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

ScaleArt,这个名称应该有特殊的含义,Scale=比例,Art=艺术。

ScaleArt代表着:按比例缩小的艺术。

看一个事物的心态,决定了对待它的态度。

组装这台车,如果不用艺术品的态度来对待,可能会错失许多有趣的体验。

没错,我订购的这台车是全散件的,完完全全需要自己组装和调试。

作者 / vidct |

你会在我即将发布的帖子里,分阶段的看到我组装这台车的整个过程。我会用最高的标准来装配这个商品,因为对我来说那实在是一件很过瘾的事。在您看关注这篇贴子的时候,您将成为为数不多的能看到装配ScaleArt三向自卸液压工程车全过程的人。

对于模型玩家,尤其是工程机械模型玩家来说,这都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我会在贴子里,尽可能详细的讲解,同时也会让你看到我对原车设计的一些创新优化改造,对于您将来装配它,或者装配其他模型,都具有借鉴的意义。

车头零件在出厂时已经喷涂好了一层底漆,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这层底漆,喷涂难度会加大不少。底漆的主要作用是提升油漆的附着力。

喷涂在金属上的油漆,附着力会比较差。而ScaleArt的原厂底漆做得非常好,使劲刮也刮不掉。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

我采用的是汽车漆来进行喷涂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

放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

恒温烘烤72小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

完成品水润光亮,色彩饱满。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

不过在喷涂上面的零件时我遇到了大麻烦——掉漆。

这些塑胶件在出厂时没有喷涂底漆,而我在没有打磨的情况下自己喷涂了底漆和面漆。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喷好的漆一刮就掉。我只得把喷好的漆先洗掉,然后对这些塑胶件进行打磨,上图就是粗打磨后的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

重新喷漆后的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

车顶盖内是原厂喷涂的白色底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

我更喜欢这个位置是深灰色的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

喷上编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

发动机和车头侧板也喷上编码

后续在大梁上也会喷上编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3)

车头后背打孔安装照明射灯

分别打了两种对孔,一个用于固定射灯,一个用于穿电线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4)

射灯喷消光黑色,以消除塑胶质感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5)

安装后视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6)

安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7)

车门看上去少了点什么,对,那就是车窗的密封条,通常这个零件在真车上是黑色的。

ScaleArt实际上已经在车门上预留了密封条的线条,但并没有为玩家提供合适的材料来制作这个效果。

大概是希望留给玩家自由发挥吧!

既然我把它当艺术品来对待,那就按艺术品的标准,把它做得更精细一些。

接下来我要介绍如何制作密封条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8)

首先用遮盖纸进行处理。先贴直线条,再剪裁合适的阴角和阳角填充转角。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9)

真车的密封条是双面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双面都贴。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0)

然后进行其他部分的遮盖保护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1)

用喷笔进行喷涂,喷涂完色漆,再喷一层消光加以保护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2)

撕掉遮盖纸,显出庐山真面目

小瑕疵在所难免,后续还需要用打磨膏进行细化处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3)

背面的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4)

最终的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5)

出厂时前杠和灯杯的默认效果是上面这样的

灯杯是在ScaleArt喷涂的银色漆,效果并不是太好,而且有很多细纹

我准备对它进行优化处理


以下介绍方法: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6)

首先进行遮盖处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7)

然后喷涂镀铬喷漆,略微喷厚一点,细纹就全部消失了,效果很理想

虽然还不能做到镜面反光,但要比原厂效果好了至少一倍以上。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8)

最终效果,你看如何?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29)

我选装的是加高排气管,以上是组装排气管的所有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0)

消声器是塑胶的。可能开模时间较早,和驾驶室内的座椅比起来,精细度要差一个档次。

消声器里还预留了扬声器安装位置。我们会把扬声器安装在车头,这里就让它空着。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1)

消声器安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2)

在这里需要打一个孔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3)

这个孔用于安装这个异形导气管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4)

最后安装上防烫网就完成了

但我发现这些材料的颜色有很大差异,为了统一色差和质感 ,我准备对它们进行喷涂。

另外,加强支架也准备按真车的样式喷涂成黑色,而不是现在的金属原色。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5)

拆下来准备好以上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6)

打磨表面至粗糙后喷涂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7)

打磨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8)

喷涂底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39)

喷涂面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0)

喷涂面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1)

完成!

