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

78版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很著名,我看这电影很早,没看小说的时候,直接看的电影,觉得很棒。后来再看原著,觉得索然无味。我承认原著很牛气,但不否认电影更成功。

直到现在,这部电影我还是觉得很出彩,不比书逊色,而且更立体了,很难忘。

这是一部很严谨,很含蓄的电影,远比美国电影深刻——他们关注的不是什么烟灰、脚印、牙印……而是人性——看老电影,就是这点感受很特别。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

众所周知,《尼罗河上的惨案》有一个富含深意的结尾,经历了谋杀之后人们带着各自的欢喜与悲伤下船离去,这时候,立于船舷望着众人的波罗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她。”

然后镜头拉远,碧海蓝天之中,唯余这一声悠长的叹息!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旨了吧,一直以来,我也相信,男主西蒙就是和杰奎琳相爱,因为他总是要后者帮他,而杰奎琳也永远无怨无悔,把他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比自己的事更重要的事去做,甚至为他付出生命。这应该就是爱了吧——这种爱是林内特完全给不了他的。

然而后来我慢慢不那么想了,虽然书里似乎充满着爱的感觉,可我觉得似乎仅仅是为了财,爱只是一个借口。甚至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这种借口早随着枪声粉碎了。而且,为了掩盖真相,要不停去杀人。这其实是罪恶,以爱为名的罪恶。

而死者——正值青春年华同时继承了巨额财产的豪门小姐林内特,变得极为复杂和单纯。其实她本来就有点无辜——作为受害者,她是死于巨富,并且因为别的什么而送了命。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3)

年轻漂亮的林内特一出现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从黑色豪华轿车上下来的她,一身白色狐皮大氅,黑色镶钻纱帽,塑造出一个气质高贵的贵族小姐形象:冷艳、尊贵,又略有些不近人情。

影片的这个开始是轻松美好的,英国乡村风光与古老的城堡,分分钟感觉走进了唐顿庄园,观众和佣人一起,迎来了美丽而单身的女继承人。

改编电影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把小说构思绵密的语言转化成生动而引人入胜的镜头。显然,电影在一开场就做到了。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4)

仅仅是拥有美貌或者金钱,其中一样就足够让女人骄傲。何况林内特又美又有钱。

林内特应该是那种“只要看一眼,所有人都会喜欢上”的姑娘;这个角色的设定几乎能让人脑补一部西方罗曼小说。正如她的一个好友说的,她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直坐在金色汽车里胜利前行”的女人。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5)

林内特这个人物退场很早,但导演无疑对她极为偏爱。看她的服装,每一套拿到50年后的今天,依然时尚。

她和闺蜜杰奎琳站在一起,给人的印象也是杰奎琳远不如她长得美丽,更没有她的高雅,她的珠光宝气,巨大财富——不光美,林内特还美得特别大气,特别有味道。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6)

演员洛伊丝真是从细节里演活了这个很任性的女子。这部片子中的颜值数她最高,不过片中她的性格实在是有些恶劣。

刚看到闺蜜,很开心,知道对方订婚了,立刻拿手脱掉鞋子扔了出去,故意说鞋子有点挤脚疼,其实是想发泄——自己明明哪里都比闺蜜强,为何她先有了未婚夫?

穷闺蜜为男友求助一职,林内特倒爽快地答应帮忙。杰奎琳雀跃着走了之后,林内特显出很寂寞失落的样子——此刻的她似乎不是那种无情无义之人。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7)

闺蜜爱上了穷小子,想为他或者是两人的将来谋出路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上来就向富家女要求当豪宅管家如此重大的职位,就过分了点——典型的“我穷我有理”风格。

林内特和西蒙的初见,让求职这件平常之事的发展急转直下。他们的眼神道出了一切,平静的对视却波澜四起。

就是从这儿,故事开始,惨案开始……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8)

原著详细描述了林内特选择西蒙的内心活动:因为她没有杰奎琳的激情,她羡慕这感情。

——百万富翁的女王,居然羡慕穷家女的爱情,并为之痛苦。这是作者故意为之的吧,其实不可能。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9)

接下来这个转场设计得很妙,杰奎琳含情脉脉看着未婚夫……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0)

镜头一转,就响起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凝视西蒙的人变成了林内特——二人角色互换,未婚夫结婚了,新娘不是她。

