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

文章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改国号为大梁,宣告了大唐王朝的结束,其实在唐末,最开始做强做大的是并不是朱温而是李克用,但是因为他的势力过于强大,唐昭宗也有些畏惧他,于是李克用就受到了朱温,李茂贞和唐昭宗的联合打压,李克用曾经三次勤王救驾被封为晋王,后来朱温和李茂贞大战,李克用其实和李茂贞也不和,就正好看两人大战。

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1)

李克用是唐末除朱温以外,最具势力的潘镇,朱温挟持了唐昭宗之后,因为李茂贞也干过这样的事,所以李克用也只是采取制衡的态度,但是李茂贞也不敢自立称帝对李克用也没多大影响,结果朱温挟持了唐昭宗之后,竟然直接杀了唐昭宗然后篡位了,这就直接计引爆了潘镇之间的矛盾,虽然唐哀帝是禅位给朱温的,但是其实是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所以其他这些地方潘镇根本就不承认朱温的大梁。

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2)

像河东镇李克用、西川镇王建、淮南镇杨渥、凤翔李茂贞等人就仍然沿用唐哀帝年号,奉大唐为正朔,但是他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大唐已经灭亡了,所以在这种军阀割据的状态下,必定是要争出个天下正主的。于是在大梁建立后,朱温立刻发兵征讨李克用,因为当时李克用是除了朱温外最强大的潘镇势力,并且两人之前就接下了梁子,朱温先围攻李克用占据的潞州,但是久久不能攻克,结果第二年李克用死了,他的儿子李存勖袭晋王爵位,李存勖亲自率军前来解围,朱温大败。

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3)

朱温是一个比较变态的人,不但滥杀无辜,还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并且似乎这样的乱世枭雄,都生性多疑,他也一直怀疑自己的部下对自己不忠诚,愣是把手下赵王王镕和北平王王处直两个逼到造反,投奔了晋王李存勖,不但壮大了李存勖的势力,朱温又一次被晋军打的大败。在大唐灭亡之后,自立称帝的其实并不只是朱温一家,在幽州也就是今天北京城,原大唐卢龙节度使刘守光也在这自立称帝,建立了桀燕国,像朱温是有实力和其他潘镇争夺霸主之位,但是大多数潘镇其实就像刘守光这样的人,没能力争霸,但是又想过皇帝瘾的人。他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称帝。

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4)

晋王李存勖仍然还在奉大唐为正朔,所以两次大败梁军之后,开始出兵征讨其他的“叛逆”, 桀燕国仅仅存在了两年就被李存勖灭了,梁太祖朱温就在李存勖讨伐桀燕时,准备偷袭李存勖,结果却被晋王的小股部队不断的袭扰,其实这时李存勖的主力都在北方攻打幽州,南方其实是非常空虚的,但是朱温竟然在听到晋军散布出李存勖率主力打回来的消息后,连夜退兵逃跑,一路退回到了洛阳城,撤回洛阳的朱温大病一场,没过多久就被自己的儿子朱友圭杀死,就是老婆被霸占的那个。

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5)

朱有圭把朱温杀死后,第二年就被自己的弟弟朱友贞发动兵变讨伐了,朱有圭自杀,朱友贞在开封继承后梁的王位。也就是后梁的末代皇帝,被称为梁末帝,似乎朱温父子对手下都不怎么样,后梁大将杨师厚死后直接导致魏州部队判降晋王,之后朱友贞就集结部队准备偷袭太原,结果再次被李存勖大败,李存勖见朱友贞毫无才能,变从后梁判降的魏州发兵准备和朱友贞决战,朱友贞的梁军再次惨败,但是也让李存勖元气大伤,晋军名将周德威战死。

五代十国后梁历史记录(五代十国后梁短命的兴衰历程)(6)

后来晋王李存勖一直奉大唐为正朔,在公元923年直接称帝,为唐庄宗,沿用大唐国号,自称唐王,但是始终不是正统大唐,于是后世称为后唐,同年唐庄宗李存勖再次出兵御驾亲政讨伐后梁,后梁名将王彦章战败,唐军攻破开封城,朱友贞自杀身亡,后梁从公元907年建立到公元923年灭亡只经历了短短的16年。

文章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