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抗日题材(破晓东方全景式再现上海解放历史过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邱伟

电视剧《破晓东方》正在央视一套播出,剧情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鲜活的人物,详细叙述了1949年上海解放的历史过程,全景式呈现了上海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时的作为和努力,填补了国内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空白。

80年代抗日题材(破晓东方全景式再现上海解放历史过程)(1)

《破晓东方》的剧情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开始讲述,由于共产党没有接管大城市的经验,解放军进入南京后暴露出对城市管理不熟悉的问题。身在北平的毛泽东提出“人心如秤,如何赢得这杆秤”的问题,他坦言“军事上解放上海不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军政双赢。”丹阳整训后,解放军军纪严明,“不入民宅”“在市区不使用重武器”等规定令上海民众对共产党建立起第一份信任,“政治进城”凝聚了民心。目前播出的剧情,既有着深沉厚重的历史质感,又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

《破晓东方》集结了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阵容。张嘉益在剧中饰演老一辈革命家、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他临危受命,从治理军队到接管上海、稳定大局,是一位既豪迈果敢又亲切有温度的领军人物,也是全剧的“定海神针”。该剧导演高希希表示,选择饰演陈毅的演员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形似”是一方面,同时这个人物的戏剧作用至关重要,非常需要表演者的功底。在权衡利弊以后,剧组决定用张嘉益,因为从演员的表现力来说,张嘉益比一般的特型演员,在表现力上更有力量一些。

80年代抗日题材(破晓东方全景式再现上海解放历史过程)(2)

贺刚饰演的陈云也是剧中灵魂人物之一。剧中,陈云一进北京城就去琉璃厂买了大大小小20把算盘,他走到哪儿都是一把算盘随身,为新中国当好红色掌柜,要打算盘,他考核干部也要打算盘。一把算盘,让“铁算盘”陈云鲜活起来,展现了人物不爱说话、谨慎唯实的作风。

担任《破晓东方》编剧之一的龙平平曾创作了《觉醒年代》。龙平平表示,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领域,几乎每年都有反映领袖人物、革命先烈、重大事件的作品诞生,“但尚没有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接管政权、巩固政权、如何管理好一座中心城市的典型作品。而这,恰恰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能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在龙平平看来,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后,第一大考就看“战上海”。《破晓东方》的中心叙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用一年多时间把上海从一个国民党留下的废墟治理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中国大都市的过程。

《破晓东方》涵盖了“打江山”和“治理江山”,这部剧的关键词是“治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剧情除了目前播出的“瓷器店里打老鼠”的上海战役,还将原汁原味还原银元之战、米棉煤“两白一黑”之战、打击盗匪、清除敌特、战台风、解除“大轰炸”危机等历史片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