,都非常重视自转。只不过练习者不一定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自转罢了。

为什么公转的力量大?因为它的距离长,加速度的力量大。打人是技巧与力量的结合,可以没技巧,但不能没力量,力量是前提和基础,技巧只能通过力量来实现,技巧高的需要的力量小一点,技巧低的需要的力量大一点。但没有力量,什么技巧都是花拳绣腿,是送上挨打的。

自转就是接触的部位会转,能化对方的来力,并能把来力返回去,所以这是很高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不是否定开合的。它是自转,开合是公转,两者是不同体系,所以逻辑上讲不通。也就是说会自转了代替不了公转。自转一是需要极高的技术,时机抓得准确无误,毫厘不能差。二是有个力量极限,或者对方的力量不是很大,或者自身的力量很大。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毕竟是被动挨打,然后借力打人。而公转的圈是可以主动打人的。这一点一定要弄明白。

所以,我一直宣扬圈越练越合适,越来越准确,而不是越来越小。小圈也不高明,甚至是糊涂。紧凑是好的,圈的大小是由拳法决定的,该放长击远的就练大的圈,该贴身短打的着法就练小的圈,该原地转就原地转。大小有无全由应用决定。远踢近打贴身摔,任何武术都适用。把太极拳弄得不食人间烟火,这是高级黑。故弄玄虚,拔高自己练的东西也是可笑。

总结一下,太极拳的圈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越准确越好。无圈只是会自转,它与公转不矛盾,更不是高级与低级的关系,公转与自转绝大多数时候是配合用的。仅用自转打人,多数时候只是表演,演示有这么一种能力。真正用于实战恐怕极难,不是用不上,偶尔也可用上,还需要很严格的双方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