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都有哪些人物(李冠云左传中的)

左传中都有哪些人物(李冠云左传中的)(1)

郑康成《六艺论》云:“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谷梁善于经。”《左传》之中,重“礼”之说可谓贯穿其始终。《左传》言“礼”者凡462次,另有“礼食”、“礼书”、“礼经”、“礼秩”、“礼义”之文。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桓公二年晋哀侯之大夫师服云:“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僖十一年周大夫内史过则以礼为“国之干也”,襄二十一年,博识多闻如晋叔向者亦谓之:“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昭二十五年,子大叔又云:“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是以《左传》之中,凡邦国大政、宗庙燕享、皆有其“礼”统摄之。职是故,试撮其著者,以“五礼”之属条陈之,其非著者则不录焉。

一、吉礼

桓五年,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

左氏传言雩祭者,自后尚有僖十一年、十三年、成三年、七年、襄五年、八年、十六年、十七年、二十八年、昭三年、六年、八年、十六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及定元年、七年、十二年、哀十五年多处。

桓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二、凶礼

左氏凡言天王崩者,如隐三年(平王)、桓十五年(桓王)、僖八年(惠王)、文八年(襄王)、宣二年(匡王)、成五年(定王)、襄元年(简王)、二十八年(灵王)、昭二十二年(景王)。

言鲁公薨者,如隐十一年、桓十八年、庄三十二年、闵二年、僖三十三年、文十八年、宣十八年、成十八年、襄三十一年、昭三十二年、定十五年。各言及薨于路寝(何休云天子诸侯皆三寝,一曰高二曰路三曰小,父居高子居路夫人居小)、高寝(宫名)、小寝诸处,又有薨于国、或不在国者(桓十八年,桓公薨于齐)。

言夫人薨者,如隐二年夫人子氏薨、庄二十一年夫人姜氏薨、僖元年夫人姜氏薨、文四年夫人风氏薨、十六年夫人姜氏薨、宣八年夫人嬴氏薨、襄二年夫人姜氏薨、四年夫人姒氏薨、九年夫人姜氏薨、昭十一年夫人归氏薨。另有定十五年姒氏卒、哀十二年孟子卒,其皆不称夫人者,不祔、不称小君,而不成丧也。

言外诸侯之薨及未成君之卒、大夫之卒、内女之卒者,多见其文,而不能具引。

又言奔丧、吊唁、会葬、送葬、墓葬诸端:

隐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

文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賵,召昭公来会葬,礼也。

文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礼也。诸侯相吊贺也,虽不当事,苟有礼焉,书也,以无忘旧好。

宣十八年,冬,公薨。子家还,及笙,坛帷,覆命于介。既覆命,袒、括发,即位哭,三踊而出。

成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

襄十二年,秋,吴子寿梦卒,临于周庙,礼也。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襄二十五年,崔氏侧庄公于北郭。丁亥,葬诸士孙之里,四翣,不跸,下车七乘,不以兵甲。

襄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楚人使公亲襚,公患之,穆叔曰:“袚殡而襚,则布币也。”乃使巫以桃茢,先袚殡。楚人弗禁,既而悔之。

襄三十年,伯有死于羊肆,子产襚之,枕之股而哭之,敛而殡诸伯有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

昭三年,(子大叔曰)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卒),士吊,大夫送葬。

昭三十年,(郑游吉曰)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

定九年,齐师之在夷仪也,齐侯谓夷仪人曰,得敝无存者,以五家免,乃得其尸,公三襚之,与之犀轩,与直盖而先归之,坐引者以师哭之,亲推之三。

哀二年,秋八月,简子誓曰:“志父无罪,君实图之,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

哀十四年,孟懿子卒,成人奔丧,弗内,袒免哭于衢,听共,弗许。惧,不归。

哀二十七年,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

又言丧仪诸端:

隐元年,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隐三年,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僖四年,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敛。

僖八年,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宣八年,冬,葬敬嬴,旱,无麻,始用葛茀。雨,不克葬,礼也。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

襄四年,秋,定姒薨,不殡于庙,无榇,不虞,匠庆谓季文子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丧不成,不终君也,君长,谁受其咎。”初,季孙为己树六檟于蒲圃东门之外,匠庆请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圃之檟,季孙不御,君子曰:“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谓乎!”

