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

如果您留心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一些得了慢性病长期卧床的人会消瘦的很明显,特别是下肢尤为明显,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是大腿、小腿的肌肉变得松弛了,人也会变得很虚弱,没有力气,感觉风一吹就会倒的样子。不仅仅如此,一些在家里养病的人,平时活动量少的话也会出现这种状况。甚至就是一些只是急性病但在家里养病了几天的人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1)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由于活动量少而出现的肌肉失用性萎缩。人体在站立时即使不进行活动也需要有部分肌肉收缩来保持人的站立状态以及对抗重力的影响,当卧床后所有的肌肉就会出现放松状态,长时间的放松使得肌肉松弛肌肉张力下降,肌肉营养供应不良。再加上疾病的消耗,可能使肌肉出现萎缩。这就是运动系统的失用性萎缩。

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2)

肌肉萎缩可以导致肌肉无力,肌张力下降。最直观的表现是站立软绵无力,无法保持站立状态,或者行动不便,无法持久行走,长时间的卧床还可以导致骨质疏松。有的人行走不便会跌倒意外的发生,更严重的跌倒会导致外伤,骨折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医院住院病人当中发生最多,长时间卧床病人防跌倒可是医院安全防范的重点。

老年人、残疾人及慢性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器官功能的障碍,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比如需要卧床休息、身体固定或疼痛等的影响;或者家庭家人的因素比如知识不足、传统观念、缺乏训练及必要的身体活动;又或者是缺乏旁人的协助锻炼很容易就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肌肉萎缩进一步会导致卧床时间的延长,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其他器官的损害,又会进一步加据肌肉萎缩,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大大的加大了康复的难度。

预防肌肉萎缩可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卧床期间的肌肉训练,这种训练是针对卧床无法起床或不允许起床的病人的训练。四肢可以自由活动的可以在床上进行行走模拟训练,可以适当的用力;肢体不能自由活动的可以进行等长性运动,也就是肢体保持不动,然后用力的进行肌肉收缩运动。这种情形的运动需要的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病情不允许,那么进行一些被动的运动,让家人帮忙活动肢体也可以防止肌肉萎缩。

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3)

第二个步骤是床旁训练,当病情允许做床边活动时就需要做一些床旁的训练活动以使得肌肉迅速恢复功能。主要的内容是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扶床的行走、床上坐位的伸腰活动筋骨等活动,也可以在监护之下进行深蹲站立动作。

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4)

第三个步骤是室内训练,在病情进一步恢复,床旁锻炼可完全适应时可进行室内训练。内容主要是家人陪伴下的室内行走,继续更多的深蹲站立动作,为户外运动打下基础。

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5)

第四个步骤是室外运动,当病情基本恢复正常就可以进行户外的运动,这个户外运动可不是平常所说的户外运动,还是以户外行走,散步为主,逐渐增加活动时间,直至完全康复。

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以恢复吗(肌肉失用性萎缩如何处理)(6)

基本上通过几个步骤的训练,当疾病恢复时,运动能力也可以同步恢复。值得注意的是疾病急性期特别是心肌梗死或心衰急性期的用力活动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需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另外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是高龄的老人,或者是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他的肌肉萎缩有时会进展得特别快,或者已经长期卧床导致严重的肌肉萎缩,那又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已经出现肌肉萎缩的病人,同样也可经过上述几个步骤进行锻炼,但每次锻炼的时间必须较长,次数增多,同样的也必须有较长的时间才可以慢慢使萎缩的肌肉逐渐恢复。对于一些萎缩时间较长的慢性病人来说,萎缩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必须有耐心、有恒心才能恢复到较好的状态。借助一些康复设备进行肌肉群的锻炼,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实际上长期卧床的不利影响是整体的,各个系统的器官均会被累及,接下来将会对长期卧床对于各个系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做详细介绍,敬请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