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

太极拳有时候精细得我自己都觉得有点烦。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所得,因为每一个练习者都会有体悟,尽管这些体悟不一定对。练太极操的也有感觉,只要练都有感觉,有感觉就有认识。但这些认识对不对,真的不能凭相当然,一定要客观理性,跳出主观这个知障,用客观的理来评判。

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1)

(客观的人几乎就是圣人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凭相当然,凭感觉,主观)

以上的感慨缘于今天有位拳友评价我的双脚,他(她)认为我的双脚呈外八字,所以没有裆劲,也伤膝盖。

客观说,有一点伤自尊,但更多的还是我认为他的认识有错误,而且这种错误认识比较普遍,非常有必要做专题解释。

我们平时谈拳都把腰裆、腰胯合起来笼统地讲,为什么?因为它们几乎是分不开的。腰在背后,裆在内侧,胯也在内侧。还因为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们的具体的分别。

腰的位置大体在腰带那里,但只限于身后,带脉就是这里,肾的位置大体也在这里。从力量方面讲,它是背部的下端,也是大轴承的一部分。从内气方面讲,肾主先天,人们认为“命意源头在腰隙”,可能就是讲的这一点。左转右转,不断地按摩这里,对身体健康、特别是肾的健康有帮助。

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2)

(腰的位置在胯上,蜂腰,人体健康的话,这里是背部最细的部位)

腰这里是承上启下的大枢纽,所以古人说“腰为主宰”,主要是强调它的重要性,不要真的以为它是主宰,不要死记硬背拳论。

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像发动机输出功的一个大转子上面竖着的那根轴,蒸汽火车头上的那个东西,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我小时候长得矮小瘦弱,跟大个子摔跤,一般都是搂对方的腰。只要搂住,他们很难发力,因为前后左右移动不方便,发不出力。现在会控点了,有一只手与对方的腰合在一起,他就很难发力。所以腰很重要。

腰的重要,实际上只是表象。

真正的旋转、移动还是脚、胯、裆。腰本身有力,但它还负责上传下达,下传上达。

胯与裆并不完全相同,胯的范畴稍大一点,包括裆,还包括大腿的一部分。

裆只是腰到尾骨之间的内侧部分,不包括腹部。

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3)

(我们平常说的踢裆实际上是男性的隐讳的说法,与太极拳的裆不是一回事)

腰背是竖梁,垂直时是上下的劲,前俯后仰有下压上挑的劲,因此,无法说背就是竖劲,是龙劲,而胯是虎劲,是横劲。它们共同起作用,龙虎劲是腰胯共同产生的。但表面上胯、特别是大腿是平行地面的,是横劲。

裆因为是最内的位置,它相当于枢纽的核心。

如何练裆?

练裆与练肩及肘贴肋相似。

我们洪式拳说“三换掌练腰裆功”,这容易产生误会,很多人就会误以为三换掌那样的动作才是练腰裆的。其实那只是腰裆极小的一部分。

练腰裆还是要练拳架,各个式子都有对腰裆的不同要求,也都能练着腰裆。效果最明显的还是三个金刚捣碓。左转右转,前进后退,都是练腰裆。就是蹬腿、插脚也是练腰裆。

没有几个人会练,只是他们自以为为会练而已。

要正确训练腰裆,不是脚要不要平行。如果裆没松开,强行平行双脚那是最伤膝盖的。医生会告诉你,外八字不伤膝盖,内八字最伤膝盖,一般人都是外八字,只有模特是双脚平行,还有极少数人天生的内八字脚,我们把这种脚叫逗脚,好像这种眼也叫逗眼。实际上应该写“斗”,但我们这里的方言是“逗”,有个逗孩子的手势就是“逗逗飞”——双手食指合时是逗,分开是飞。训练孩子的眼和注意力。我们的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

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4)

(裆松不开,强行双脚平行甚至内扣成内八字最伤膝盖,因为一般人都是外八字,自然站立就是外八字)

我们洪式拳有外八字马步,也有内八字马步,这都需要裆胯能松开,也是训练裆胯松开的方法。所以,看裆不要看是不是外八字马步,也不是看脚是否平行,要看是不是具备能平行和能内八字的能力,也就是裆是不是松开。

要练裆,关键的就是脚要实,特别是左右转体的时候。有些拳都是身体后坐,脚尖翘起,这样倒是省力,只是练不着裆和胯,也练不着脚和腿。正确的是脚不但不起,还要拇趾贴地,无论顺缠还是逆缠,拇趾不能起来。大家只知道脚起来是喝风撒气,不知道脚趾起来也是喝风撒气。身体非但不能后坐,还要有点略微前移,不要被所谓的双重限制了。

练实,实练才能练得到。虚是实中之虚。很多人把虚实割裂开认识,这是把它们完全对立了。虚实是在一起的,实中之虚才是真虚,虚中之实才是真实。只要能转动,那就是虚。在实的前提下追求虚才正确。

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5)

(腹股沟一定要夹紧,不挓煞。腹股沟就是大腿根儿。很多人对虚的理解是错的,虚与空是两个概念,不只空虚)

第二是腹股沟一定要紧、要合,这跟肩和肋一样,不能挓煞,特别是不能虚。一般人认识的虚都是错的,它们认为有空子才是虚。这跟轮子是一个道理,跟轴承是一个道理,缝隙要小才不逛膛。缝隙要小,而且要活。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对立统一。

第三是节节贯穿。很多人知道这个规矩,但并不会做,比如某掌门,口口声声节节贯穿,可是一出手,手没出去肘先出去了,所以不会节节贯穿的都是对肘特别有认识,因为练这里练得多。会节节贯穿的都是最后才练到肘,因为无论开还是合,它都不突出。

腿部的节节贯穿与胳膊的是一样的,都是劲到哪里,动到哪里,像水管中的水,流到哪,管就涨起来。不能囫囵地出入,不能没顺序地出入,要有秩序。

由脚到膝,由膝到腹股沟,到尾骨,到另一侧。或者反过来,从尾骨到腹股沟,到膝盖,到脚,它是逐节打开或者收缩的,像蛇一样。很多人金刚捣碓不会上步,一晃荡上来,那就是囫囵地上,不是节节贯穿地上。

总之,裆要紧凑,要合,要活,要圆。紧凑才有力,活才快,圆才能转。

活,要求裆要紧贴着反复绞揉。为什么说低架涨功快?因为腹部能贴紧腹股沟。当然腿的承重也大一些。

圆才能活。一晃荡上步那就是直,看似快,实际上是走了近路。练的时候不能省,用的时候就不这么麻烦了。要转圆了,就不能省路,也不能绕远。

鉴赏太极拳当然需要功夫,更需要明理。不然就只能凭感觉,凭一些市面上人云亦云的东西。

看一个人的腰裆功夫总体来说就是要看他的大腿根部紧凑不紧凑,合得好不好,左转右转活不活,圆不圆。练得好的,脚不动,腰不动,劲照样在裆胯那里能动。这个谁能看出来?脚练踏实了,练的外面看一动不动,内劲在里面可以旋转,即使外八字步照样能转着传到另一脚,这个外人就更看不到了。

太极拳里面道道多着呢。

练劈胯的基本步骤(腰裆胯的分别练习及鉴赏)(6)

(太极拳是一门学问,既不要神化也不要简单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