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语音出现耳朵是什么原因(点开自己发出的微信语音)

在微信的一键发送语音功能被广泛使用后,很多人应该都点开过自己发送的语音,相信大家普遍觉得语音中的声音与自己平时说话的声音相比,总有些别扭的地方,根本不像自己的声音,但听别人的语音时却并没有感觉有很大的变化。

其实这种声音听起来不像自己的现象很普遍,只是微信的使用让它更频繁地出现了,在使用录音笔,或者话筒进行演讲和唱歌的时候,我们发出的声音也都会与自己亲耳听到的不同。

那么为什么录音里的声音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呢?是因为录音设备的失真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在初中物理课上,我们都学习过,声音的传播需要通过某种介质的传递,也就是声的介质。

声音源于物质的振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绝大部分的声音,例如乐器的演奏,天空中的雷鸣,同伴的呼喊,都是由空气作为介质。

微信聊天语音出现耳朵是什么原因(点开自己发出的微信语音)(1)

声的传播

初始振动的物体会推动邻近的空气分子振动,从而轻微地增加空气压力。压力下的空气分子随后会推动周围的空气分子,分子间的振动相互传递,以此类推。

最终当这些压力波的变化到达人耳时,会刺激耳中的神经末梢,这些振动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听自己的声音

除了空气作为介质,当然金属之类的固体或者水之类的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但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到。

不过有一种传播介质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它听到声音,却很少被人意识到,这也正是为什么录音里的声音听起来不像自己说话声音的原因所在,那就是我们自身的骨骼和肌肉,也就是声音的骨传导。

人们通常能意识到的声音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并且在一天之中我们听到的超过80%的声音都几乎依靠空气传播,经过空气带来的种种声音,我们已经烂熟于心。

但是对骨传导的声音,每个人基本只会听到自己嗓子发出的,因为它的路径是每个人自己的身体。

发生骨传导时,声音是经过喉管与耳朵之间的骨头直接到达内耳的,声音的能量和音色的衰减与改变相对与其他介质而言更小。

因此,通过体内的骨骼和肌肉传递的声音,与我们在听别人或者其他物体发出的,由空气作为介质传播的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用双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语,无论多么小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自己说什么,这就是骨传导的结果。

微信聊天语音出现耳朵是什么原因(点开自己发出的微信语音)(2)

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并不完全依赖于骨传导,同时还有空气传导。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自己发出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两条路径传入内耳,然后由内耳的内、外淋巴液产生振动,螺旋器完成感音过程,随后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呈递给听觉中枢,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最终让我们“听到”了声音。

录音设备自身的失真

也有人怀疑:难道骨传导能导致声音的差异如此明显吗?录音设备自身不会对声波产生影响吗?

的确,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声音的传播过程截然不同,不仅仅通过振动直接传入人耳中,还多出了储存与再播放声音这两个步骤,传递媒介除了空气,还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装置。

那么这些过程会使声音重新播放时产生变化吗?这就必须要了解录音设备的录音原理。

微信聊天语音出现耳朵是什么原因(点开自己发出的微信语音)(3)

记录声音的磁带

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磁带记录声音的频率已经下降了不少,听歌的方式也从盒式磁带慢慢的转变为了数字CD,但磁记录的方式是其他衍生录音方式的基础。

当录音时,声音的振动会转换为音频电流,电流经录音放大器放大,输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会产生相应变化的磁力线,变化的磁力线将磁带磁化,这样我们的声音就记录到了磁带上。

播放时,则反向地将磁力线转化为电流,再产生对应的振动方式,推动扬声器发声音。

而目前常用的数字录音则会在得到电流信号后,不再使用电磁转化,而是将其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并依次写入内部储存器中进行保存。

因此无论外界的干扰多强,只要不影响0、1这两种数字的识别,最后就都可以通过整形电路将干扰去除,完全地复原成为无杂音的原始讯号,音源品质非常高。

微信聊天语音出现耳朵是什么原因(点开自己发出的微信语音)(4)

现代科技的录音设备

因此,数字录音电话非但没有磁带录音机常见的机械故障,还具备方便的遥控、留言、转发液晶显示等实用功能,进而慢慢取代了磁记录的方式。

所以,录音的确存在信号转化后带来的差异,但在设备条件够好的情况下,我们的耳朵可能不足以分辨因设备产生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听别人的语音并不会有强烈的陌生感。

所以在下一次听到自己的录音时,并不用感觉奇怪,其实这个声音正是别人耳朵中属于你的正常音。

审核专家:吴宝俊

理论物理博士

本文来自: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