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

咱们上回说到三教在碧游宫共佥封神榜以及为什么是在碧游宫来做这个新闻发布会,是的,就是新闻发布会,实际上封神榜的具体谋划在碧游宫之前就已经 基本议定了,在碧游宫发布其实只是一个程序上的设定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截教教众能够无条件接受封神榜的计划设定。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1)

咱们从最后姜子牙封神的结果可以知道,这一次的封神截教其实损失惨重,不仅四大弟子中金灵圣母上榜了,外门四大弟子三霄、赵公明也都上榜了,雷部的二十四位天君也基本都是截教的二代、三代弟子,其他如罗宣、吕岳、石矶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封神榜上三百七十一位神灵,截教出身的超过190位,而阐教则只有十一位上榜,分别是黄天化、金府星萧臻、木府星邓华、土府星土行孙、五谷星殷洪、九丑星龙须虎、殷郊、杨任、增福神韩毒龙、损福神薛恶虎、申公豹,看看,二代弟子三人,三代弟子8人,简直就是敷衍至极啊。

这样的结果明显是对截教不公的,那么截教的掌教通天教主为什么会答应签署这样的不公平条约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封神榜上根本就没有设定具体的名单,为什么这么说呢?

通天教主曰:“吾三教共议封神,其中有忠臣义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为神道者,各有深浅厚薄,彼此缘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后。吾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弥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

也就是在通天教主的眼中,封神榜上实际上对截教和阐教只是设定了一个人数标准或者是选拔标准,却并没有设定具体的名单,人族上榜名单也许是有设定的,但是一些实权职位显然都是留给了阐教和截教的,如三山炳灵公、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斗姆元君、瘟癀昊天大帝、火德星君、水德星君、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主痘碧霞元君、感应随世仙姑等实权职位显然不是普通的人族能够胜任的,在这些职位的分发上元始天尊倒是没有太过徇私,除了三山炳灵公是给了阐教三代弟子黄天化之外,其他的都给了截教弟子,但这也是因为截教弟子精英上榜的太多了,不这么分派恐怕很难服众的。

再说回来,显然是通天教主被特意漏掉了一些关键信息,太过轻松地应对这件要人命的事情了,他竟然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的弟子不掺和这件事不下山就可以躲过这场要命的考核了,他在自己的碧游宫前张挂的告示是“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以告示的内容来看,显然此时通天教主并不知道自己的爱徒金灵圣母、三霄、赵公明都在榜内,很可能他只知道一个玄门大概的数量,还没有明确的阐截配比,所以他对自己教内的弟子说‘弥封名姓,当宜谨慎’,你说要是当时封神榜上就已经写明了截教有190人上榜,且上榜之人不乏他的核心弟子的话,你说他会签吗?另外,按照云霄的描述,在签订封神榜的时候,截教核心弟子应该也是在场的,如果封神榜上真的名字都是公开的,那云霄不可能不知道啊,可是现实是云霄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榜上,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2)

云霄娘娘听罢,只是摇头,说道:“大兄,此事不可行。昔日三教共议,佥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游宫。我们截教门人,封神榜上颇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为此也。吾师有言:‘弥封名姓,当宜谨慎。’宫门又有两句,贴在宫外: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如今阐教道友犯了杀戒,吾截教实是逍遥。昔日凤鸣岐山,今生圣主,何必与他争论是非。大兄,你不该下山,你我只等子牙封过神,才见神仙玉石。大兄请回峨眉山,待平定封神之日,吾亲自往灵鹫山,问燃灯讨珠还你。若是此时要借金蛟剪、混元金斗,妹子不敢从命。”

通过云霄的描述就知道在签完封神榜后通天教主乃至截教弟子心中,这件事都是阐教的倒霉事,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些烂事会落在自己的头顶,所以截教众人才会觉得“阐教道友犯了杀戒,吾截教实是逍遥”,看热闹当然觉得逍遥啊。借用燃灯劝赵公明的话“你师曾说神中之姓名,三教内俱有,弥封无影,死后见明。”来看,显然通天教主只是知道个大概,很可能还是被蒙蔽的,他信任自己的两个师兄,认为一体同人,荣辱与共,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师兄竟然在算计自己。

咱们可以通过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中通天教主的自述看出通天教主同意的是封神这件事是作为玄门考核的方式,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截教被特意针对了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3)