结个婚都要上头条。有钱人就这么任性。

原著点明:林内特拒绝别人的求婚是因为总拥有财富,自己不想被掌控,如果和一穷二白的西蒙结婚,掌控的人绝对是她而不是西蒙。

就这样,放手或不放手抉择也许就在于一念之间,林内特成了“夺取别人唯一羔羊”(波罗的评价)的恶妇。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1)

波罗的这段话揭开了林内特披在这段感情上的遮羞布——非常精彩,忍不住在这里引用一遍:

我要坦白地跟你说,虽然你努力掩盖事实,但确实是精心设计之后才把你丈夫从别人手中抢过来的。我知道一开始你就被他强烈地吸引住了,但是我猜有那么一刻你也犹豫过,意识到必须做个选择——你可以放手或者继续。我觉得主动权在你,而非西蒙先生。你很美丽,夫人,也很富有。你聪明、有才智,也很有魅力。你可以运用这种魅力,也可以藏起来。夫人,你应有尽有,可你的朋友却只有一个人可以相依为命。你知道这一点,就算曾经犹豫过,可是没有住手。你伸出魔掌,就像《圣经》里的那个富人,夺走了那个可怜的穷人的唯一羔羊。

这是全书写的最精彩的一部分,波罗,亦或者阿加莎,洞察人心的能力可见一斑。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2)

抢了朋友的未婚夫,还要高兴地去度蜜月,当然会遭到前女友无孔不入的报复跟踪。林内特夫妻骑马登上金字塔、展现靓丽景观的欢乐情境,与杰奎琳的神出鬼没形成恐怖的情绪落差。

我想,这时候所有的道德倾向都站在杰奎琳这边吧。

——即便顶着所谓爱情的名义,也不能改变林内特强取豪夺这一事实。她很清楚凭借自己的财富和美貌,杰奎琳在西蒙面前根本没有和她竞争的能力。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3)

在与西蒙策马沙漠中时,一直以正装示人的林内特,穿了一件胸前有荷叶边褶皱的衬衣,显示出她当下因爱情而产生的少女情怀。此时的她,心情一定是轻松、愉快、充满甜蜜,殊不知这爱情背后潜伏着阴谋。

受到杰奎琳的骚扰,林内特固然心烦,却并未见她哪里感到内心有愧。

她的那份贯穿始终的有钱人的口吻,那份不收回手的傲慢——她有她的错误,波罗应该是很锐利地看透了林内特。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4)

豪华的大酒店,西蒙夫妇的共舞在全场引人注目,明显比前女友有家世,人脉,知名度也更高的林内特看上穷小子西蒙,给了他想要的一切,但后者还是帮女友杀掉了这么倾心的妻子,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可能不太理解西蒙的逻辑,难道真是因为爱情(前女友杰奎琳)?他的心中就没有一丝犹豫吗?

想想看,他不爱林内特,但必须每天和她在一起亲热,还得装作很有激情的样子——这是最不堪的,也是他和杰奎琳必须牺牲的,不仅仅是他那条受伤的腿。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5)

为什么不爱她呢?原著里说他受不了林内特的专横。

专横确实是专横了点,但是在电影里,林内特确实也痴心爱着西蒙,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被爱情冲昏了脑的女人。因为有钱,再加恋爱脑傻白甜而被杀,那她也太无辜了,如果只看这一点,她不但无辜,而且还是一个可爱的人。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6)

埃及蜜月开始后,非常阿加莎地——整条船上都是林内特的仇人,原来,应该人见人爱的美丽女人却是个处处惹仇的人,一行近十人,人人都跟她有仇有怨。

无关的路人甲也觊觎她的珠宝,比如那个爱偷珍珠的老太太,就通过珍珠和蚌的对话,暗示林内特是个不关心他人疾苦的人。

你该那么想,那蚌因此而送命啊!

再结合原著的描写,回顾林内特曾经强迫庄园周围的村民搬走,然后给补助款,还以为是对村民的照顾,以此来形容她是“仁慈”的暴君——这是个精准的比喻。不过电影中的林内特和原著还是有些出入。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7)

林内特痛斥黄色爱情作家,一扬手将畅销书扔到河里,被对方指责为“没教养的”。

这一个动作可见林内特并不是什么温婉的大家闺秀,而是很带有富家女的跋扈。西蒙为何不爱年轻美丽富有的林内特,而要冒死走犯罪的路去和杰奎琳在一起——前者性情不好(这是其中之一),电影用镜头回答了这个问题。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8)

在签合同和法律文件的时候要先阅读一遍,显示林内特还是相当有脑的。但她不知道眼前这个安德鲁大叔也是她的敌人,这个人也想骗她的钱。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19)

