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

开场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开‬篇‬曲‬/节‬选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1)

图片来自网络

格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讯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2)

图片来自网络

只有民间民俗的,才是最受欢迎的。——大萧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3)

图片来源网络

只有雅的更俗,才能俗的更雅,只有俗的更雅,才能雅的更俗。——郭*钢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4)

图片来自网络

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东谚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5)

图片来自网络

初心

弘扬东北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以文会友自娱自乐。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6)

深圳民俗文化村

东北县城年俗

虎年春节离我们起来越近了,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民间俗称腊八节,东北有一句俗语叫“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从今天开始,大萧就为大家侃上一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县城的过年习俗。东北县城过年习俗大至分为两个时间段——年前忙年和过年。接下来大萧就以自己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忙年和过年为例,为大家解读分享一下东北县城的年俗习贯。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7)

图片来自网络——过年

一、忙年

忙年一般从一进腊月门就开始了,要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九。忙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年货(东北方言叫整年嚼咕)和粉刷房屋搞卫生以及拆洗被褥和赶制过年穿的新衣服等。

(一)包豆包蒸馒头

一进腊月门,各家各户就开始忙年了。我们家忙年的顺序是这样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采购米、面、粮、油和蒸豆包、馒头等。

在当时,我们国家实行统供统销政策,粮油等由国营粮店进行统一经营,凭票供应。春节时供应品种增加了大黄米、小黃米、香油(芝麻油)、饭豆、黑面、荞麦面等,有的年份也能供应南方产的大米,我们管它叫线米,因在米粒中间有一条小红线。当时东北北部还不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只能从南方调拨,这种米很难吃。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8)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家采购年货主要由母亲领我们来完成,父亲工作比较忙,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白天要促生产,晚上要抓革命,所以父亲没有时间管家里的事情。米面粮油买好后,我们是用小冰车拉回家里的,当年家里能买起自行车的人家很少,有大人的都是大人背回家的,我们半大小子背不动,所以就用我们平时划的冰车往家里拉。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9)

图片来自网络

米面粮油买回来后,首先要把大黄米或小黄米掏洗干净,然后放在炕上炕到八九成干,再去米面加工坊进行粉碎加工成黄米面子。接下来就是将黄米面子和好,然后装在大山盆里放在炕头,上面再盖上小棉被进行发酵。在等待黄米面子发酵的二三天的时间里就开始烀豆馅,豆馅烀好后就开始攥豆馅,豆馅在攥之前要把烀熟的饭豆怼碎,再放入糖精拌匀后就可以开攥了。黄米面子发好后就开始包豆包了。包好一锅就蒸一锅,一直把所有的黄米面子和豆馅包完、蒸完,黄米面豆包就包完了。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10)

图片来源网络

蒸好的豆包起锅后,放在盖帘上,送到外边仓房顶上冻透,再放在仓房里的大缸里,然后扣上废了的大铁锅,免得被耗子和猫狗咬吃。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11)

图片来自网络

黄米面豆包包完后就开始发面蒸馒头、花卷、糖三角、白面豆包等。蒸豆包和馒头等主食加工这个活我们家大约得用一个礼拜左右。这是我们家忙年的第一大活,因为所加工的豆包和馒头要够全家人和来人去且一个正月的主食需要的量。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12)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东北大部地区不能自产水稻,因此,主食是以白面、包米碴子、包米面、高粮米为日常主食。正月来人去且又不能给且吃粗粮,故要以黏豆包顶一下细粮,所以要多备一些豆包之类的年嚼咕。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13)

图片来自网络

注:(1)年嚼咕——东北方言,一般指为年三十和正月准备的各种吃的、喝的等食物。(2)冰车——东北方言,早年间东北地区小朋友在冰面上划的一种用木板钉的长方形简易爬犁。(3)山盆——东北方言,指黑灰陶泥盆。(4)半大小子——东北方言,一般指初中生。

(5)大黄米小黄米——东北方言,学名为黍。

(6)且——东北方言,客人。

鹤城有哪些特产(鹤城大萧侃东北)(14)

图片来自网络

结束语

最后,还是以大萧入驻头条的初心“弘扬东北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以文会友自娱自乐”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