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

今天呀,给大家讲讲历史上关于“避讳”的那些事儿

这“避讳”呀,可以追溯到周代,《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

咱古代人讲“避讳”,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长者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意思是谓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普通老百姓避讳是非常简单的,而帝王的避讳可就十分严苛了,是不能出丝毫差错的,它带有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的。

正是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1)

晋愍(mǐn)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2)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避讳的时候同音字也不能用,所以呀,和“治”同音的字都要改掉。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或者“理”等同义词的字。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也必须用“幼”来代替。得亏咱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同音字和同义字特别多,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3)

唐高宗的儿子叫李忠(后来的),那这“忠”字也得避讳啊。朝廷里有个官职名叫“中郎将”,也被改成了“旅贲郎将”这个听起来多少有点别扭的名字。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4)

唐玄宗叫李隆基,就是那个为了杨贵妃给儿子带了绿帽子的皇帝。你是不是觉得他会禁止大家“杀鸡,吃鸡”呀,还真不是,他做得可比这个有意思多了,他下令天下人都不能吃鲤鱼,因为这个“鲤”字和“李”是同音字,他觉得这是对大唐皇室的蔑视,便禁止天下人捕猎鲤鱼和吃鲤鱼。还有正史记载呢,《旧唐书》这样说道:“二月,禁断天下采捕鲤鱼。”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5)

咱上面说的避讳都是避皇帝或太子的“名和字”,这还能让人理解,可这避讳制度发展到后来啊,可就让人越来越理解不了了,甚至连皇帝的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6)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明武宗朱厚照(就是那个养老虎的荒唐皇帝),既姓朱,又属猪。他认为养猪、杀猪,是把矛头指向了皇帝,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养猪(真是糟老头子坏得很啊)。不想此令一下,几年后,几乎全国的猪都断了种,猪一时间成了像现在的大熊猫一样稀有的动物了,这下子可坏了大事了,平时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无法找到,这皇帝多少都有点慌了。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老百姓才能吃上猪肉,祭祀才又办了起来。老朱啊老朱,你还真不愧是属猪的!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7)

清代末年手握大权慈禧太后,她的威严可是真大,不是皇帝堪比皇帝啊。因为她属羊,于是便下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这下子大家可是都吃不上羊肉喽,但是这老婆娘嘴也馋,又特别喜欢吃羊肉。于是她又下了一道新懿旨,管“羊肉”叫“福肉”“寿肉”,这下,他可算是吃上羊肉喽,这还真是个欺人欺己的好办法。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8)

你是不是又学到了呢?

制作不易,感谢阅读,记得点赞关注加评论哟!

避讳制度的由来(历史上关于避讳)(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