在阻止女仆嫁人这件事上,我一开始也没觉得林内特有错——那个男的明明结婚还勾引她的女佣,林内特作为主人,这是不愿意让自己的下人沉沦。可后来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林内特这样做就跟书里一开始的强制拆迁/强制收益一样,可能对别人没有实质的坏处,但是伤了别人的心,因为她不知道对别人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她也不屑于知道。

从一开始接手城堡时和管家的对话,后来对待女仆的态度,同时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讨厌她,可以看出,林内特确实不是可以生活一辈子的理想伴侣。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西蒙把白富美林内特搞到手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完全占有白富美的所有财产,而不是做这个人终身的奴仆。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0)

我很喜欢神庙的这段戏,在艺术上,电影成功地呈现了埃及神庙的雕像群,当游客们进入林立的巨石柱,镜头环视一周,紧张凝视着林内特,石头过道上主观视点的走路和喘气声,紧接一块巨石砸向林内特夫妻——但凡神庙出现的场景都夹杂了杰奎琳身上爱欲、嫉恨和残忍的毁灭性情绪。

林内特自己难道不知道?一开始就有人推石头准备砸死她?她这种到处拉仇恨还不害怕的体质实在耐人寻味。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1)

当林内特夫妻依偎在拉美西斯的神庙和他的皇后雕像前,杰奎琳如复仇女神般再次闯镜,伴随着激动的喊叫,她头上的丝巾被大风吹起——这一段太有喜感了。

无孔不入的跟踪和破坏真让杰奎琳得到报仇雪恨的快感了吗?还是说,她反而一直深陷于痛苦之中?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2)

电影人名太多,阿加莎总是写很多人,加很多故事。人多就为了说都是凶手——被害人者有人人得而诛之的秉性。

林内特揭露医生劣行,这是电影里她最后一个仇人。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3)

惨案发生的这天晚上,杰奎琳不断骚扰打牌的一桌人,这次林内特完全没有激烈的反应,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对杰奎琳的挑衅不予理会。

这又说明什么呢?

难道果真如欧丽娟老师所讲的那样,出身于数代富庶家庭的白富美和高帅富纵使有些小脾气和不良嗜好,人品本质是好的?而暴发户和屌丝不仅穷丑,而且人格品性都恶劣得要命!

越是有历史的大家族越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并不仅仅是他们拥有物质财富。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4)

夜深了,打牌的人互道再见,各自告辞回舱。西蒙称还要收拾收拾牌,林内特也就独自离去,一个优雅的转身,从此消失了她在这部电影里的身影。

纵观整部电影,这个演过007系列邦德女郎的大明星,从来没有引观众往“飙演技”上想,始终谦逊地卡在自己的角色里,适当地发挥着特质,即使光彩照人,也尽力掩饰住风采,并不让人分心——这非常令人赞叹。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5)

林内特在睡梦中遭到枪杀,头部中了一枪,而且是致命的一枪。

虽然原著和电影都在表明林内特是个可恨的女人,但她死的时候,还是让人感觉很惋惜,似乎一个美好的事物消亡了……

这个事的关键还是在于西蒙,林内特再勾引,西蒙若不动心,一切都不会发生——就算林内特可恶,也轮不上他和杰奎琳害人家,归根结底还是钱在作怪。总有人认为某个人有害于别人,因而就把他杀掉。这些人忘记了主宰生死是仁慈的上帝的事情。

而林内特呢,拥有很多东西的时候,不妨多一些宽容,多一丝体谅,少一分怨愤,少一些计较,温柔地和世界相处。

卡廷森林惨案真实影像 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26)

电影的结束镜头颇为凄惨:目送其他旅客离去的波罗和好友忧郁地下了船,背后跟着抬下一列死人的担架。

正如波罗用理性思维,无法劝说发泄愤怒的杰奎琳不要杀人灭口、殉情而终,这毁灭性的情绪深深震慑了观众。

林内特的尸体是最后被抬上岸的。此刻她的死已经无关痛痒。

酒吧里,人们也许会对她议论纷纷。但片刻之后,他们就会将话题转向,因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而对于我来说,无论书还是电影,都吸引着我,跟着阿加莎的笔继续前进。尼罗河是个神秘、充满向往的地方,如同埃及,而这个案子——这个使林内特陷入一个危机四伏、生命随时都会遭人暗算的险恶环境,也被披上了一层神秘、梦幻的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