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

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我们的生活,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也离不开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这些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发射出无形的电磁波网。环境及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却浑然不觉。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1)

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接受的电磁波强度是先辈们的1.5亿倍!因此,以正确的态度防范电磁波污染,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必要。

一、电磁污染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者汇集就是电磁辐射(并非放射性元素的电离辐射),而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电磁污染一般是指天然或人造的各类电磁波的有害电磁辐射。由于互联网、广播、电视、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功率以倍数或指数增加,特别是人群聚集的近地面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有些已经达到可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一)天然电磁污染。由雷电等自然现象引起,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泛的区域产生从几千赫兹到几百兆赫兹的极宽频率范围内的严重电磁干扰。还有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等引起的磁爆,也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极为严重。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2)

(二)人为电磁污染

1.脉冲。在切断大电流的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瞬间电流很大,进而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与雷电产生的相同,只是强度和影响区域比较小。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3)

2.工频电磁场。大功率的电机、变压器以及高压输电线等产生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几乎很少,但在接近它们的区域会产生严重电磁干扰。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4)

3.射频电磁辐射。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产生的辐射,频率范围宽,影响区域大,能危害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目前,射频电磁辐射是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5)

二、危害

电磁波无色、无味、无形,但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电磁辐射剂量之下,细胞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电磁污染被认为是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隐形杀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环境问题。

比如普通家庭常用的电磁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极低频电场与磁场,对环境构成污染。世界卫生组织把极低频电磁场作为可疑致癌物(分类号为2B)

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在流通市场领域电磁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检结果,发现在抽检的74家企业生产的74批次产品中,有40批次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达到54.1%。其中,电磁炉磁泄漏现象严重,销售的电磁炉产品很少送检电磁兼容项目。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6)

有调查显示,电磁炉近区磁场强度达到1~100微特斯拉,目前尚无相关标准,如果按欧洲0.2微特斯拉来评价,相当比例的电磁炉产品超标。

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电磁辐射可能造成儿童患白血病,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失调。也可以导致儿童智力下降,过高的电磁辐射还会造成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失眠、健忘等亚健康表现,就是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所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7)

三、争议

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长期低剂量的暴露对健康是有危害的;另一观点认为,只有达到足够高的强度才能造成影响

人们在对待电磁辐射的态度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一部分人对于电磁辐射不为所动,认为没有影响,如很多年轻人使用电脑、手机频率高的人群;还有一部分人过于小心,如孕妇对于电磁辐射危害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避之唯恐不及,防范总是好的,但是不需要过于紧张。

我国电磁辐射研究人员基本认为,电磁辐射长期低剂量的暴露容易造成健康危害。另外,人们处于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的,即使在超标环境下,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病。因此,对电磁辐射要重视和预防,但也不必太过慌张。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8)

四、源头减少

电磁炉是最常用的家电之一。虽然制定标准可以促使制造商改进技术、增加投入,防止电磁炉的磁泄漏,但是标准不是解决难题的根本。对于辐射而言,即使没有超标,也不能说就没有健康危害。因此,电器合理的结构和屏蔽才是解决电磁辐射污染的关键

为了减少电磁泄漏,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产品制造商要从产品设计、制造、屏蔽与吸收等角度入手,如从线路设计、元件结构与屏蔽的总体安排,进行防电磁辐射能量泄漏设计,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强度。从源头上抑制,这才是推进本质安全的办法。现在有些品牌的电磁炉采取磁屏蔽结构设计,大幅度降低了电磁场强度。同样的,其他的电器产品也是一样的防范理念。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9)

五、如何防范

(一)增大与发射源的距离电磁波的危害程度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以手机为例,虽然其发射功率只有几瓦,但由于其发射天线离头部很近,其实际收到的发射强度却相当于距离几十米处的一台几百千瓦的广播电台发射天线所受到的发射强度。因此,对于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与电磁辐射发射源的距离很有必要,常见的电器具体的安全距离参考如下:

工作状态的电器

安全距离

电视机

视屏尺寸的6倍以上

电脑

屏幕70厘米以上;后部及两侧120厘米以上

微波炉

0.5米以上

高压输电线

0.5万伏/米以外

电子闹钟

1.5米以上

日光灯管

2~3米

(二)减少接触时间。每台电器设备的电器辐射量不一样,在不能避免使用的情况下,根据辐射量尽量减少接触时间,比如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应该每工作1小时,离开休息10分钟;长时间使用手机打电话时用有线耳机;不要经常把手机挂在身上,最好装上合格的防辐射机套,没有的话经常在身上换几个地方携带也是好的。晚上手机充电时,最好不要放在卧室里等。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10)

(三)改善环境。注意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应适中,家用电器尽量不要摆放在卧室里。

(四)个体防护。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对电磁波辐射过敏者、长期处于电磁波污染超标环境者,可以选择穿戴防护服。

(五)采用屏蔽。由于工作需要不能远离电磁波发射源的,必须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对产生电磁污染的设施,可采用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屏蔽物,如铜、铝、钢板、高分子膜等。

逆光环境监控指南(隐藏在暗处的环境健康)(11)

(六)注意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广大朋友平时注意了解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增强预防意识,了解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保护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受侵害。对于电磁辐射污染的防范,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