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我觉得“练字不在多,而在对,不在法,而在理”,这是非常有见地的书法教学思想,为你点赞一下。

这种书法教学方法比较包容,容易给学生较大的学习思维空间。

我们在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要么死扣“法度”,泥古不化,这就势必会产生有法没有理的书法,缺乏创新的基础和动力。要么,就是以苦练代替科学的书法学习,功夫有了,但是未必精神就有了。

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1)


所以,学习书法贵在有法,而“理”就尤为重要了。

只有苦练,才会有数量积累,只有苦练,才能通过长期的体验,逐渐学习到书法的精华,苦练当然是不错的,毕竟书法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事情。

那么,法度要不要?当然要!没有法度,我们还学习什么书法?

所以,今天千里马就从如何看待苦练和如何看待法度与“法理”两个方面,谈谈学习书法的道理。

苦练要建立在正确的笔法认知的基础上,离开了这个基础,一万个苦练也等于零

什么是正确的笔法认知呢?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很初级的问题,其实是学习书法的根基问题,也是学习书法基础的基础问题,所以,一定不能含含糊糊的。

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2)


我们从历史上看,学习书法我们大体上走过了古典书法学习体系和现代书法学习体系两个学习体系。

其中,古典书法学习体系主要以执笔为核心,现代书法学习主要以笔法为核心。

从古典书法学习的执笔来说,就有多种执笔方法。例如什么“三指法”、“五指法”、“龙睛法”、“凤眼法”、“回腕法”、“撮管法”等等,其实都差不多,但是古人就是相信,只有自己的执笔法是写好字的根本。

但是,这些不同的执笔方法被现代书法教育家认为,基本上都对,也都没有那样重要。

所以,现代书法学习,就把执笔放在次要地位上了。

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3)


字写不好是执笔问题还是用笔问题?,现代的书法教育家的回答是:主要是用笔问题。只要用笔正确,怎么执笔都可以写好字,因为用笔是结果。

因为我们的书法主要是学习古人的字帖,字帖的笔法这个结果是死的,你怎么执笔也无法绕开用笔,如果用笔正确,那么,就可以写对字帖上的笔法,图个用笔不对,无论你怎么写,也不会出现那个笔法效果的。要写对字帖,笔法用笔正确,才能实现临对字帖。

考察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每一个书法家的执笔都不一样,但是,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的执笔绝大多数都是“五指执笔法”,用这样的执笔方法,写什么字体都可以,这就证明,执笔是活的,笔法是死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用任何一种执笔方法,都可以写字,但是,写字不能任意写字。

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4)


  • 吴熙载临摹的《乙瑛碑》

如果我们评价这两个书法学习体系,那么现代书法学习以笔法为核心是最接近书法正确原理的方法。

法度有法更有理,理是法度的最高境界

既然我们从古典学习书法的方法和现代的书法学习方法的比较来看,执笔没有用笔重要,现代的书法学习方法更有道理,那么,用笔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说,用笔就是按照写字的顺序逻辑,把书法的笔法写出来。

我们都知道,写字有个顺序叫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等等。但是,书法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书法的法度就在一笔一画之中,所以,每一个笔画都有“法”。永字八法就是笔画有法的概括,古人永字八法的这个概括确实非常好。

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5)


  • 何绍基临摹的《张迁碑》

但是,我们现代书法学习的方法,比古典方法更加精准更好了。我们今天基本上一直认为,笔法就是由起笔、行笔、收笔、接笔组成的。

其中起笔、行笔、收笔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我们学习书法,只要把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要领掌握到手,这就是把书法的基础学好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起笔、行笔、收笔是对的,这就说明我们把书法的要领学懂了。如果我们书法的起笔、行笔、收笔不对,就算你是死守法度,那也是不对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是,既要学会传统,也要学会创新。

如果死守一家一帖的死法,我们就不会去创新了。

练字不读帖等于白搭是什么意思(练字不在多而在对)(6)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会对的,更要学到书法的道理。书法的道理就是起笔、行笔、收笔。如果你在的书法是有道理的,那么起笔、行笔、收笔就都是对的。

当然,合乎字帖的法度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想创新,就必须要学会笔法的创新道理,这就是书法的“理”。

所谓的写字不在法而在理,就已经是有创作能力的书法作品了。有理就是有书法的基本精神。

这也涉及我们临摹的像与不像的问题。千里马的看法是,对于初学书法,确实像一些好。但是,如果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就要学会书法要有“理”,这就是书法的法理,也就是书法的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