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古装电视剧中,最受欢迎的题材大概就是清朝时期了,不管是早些年爆火的《康熙王朝》还是后来的《雍正王朝》,都曾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但是细心的观众也往往能从中看到一些瑕疵,如在《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在人前人后总是称自己为孝庄,但孝庄二字却是在她死后才给予的谥号,像这样的乌龙还有很多。

虽然被人诟病,但也有人信以为真。直到被称为“清朝最后一个格格”的金默玉发声,才揭晓了更多常人所不为知的误会。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1)

金默玉

繁琐的封建礼仪

清朝自皇太极称帝之后,便也开始仿效明朝的制度,将皇帝的女儿称之为“公主”。但是在清朝入关之前,也就是后金时期,的确用格格来称呼皇家的子女。

就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东国格格和次女嫩哲格格,但是之后她们也都被册封为了公主。格格在清朝时期其实是清朝贵族的称谓。亲王,郡王,贝勒等人的孩子才称之为格格。

而且在顺治皇帝在位时,还特意将格格的封号分为五个等级,对应不同等级的贵族。不过关于格格的用法也并非仅适用于亲王,郡王等人的女儿们身上。

有时也会用在一些地位较高的女性的尊称上,就如同曾经抚养过清朝康熙皇帝的苏麻喇姑一般,在清朝内务府的报告中也曾称其为苏麻喇额涅格格。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2)

皇太极

还有清朝时期亲王低等级的妾有时也称之为格格,地位在侧福晋和庶福晋之下。《清史稿》中曾记载雍正皇帝的皇后道:“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尤其是有些古装电视剧上把所有的清朝皇室女性成员都统称为格格,让金默玉也是感到颇为好笑的。

即便有时将称呼用对了,声调却又是完全大错特错的。早些年金默玉在鲁豫有约的电视节目上便笑着说,电视剧上喊“格格”的声调很奇怪,跟自己当初是完全不同的。

格格这个称谓其实归根到底的用意不过是“小姐”,只是对女子的一个尊称,但也不代表着可以肆无忌惮地胡乱使用。

即便是民国了,讲究男女平等,对女子的压迫没有那么大了,但是像金默玉他们这些曾经的格格们也只有嫁人和亲戚过生日的时候,才有机会出门。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3)

雍正

不过即便能够出了门,也是用幔帐遮挡着,直到上了车轿才会放下,所以外人也根本看不到她们的容貌。

然而当看到电视剧上,那些格格亦或者大家闺秀动不动就带着小丫鬟出门乱逛,金默玉都会觉得实在是演得太假了,完全没有尊重历史。

还有电视剧上的“奴才”们动不动称“喳”,在金默玉的眼中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人认为“奴才”是清朝政府压迫汉人的表现。

这些实在是无稽之谈,首先“奴才”在清朝是一种特殊的称谓。是清朝旗人对皇帝或者旗主的一个称呼,表示对皇帝或主子的效忠和亲近之情。

在满人的眼中,这也并非卑贱之称。而在雍正期间,朝廷也开始对“奴才”的使用对象,使用场合以及使用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4)

八旗服饰

在《亦佳庐小品·官场称谓》中,曾记载道:“汉臣奏事称臣,满臣则称奴才。”雍正时期,便要求所有臣公不论满汉,全部称臣。

但还是有许多满族权贵们为了献媚皇上,依旧是称“奴才”,乾隆继位之后,便放宽了要求,公事必须称臣,私事则可以称“奴才”。

在电视剧中,“奴才”仿佛就变成了特定的宫女太监这些奴仆们的称呼,而且在面对皇帝或者王公贵族们的答话上,也是动不动的答个“喳”字。

而是“嗻”,在《清文鉴》中,它被解释为尊贵之人呼唤时的应答之声,是满族语言中的一种口语,相当于汉语中的“是”。

在与鲁豫的交谈中,金默玉也是颇为严肃地说道:“从来不能说喳,怎么?喳谁去呀喳?对皇上说‘喳,喳死他’,这根本就不可能。”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5)

金默玉

货真价实的格格

不过金默玉的格格却是货真价实,她原名为爱新觉罗·显琦,是清朝的皇室贵族。父亲乃是末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这位肃亲王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皇室成员,早年极力主张君主立宪制,只是不曾被西太后采纳,而且他以高薪养廉的做法,也不受慈禧待见。

但是爱新觉罗·善耆对清王朝却是非常的忠心,当年辛亥革命后,即便清政府被推翻,溥仪宣布退位,他却依旧幻想着皇室复兴,他是唯一一个拒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亲王。

虽然忠于旧体制,但是爱新觉罗·善耆也并非一个完全的迂腐之人,在复辟失败流落到旅顺的时候,他把儿女们都送到了日本的学校,想要去学习一下日本人先进的东西。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6)

肃亲王

金默玉作为善耆的第38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与他的接触并不多。毕竟父亲是“王爷”,身份并非寻常,不像如今这般出入随便,即便是母亲的屋子她也不曾随意进出过。

皇帝是没了,但是一些繁文缛节他们这些清朝遗老们还继续保留着。金默玉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与人交谈的时候,要把头轻轻地扭过去,绝对不能摆动了耳朵上的坠子。

不过也好在,金默玉出生得晚,再加上4岁那年,父母便相继离世了,所以许多的条条框框还没有来得及施加在她的身上,便被新思想给冲淡了。

而且金默玉天生就叛逆得很,对家里还施行那些繁文缛节是嗤之以鼻的,几位年长的姐姐都笑称她是“革命儿”,对她也很是宠爱,毕竟是最小的孩子。

虽然金默玉的父亲离世了,但是家里毕竟人丁兴旺,再加上是“皇亲”,几个哥哥也都在“伪满洲国”任了大大小小的官职。再加上父亲积攒下的家业,所以日子要比寻常百姓富庶得多。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7)