襄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

襄二十八年,十二月,乙亥,朔齐人选庄公殡于大寝,以其棺,尸崔杼于市,国人犹知之,皆曰崔子也。

昭四年,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公使杜泄葬叔孙。竖牛赂叔仲昭子与南遗,使恶杜泄于季孙而去之。杜泄将以路葬,且尽卿礼。南遗谓季孙曰:“叔孙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季孙曰:“然。”使杜泄舍路。

昭十年,秋七月戊子,晋平公卒。郑伯如晋,及河,晋人辞之。游吉遂如晋。九月,叔孙婼、齐国弱、宋华定、卫北宫喜、郑罕虎、许人、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如晋,葬平公也。郑子皮将以币行。子产曰:“丧焉用币?用币必百两,百两必千人,千人至,将不行。不行,必尽用之。几千人而国不亡?”子皮固请以行。

昭十二年,三月,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之庙,将毁焉。子大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既如是,子产乃使辟之。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塴;弗毁,则日中而塴。子大叔请毁之,曰:“无若诸侯之宾何!”子产曰:“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无损于宾,而民不害,何故不为?”遂弗毁,日中而葬。君子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

定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璵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阳虎欲逐之。

哀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言丧期、丧服、居丧者:

僖三十三年,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襄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縗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

襄二十三年,(晋平)公有姻丧,王鲋使宣子墨縗冒絰。

昭十年,秋七月戊子,晋平公卒。既葬,诸侯之大夫欲因见新君。叔孙昭子曰:“非礼也。”弗听。叔向辞之,曰:“大夫之事毕矣。而又命孤,孤斩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丧服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皆无辞以见。

昭十一年,九月,叔向曰:“鲁公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戚。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无戚容,不顾亲也。国不忌君,君不顾亲,能无卑乎?殆其失国。”

昭十五年,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籍谈归,以告叔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吾闻之:‘所乐必卒焉。’今王乐忧,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于是乎以丧宾宴,又求彝器,乐忧甚矣,且非礼也。彝器之来,嘉功之由,非由丧也。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宴乐以早,亦非礼也。礼,王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言以考典,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焉用之?”

三、宾礼

左传所记宾礼诸事甚多,不能详载。兹仅列朝聘、相见、宴飨、会盟、射礼(投壶)诸端:

僖二十八年五月,公朝于王所。冬,壬申,公朝于王所。

文十五年,夏,曹伯来朝,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

襄元年,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襄二十二年,夏,晋人征朝于郑。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曰:“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遂帅群臣,随于执事,以会岁终。湨梁之明年,子蟜老矣,公孙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与执燔焉。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以听事期。不朝之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以大国政令之无常,国家罢病,不虞荐至,无日不惕,岂敢忘职?”

昭三年,子大叔曰:“将得已乎,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昭五年,(薳启强曰):“是以圣王务行礼,不求耻人,朝聘有圭,享眺有璋,小有述职,大有巡功,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宴有好货,飧有陪鼎,入有郊劳,出有赠贿,礼之至也,国家之败,失之道也,则祸乱兴。”

昭十三年,(叔向曰):“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志业于好,讲礼于等。示威于众,昭明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道,恒由是兴。”

隐七年,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文元年,穆伯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出并聘,践修旧好,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忠信,卑让之道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文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宣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襄二十八年,子产相郑伯以如楚,舍不为坛,外仆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坛,自是至今,亦皆循之,今子草舍,无乃不可乎?”子产曰:“大适小,则为坛,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坛。”

襄三十一年,十二月,北宫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过郑,印段廷劳于棐林,如聘礼而以劳辞。文子入聘。子羽为行人,冯简子与子大叔逆客。事毕而出,言于卫侯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

昭五年,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昭七年,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

文九年,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叔仲惠伯曰:“是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成六年,春,郑伯如晋拜成,子游相,授玉于东楹之东。士贞伯曰:“郑伯其死乎?自弃也已!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定八年,夏,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

定十五年,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

庄二十四年,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宣十六年,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殽烝。武子私问其故。王闻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闻乎?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

成十二年,晋郤至如楚聘,且莅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郤至曰):“世之治也,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

庄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

僖十二年,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庄二十一年,春,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冬,王归自虢。

僖二十二年,冬,楚子入飨于郑,九献,庭实旅百,加笾豆六品。

僖二十四年,秋,宋及楚平,宋成公如楚,还,入于郑,郑伯将享之,问礼于皇武子,对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礼也。

文三年,冬,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

定十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犠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

桓九年,冬,曹大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襄四年,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礼,藉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使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周。’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

襄十九年,春,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皆受一命之服。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季武子如晋拜师,晋侯享之。范宣子为政,赋《黍苗》。季武子兴,再拜稽首曰:“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赋《六月》。

昭元年,夏四月,赵孟、叔孙豹、曹大夫,入于郑,郑伯兼享之。子皮戒赵孟,礼终,赵孟赋瓠叶,子皮遂戒穆叔,且告之,穆叔曰:“赵孟欲一献,子其从之。”子皮曰:“敢乎?”穆叔曰:“夫人之所欲也,又何不敢。”及享,具五献之笾豆于冪下,赵孟辞。私于子产曰:“武请于冢宰矣。”乃用一献,赵孟为客,礼终,乃宴。穆叔赋鹊巢,赵孟曰:“武不堪也。”又赋采蘩,曰:“小国为蘩,大国省穑而用之,其何实非命。”子皮赋野有死麇之卒章,赵孟赋常棣,且曰:“吾兄弟比以安,尨也可使无吠。”穆叔、子皮,及曹大夫兴,拜,举兕爵曰:“小国赖子,知免于戾矣!”饮酒乐,赵孟出,曰:“吾不复此矣!”

