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

---看“鉴”隋唐---

长河浩荡,在岁月的浸染下,我们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隋唐洛阳城所呈现的不仅是隋唐时期一个时代的真实印证和文化的载体,更凝聚了洛阳文旅发展的缩影。

讲好“隋唐故事”,打好“盛世隋唐牌”。隋唐洛阳城开设【看“鉴”隋唐】专栏,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及现代传承,带你慢慢体会,细细品味......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1)

故宫“午门”竟与洛阳

这处地标一脉相承

古都城门,历史大幕

开合之间,胜败无数

城门里有多少故事?城楼上又几多风云?

你未见过的风景,就藏在这一道道古城门之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应天门

感受这生生不息的千年隋唐印记吧~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2)

应天门,是古代隋唐洛阳城的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沿用530多年之久。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3)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4)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5)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功能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午门,其“两重观,三出阙”是中国古代礼制中最能彰显天子身份和地位的建筑形制,对后来北宋东京宣德门、金中都应天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午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影响到日本、朝鲜和韩国等东亚国家,日本平安京应天门、韩国崇礼门、越南城午门等均受到隋唐洛阳城应天门的影响。

上世纪60年代至2010年,历经五次考古发掘发现,应天门遗址是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组成“凹”字形巨大建筑群,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也是目前全国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城门楼遗址。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6)

历史上的应天门历经三起三焚,是隋唐时期政治斗争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在不同时期名称也有所不同。

隋代初建,根据《论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取“以天为则”之意,故称“则天门”;隋末王世充盘踞洛阳,取“顺天应时”之意,将“则天门”改称“顺天门”;李世民攻占东都洛阳后,因嫌弃太过奢华一把火将其烧了,待唐初重建后恢复“则天门”旧称;唐睿宗李旦执政时期,因避武后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改称为应天门;唐晚期被称为“五凤楼”,后又复名为应天门。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7)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8)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9)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这座城门见证了隋炀帝杨广入主东都、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的盛世景象,也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迭。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10)

当沉睡千年的历史遗产从地下“走”到地上,融入时代、融入生活,它展现出令人神往的“古今辉映”独特气质,也为身处这座文化之城的每个人奉上了一场“诗和远方”的盛宴。

大唐十八陵为什么都在洛阳(看鉴隋唐厉害)(11)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3D投影秀

夜幕降临,踏上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环顾四周,由应天门、明堂天堂、九洲池等景点串联起来的盛世隋唐文化矩阵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气势恢宏。应天门3D投影秀更是重组历史与现代元素,将音乐、影像、建筑、历史融为一体,时而舒缓,时而厚重,光影变幻间讲述洛阳千年历史变迁,展现洛阳厚重悠长的文艺之美。

千年古都,从未离去,只是在以更加年轻的方式诠释着别样的“诗和远方”。这座承载着古都记忆的门,从历史深处走来,也将与我们一起见证洛阳城的继往开来。


图片丨曾宪平、杜培兵、张怡熙、洛阳旅游、邂逅隋唐

审核丨张娴 梁楠楠 赵耀辉

监制丨薛善民

文字来源丨洛报融媒·洛阳网见习记者 史佳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