通天教主曰:“吾三教共议封神,其中有忠臣义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为神道者,各有深浅厚薄,彼此缘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后。吾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弥封,只至死后方知端的。广成子,你与姜尚说,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门人阻他者,任凭他打!前日我有谕贴在宫外,诸弟子各宜紧守,他若不听教训的,是自取咎,与姜尚无干。

所以显然于通天教主而言,封神榜签订的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协议,签订协议的多方只是达成了一个意向性协议,大家同意做封神这件事,当然由于人族本身的实力稍弱,人族上榜者估计是预先确定的,毕竟凡人的命运更容易被掌握,而阐教截教弟子的上榜情况估计只是一个意向性协议,咱们从元始天尊斥责通天教主不守信用的一段话中大致可以看出来

元始曰:“贤弟为何设此恶阵?这是何说?当时在你碧游宫共议‘封神榜’,当面弥封,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成汤无道,气数当终,周室仁明,应运当兴。难道你不得知?如何反来阻逆姜尚,有悖上天垂象。且当日‘封神榜’内应三百六十五度,分有八部列宿群星,当有这三山五岳之人在数,贤弟为何出乎反乎,自取失信之愆?

看看,元始天尊的话说得很有技巧,只是提框架共识,却不提具体的细节,又是在碧游宫共议,又是当面弥封,说什么仙道、神道、人道三等,但是却并没有说明哪些人是在榜上的,又说成汤无道、周室当兴,三百六十五个神位什么的,却并没有更细节的东西,可见到此时元始天尊也没准备将真相揭露。

在鸿钧道人眼中,这件事通天教主显然是吃亏了的,他在单独见通天的时候说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4)

通天教主曰:“启老师,二位师兄欺灭吾教,纵门人毁骂弟子,又杀戮弟子门下,全不念同堂手足,一味欺凌,分明是欺老师一般,望老师慈悲!”鸿钧道人曰:“你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己作业,致生杀伐,该这些生灵遭此劫运。你不自责,尚去责人,情殊可恨!当日三教共佥封神榜,你何得尽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儿女之所事,纵是未斩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也要脱此苦恼。岂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为三教元首,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欲。他二人原无此意,都是你作此过恶,他不得不应耳。虽是劫数使然,也都是你约束不严,你的门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

注意这里鸿钧道人是单独教训通天教主,他定下的调子是通天“自己作业,致生杀伐,该这些生灵遭此劫运”,“你的门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需要注意的是鸿钧在这里说的是通天的“不是居多”,言下之意就是那两个也是有错的,而在训斥三人的时候,鸿钧道人有提到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5)

​道人问曰:“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将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不意通天弟子轻信门徒,致生事端。虽是劫数难逃,终是你不守清净,自背盟言,不能善为众仙解脱,以致俱遭屠戮,罪诚在你。非是我为师的有偏向,这是公论。”

他说罪在通天,通天不能“善为众仙解脱,以致俱遭屠戮”,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通天做事情不上心,如果他做得好的话,也许众仙就不用上榜了,应该是这意思吧,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说明在鸿钧看来,封神榜中的名单并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又再一次佐证了封神榜只是一个意向性的框架协议,其中的细节名单并不是固定的,至少于阐教、截教而言并不是固定的,在鸿钧看来,元始并没有欺负通天,因为封神榜协议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操作过程中元始是倾尽全力地为门下弟子消灾解难,而通天教主则完全无视门下的劫难,先期放得太开,后期却又太过武断情绪化,截教弟子的悲剧在于通天自己的决策失误处置不当,不在于元始天尊的算计,不得不说这才是强者的思维,不为失败找理由,一切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6)

所以以上种种都说明,三教共佥的封神榜中只有一个框架性协议和一部分的名单,至于玄门(阐截二教)子弟的名单实际上都是未知的,元始天尊借用此协议漏洞为阐教争取了最大的利益,而通天教主则过于相信文本内容,处置失当,最终吃了大亏。

封神榜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再看封神五封神榜到底写了些什么)(7)

按照这种分析,显然封神榜中是没有确定的名单的,那么为什么小说中包括度厄真人、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似乎都知道了封神榜的名单呢?难道身为当事者的通天不知道的事情他们这些局外人能知道吗?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咱们下回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