宣二年,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襄二十六年,郑伯赏入陈之功。三月甲寅朔,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产辞邑,曰:“自上以下,隆杀以两,礼也。

僖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僖二十六年,(鲁展喜)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成十二年,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

襄十一年,秋七月,同盟于亳。范宣子曰:“不慎,必失诸侯。诸侯道敝而无成,能无贰乎?”乃盟,载书曰:“凡我同盟,毋蕴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奖王室。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

襄二十六年,(宋公)遣之(伊戾),则欿,用牲,加书,征之,而聘告公曰:“大子将为乱,既与楚客盟矣。”

昭元年,正月乙未,入逆而出,遂会于虢,寻宋之盟也。楚令尹围请用牲,读旧书,加于牲上而已,晋人许之,三月,甲辰,盟,楚公子围设服离卫。

昭四年,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齐桓。”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

襄二十九年,夏,范献子来聘,拜城杞也。公享之,展庄叔执币。射者三耦,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家臣:展瑕、展玉父为一耦。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为一耦,鄫鼓父、党叔为一耦。

昭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伯瑕谓穆子曰:“子失辞。吾固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俊也?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穆子曰:“吾军帅强御,卒乘竞劝,今犹古也,齐将何事?”

左传中都有哪些人物(李冠云左传中的)(2)

四、军礼

隐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

隐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

桓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

庄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

庄十年,(曹刿)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庄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

闵二年,大子(申生)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余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光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期衷则佩之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梁余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龙,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僖二十七年,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

僖二十八年,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奸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使茅茷代之。师还。壬午,济河。舟之侨先归,士会摄右。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冬,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成十三年,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襄九年,冬十月,诸侯伐郑。甲戌,师于汜,令于诸侯曰:“修器备,盛糇粮,归老幼,居疾于虎牢,肆眚,围郑。”郑人恐,乃行成。

襄二十六年,彭城之役,晋、楚遇于靡角之谷。晋将遁矣。雍子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行归者而逸楚囚,楚师宵溃。

昭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诘奸慝,举淹滞;礼新,叙旧;禄勋,合亲;任良,物官。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

定四年,卫子行敬子言于灵公曰:“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其使祝佗从。”公曰:“善。”乃使子鱼,子鱼辞,曰:“臣展四体,以率旧职,犹惧不给,而烦刑书,若又共二,徼大罪也,且夫祝,社稷之常隶也,社稷不动,祝不出竟,官之制也,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于是乎出竟,若嘉好之事,君行师从,卿行旅从,臣无事焉。”

左传中都有哪些人物(李冠云左传中的)(3)

五、嘉礼

隐八年,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桓三年,秋,公子翚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 齐侯送姜氏于欢,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庄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

僖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君子曰:“非礼也,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戎事不迩女器。”

僖二十三年,叔詹谏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文二年,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孝,礼之始也。

文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襄九年,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襄十二年,灵王求后于齐。齐侯问对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齐侯许昏,王使阴里逆之。

昭元年,(子产如晋问疾,曰):“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

昭三年,韩宣子使叔向对(齐使请婚)曰:“寡君之愿也。寡君不能独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俪。在縗绖之中,是以未敢请。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唯寡君,举群臣实受其贶。其自唐叔以下,实宠嘉之。”既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夏)晋韩起如齐逆女。公孙虿为少姜之有宠也,以其子更公女而嫁公子。人谓宣子:“子尾欺晋,晋胡受之?”宣子曰:“我欲得齐而远其宠,宠将来乎?”

五礼之目,又有细分,然《左氏》一书,言礼众多,惜短文不能具载。要言之,凡礼之源、礼之义、礼之目,俱可见乎左氏之文。然其所论礼也,皆本乎“仁”,皆依仁而行之。若昭五年鲁昭公之如晋、昭二十五年赵简子之问子大叔,女叔齐、子大叔“是仪也非礼也”之辞,此皆礼之大者,更其深契春秋之法者也。此类礼论,不可具引,郑康成“左氏善于礼”、韩昌黎“礼严夷夏”说,诚皆不刊之论矣。《左氏》其文既富,且存贤人君子之法言、三代之典章,自东汉以来,其书独重,世皆溺其文词,岂不信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