金默玉

当时金默玉被安排到日本贵族学校读书的时候,家里每个月都从大连的房产公司给她寄钱,一次100块“小洋”,相当于如今的1万块钱,她一个学生怎么也是花不完的。

不过后来金默玉家族的几位老夫人也相继去世后,他们家的家财也就完全落在了川岛浪速的手中,大连、天津等地的不动产也最终都被他控制了起来。

这个川岛浪速也许有人还有些陌生,但是提到他的养女川岛芳子,想必是无人不知了。她也是爱新觉罗·善耆的亲女儿,原名叫做爱新觉罗·显玗,而且与金默玉一母同胞。

金默玉的母亲一共生了三个女儿,长女便是川岛芳子,是最漂亮也是性格最外向的一个。5岁左右的时候被川岛浪速带到了日本,成了他的养女,开始接受军国主义教育。

1927年,川岛芳子回旅顺筹备婚礼,金默玉才算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亲姐姐。只不过这个姐姐梳着男头,穿着男装,一身男性化的打扮,似乎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女子身份。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8)

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与金默玉虽然也是第一次见面,但还是很疼爱这个妹妹的,大概是因为一母同胞,又是年龄最小的孩子,便经常带着她去郊游跳舞,出入各种场合。

但是金默玉的大哥却极力反对两个妹妹之间的交往,因为此时的川岛芳子总是和日军混在一起,名声也很差劲,害怕金默玉被她带坏了。

不过金默玉虽然也保持了与川岛芳子的距离,但是骨子里的亲情使她也不能对自己这个姐姐的存在完全置若罔闻。

在金默玉去日本读书期间,金默玉发现川岛芳子的名气竟然非常的大,经常有报纸刊登她的照片和信息。

金默玉也是在报纸上看到了川岛芳子生病的消息,忙去探看。而川岛芳子也没想到自己最小的妹妹竟然还会亲自来探望自己,也是大喜过望。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9)

川岛芳子与中日家人

只是时间的隔阂,和彼此经历的差异,两个姐妹之间,有许多话终究是没有能够说出口,但是金默玉的心中还是有这个姐姐的。

可是1941年金默玉回国之后,发现川岛芳子身边依旧簇拥着一堆不三不四的人,这引起了金默玉对这个姐姐的不满,便断绝了与她的来往,躲着她走。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川岛芳子作为日本间谍,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金默玉也没有再去探望她。

在金默玉的心中,这大概是姐姐川岛芳子最好的结果了。即便是环境的差异导致性格的变化,但是国家的大义怎么能够舍弃?

不忘报效祖国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10)

川岛芳子

解放战争时期,金默玉的家人大多已经散往各地,但是金默玉却不愿意离开,曾有人劝她去日本,也被她拒绝了。

对于金默玉来说这里就是她的家,即便不曾与国民党和共产党打过交道,但是金默玉的心中,自己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远在香港的大哥,体谅妹妹金默玉,便给她寄了一大笔钱。金默玉便用这笔钱开了一家食堂,还成为北京的名店。

之后,金默玉又与我国著名花鸟画家万里结为夫妇。并考到了北京编译社,分配到了日文组工作。正当金默玉觉得生活要燃起新的希望时,噩梦却再一次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由于金默玉的出身问题和她亲姐姐川岛芳子的关系,她即将面临长达15年的牢狱之灾。为了不连累丈夫,金默玉选择与马万里离婚,独自面对这漫长孤寂的牢狱生活。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11)

金默玉与马万里及家人合照

同样在监狱的一些犯人为了获得减刑,甚至开始构陷其他人,但是金默玉却不为所动,继续坚持自我,绝不诬蔑其他人。

出狱之后,金默玉在工作的农场之中,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施有为。但是农场的生活,实在是过于劳累。

金默玉出身大家闺秀,又遭遇了牢狱,怎么可能受得住这份苦。1976年,常年的辛劳终于是把她累垮了,不过农场还是较为体贴地给她办理了病退。

只是这样一来,虽然能领取到退休金,但是她和丈夫的生活却没有了保障,更何况还要照样一个婆婆,金默玉思来想去决定给当时的中央领导邓小平同志写信求助。

这是金默玉第一次开口求人,但也并非要邓小平同志为她不公平的遭遇平反,只是为了要一份工作,因为金默玉认为自己虽然干不了体力活动,但是脑力活动还是可行的。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12)

邓小平

邓小平同志在收到金默玉的来信后,也是很快给出了回应,不仅将金默玉安排到了北京市文史馆做馆员,还为她平反了。这一刻,她终于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

后来,金默玉在日本同学的邀请下又重访了日本,当她看到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竟然还能这么迅速后,便萌生了共建中日友好关系,互相发展的想法,创办一个儿童日语班。

而金默玉的想法不仅得到了日本同学的支持,中日友好协会和她所工作的北京市文史馆也大力给予她援助,1992年,爱心儿童日语班在金默玉的引领下正式开学。

但是金默玉却不拿丝毫的报酬,对于学员的收费也很低,那时候她不得不经常跑到日本去进行募捐,甚至自己也贴了不少钱在里面。

“一个人活着,总得为社会和国家做些什么,我要追回在狱中虚度的15年光阴。”金默玉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她的这句话。

末代格格金默玉被川岛芳子连累 清末格格金默玉(13)

邓小平

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是道路是完全可以自己选择的,因为路不在远方,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