看上去是不是更好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2)

接下来开始组装气罐和电池盒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3)

先进行表面清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4)

电池盒喷涂红色底漆、气罐喷涂灰色底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5)

电池盒喷涂黑色面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6)

再喷涂消光漆,使之变成哑光效果。

随后把气罐喷涂得亮光,以形成对比。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7)

获得锈化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8)

喷涂完成

电池盒上的金属蚀刻片来自于镭速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49)

组合起来

你看到气罐的反光效果了吗?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0)

前减震钢板准备组装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1)

板件上的材料并不是全部都会用到

先把要使用的材料按上图这样进行排列

ScaleArt的减震板材料弹性并不是太好,容易发生形变,使用较长时间后有可能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使悬挂减震效能降低。

我准备先临时用着原厂的材料。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2)

钢板原本是平的,我把它整形成弯曲形态,这样看起来和真车更像。

由于ScaleArt的材料比较没有弹性,所以整形十分容易。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3)

两边的钢板减震安装完毕

当我把减震板变弯曲后,事实上是不需要使用上图中那个有一定厚度的垫片的。

我会在后续的调试中来解决这些问题。

该垫片的使用,是为了配合平减震板,当受力向上弯曲时,使车桥与大梁保持合适的距离。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4)

安装转向拉杆

ScaleArt显然改进了设计,以前这根拉杆是直的,为了避免转向时碰到传动轴,就需要把它安装在摇臂的下面,这样不仅很难看,同时还降低了离地间隙,影响通过性。

改为弯曲拉杆后,就能安装在摇臂上面,这是很好的改进。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5)

轴头螺丝,ScaleArt是没有配的。它是一个选配零件。

ScaleArt原装的轴头螺丝是亮光圆帽的,看起来并不像真。

我采用了定制的M1.0的外六角铜螺丝,接下来就进行安装。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6)

安装轴头螺丝的孔出厂时已经打好了,这些孔里面是没有丝牙的,但却能很容易的把螺丝硬挤压进去。

适当使用螺丝胶,使这些螺丝更稳固。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7)

安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8)

对比一下没有安装轴头螺丝的样子

安装了螺丝更加美观,也更加像真。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59)

为了获得更好的像真效果,我把螺丝喷涂成了黑色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0)

后轴轴头螺丝也依照同样的方法安装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1)

四个轴头全部安装完

由于后轴轴头预留孔的直径偏大,这些螺丝实际上是放上去的,并不稳固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2)

我使用了硅胶来加固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3)

喷涂成黑色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4)

后轮组装准备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5)

对接拼合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6)

螺丝锁紧

组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7)

安装轴头装饰盖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8)

接下来进入重要环节——大梁组装

就从大梁加强件开始

我没有使用ScaleArt原装的M1.6外六角螺丝,而是用内六角不锈钢螺丝替代。

原因是在刚开始组装上面这个零件时就遇到了大麻烦,ScaleArt的M1.6螺丝只有一种长度,大约8mm长。

这意味着大量的螺丝在安装之后都要面临截短的操作。切断螺丝对我来说比较困难,我试着用斜口钳切断,但螺丝的削切口很不美观。

我不愿意看到当上百颗螺丝装完后,还要对它们进行不美观的切断,这是费力又不讨好的事。

所以我决定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采购不同规格的内六角不锈钢螺丝。

在后续的装配中,这个英明的决定帮了我大忙,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操作,装配更加轻松容易。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69)

比如上图中你能看到我使用内六角螺丝让安装变得非常简便。

弯曲的六角棒可以在狭小的缝隙里操作,外面的螺母仍然使用ScaleArt提供的外六角专用螺母,再用ScaleArt配送的套筒锁紧。

此外,ScaleArt提供的螺丝并不所有都是仿真外六角螺丝,在大量不显眼的位置,ScaleArt提供的是廉价的十字螺丝。

如果你想在这些从内往外穿的结构中,拧紧十字螺丝,那么你操作螺丝刀的姿势就会非常别扭,甚至无法操作。

所以更换为内六角螺丝是非常有必要的。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0)

在这张图片中,你能看到加强筋和尾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1)

当使用ScaleArt原装外六角仿真螺丝时,由于螺丝长度过大,造成对面孔的螺丝无法安装,只能进行手动切断处理。

果断更换合适长度的内六角螺丝,安装更简便。至于仿真度,我认为没有必要纠结这个问题。第一,仍然使用仿真外六角螺母; 第二藏在这些隐蔽位置的螺丝,没有人会拿着放大镜去欣赏它的仿真美。相对于无比便捷的安装,和匹配的螺丝长度,后者更具有吸引力。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2)

要在大梁上找到正确的安装孔,尤其是起始孔,需要特别小心,这里装错,后果不堪设想。

我反复对照说明书,核对安装孔,并在大梁上进行了标记,以确保万无一失。

请留意这些螺丝的长度,都是刚刚好。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3)

大梁采用的是不锈刚材料制造的,材料厚度约为0.5mm,并且依据真车结构,大梁并不是直的,而是形成前宽后窄的形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4)

标准尾梁,这个零件是多余的,我们不安装它,因为ScaleArt还提供了一个重型尾梁。

铝合金材料的零件是后防撞梁固定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5)

两种尾梁,我选择重型的。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6)

安装完成后的形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7)

准备安装副梁,这些零件是铜制材料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8)

安装好尾部副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79)

安装过渡模块,这个零件是铝合金制造的,强度很高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0)

副梁上的螺丝大多是M2.0的螺丝,我使用了标准螺母,并不好看,我又把它们全部替换成了M2.0的仿真螺母,是ScaleArt配置的。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1)

安装前副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2)

安装货斗三向控制大梁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3)

安装挡泥板固定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4)

一个阶段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5)

安装车头过渡零件,这个零件是不锈钢的,强度很高。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6)

安装尾灯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7)

准备前悬挂活动吊耳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8)

安装到大梁上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89)

安装前吊耳

然后把前轴放在对应位置检查结构是否正常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0)

安装后悬挂支架,这个零件是压铸的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1)

安装油箱托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2)

这个零件的用途暂时不清楚

不过正式安装时,应该不会用到这个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3)

安装前挡泥板固定支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4)

安装完成,接下来进行大梁整体喷涂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5)

这是喷涂之后的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6)

这里有两个孔需要从1.6mm直径扩大到2.0mm直径,以便安装一个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7)

零件已经安装好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8)

就是这两个零件:差速锁控制拉线的固定座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99)

将遗漏的零件安装上——前差控制舵机安装座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0)

后差控制舵机安装座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1)

喷涂车架号,先做遮盖,然后喷涂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2)

喷涂完成后的效果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3)

在车顶上也喷涂上编号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4)

三码合一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5)

大梁的主体工程完成!

接下来要对大梁进行细化组装,以及安装车桥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6)

安装尾部防撞杠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7)

准备后桥稳定连杆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8)

准备好固定螺丝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09)

安装到大梁上

这里建议左右各安装2个垫片,不然它的运行可能会不灵活。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0)

准备好贯通桥及固定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1)

继续安装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2)

安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3)

换个角度看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4)

准备好拉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5)

组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6)

总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7)

尾桥安装方法完全相同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8)

两个桥安装完成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19)

换个角度看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0)

这是货斗旋转轴

这也是ScaleArt的出厂状态,掉漆比较严重,轴的颜色也很难看

我把它喷涂成了全黑色,以后面完成品照片中你能看到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1)

准备好这些零件,开始安装三向货斗的位置触发器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2)

组装成上面的样子

这个版本的触发器是最新版本,和总装说明书上的介绍有很大不同,差点以为ScaleArt发错了货。

在仔细阅读三向电控货斗的组装说明书后,我找到了正确的零件。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3)

继续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4)

安装到大梁上,该装置是三向货斗位置控制器的触发器,一共有4个,上图是其中的一个,另外3个安装在大梁前部的装置上,后文会介绍。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5)

安装货斗主转轴,已喷涂黑漆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6)

安装变速箱固定加强片

我把它喷涂成了红色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7)

安装减震胶圈

硬度很高,安装极其困难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8)

我把它替换成了较柔软的减震胶圈


本期ScaleArt安装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将正式继续装配之旅,装配好的ScaleArt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艳呢?请戳 “了解更多”关注5iMX论坛,第一时间看更新。

斯太尔自卸车为什么不推荐(论复杂程度我只服它)(129)

5iMX | 一个大神都爱去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