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久冻的肉会致癌吗(吃冰箱里久冻的肉会致癌)

新冠疫情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有2年半的时间了,到现在新冠病毒的变异株仍然在全球肆虐,而近期国内各地陆续出现的疫情,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疫情防控下对于生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好疫情,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国家一直采取的是“动态清零”的政策。

在这样的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为了避免疫情防控可能带来的生活影响,在冰箱里多储存点肉、菜成了很多家庭的生活常态。通常说来,果蔬等食材,是不可能贮存太多的,毕竟即使是放置在冷藏室内,大多数的果蔬保质期也就只有几天,但肉类可以放入冷冻室,通过冷冻方式来保存,于是很多朋友就会习惯于多买点肉,放在冷冻室冻起来吃。

长期吃久冻的肉会致癌吗(吃冰箱里久冻的肉会致癌)(1)

近日就有不少读者朋友提出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冰箱里冷冻的肉,是可以一直吃,还是有一定的保质期?到底冻多久的肉就不能吃了?听说吃冰箱里冷冻时间太长的肉会致癌,是真的吗?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和大家聊一下冰箱里冷冻肉的那些事儿。

吃了冰箱里长时间冷冻的肉,真的会致癌吗?

现在网络上的信息真的是太多了,想要仔细分辨,也不太那么容易。特别是一些用“致癌”的说法,更是千奇百怪,什么高压锅会致癌,不粘锅会致癌,保温杯会致癌,隔夜茶会致癌,隔夜菜会致癌等等,面对这样的一些说法,会让我们觉得好像身边危机重重,什么都不敢用,不敢吃了。但这些话到底哪些是真正有科学道理的,哪些又只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噱头,我们还是应该用自己理性的思考去甄别。

关于“致癌”这种说法,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不管是长期冷冻的肉,还是其他东西,食材,都没有用了,吃了马上就会导致癌症的作用,这种“致癌”的说法,更多的是由于一些不健康因素,导致癌症风险增加的一种提示。因此,如果把“致癌”与“得癌症”等同起来看待,那就真的是理解和认知上的错误了。

那么长期冷冻的肉,吃了会增加癌症风险吗?我们还是应该结合情况辩证看待。有生活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我们买回来的鲜肉,冷冻起来时间太久没吃,肉的颜色,口味都会发生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多种,嗜冷菌的孳生繁殖,长期冷冻过程中肉类中水分的流失,相关营养物质的流失,以及氧化因素的影响等,都会影响肉的品质和健康度。

因此,冷冻太久的肉类,即使是烹饪熟了食用,无论是从口感还是营养度,安全性上,都有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加大癌症风险方面,久冻的肉我们不能说一定会有这方面的作用,但如果确实冷冻时间过久,或在存放过程中没有注意的话,冷冻肉的变质、氧化等变化,也确实是对健康不利,有可能会加大让人患病的风险几率的。

长期吃久冻的肉会致癌吗(吃冰箱里久冻的肉会致癌)(2)

因此,对于冷冻肉,我们虽然不必产生吃了一定会致癌的担心,但对于过长时间冷冻贮存的肉类,可能带来的潜在安全性和健康风险,还是值得特别了解的,关于这些风险,我们主要说三点。

首先冰箱并不是无菌的保险箱。零下18度的低温下,多数自然界的微生物只是会减慢生长繁殖速度,而并不会被“冻死”,而还有一些嗜冷菌在低温下仍然可以繁殖生长,而这些微生物生存,繁殖,生长的所需的“养分”,自然就是肉类本身。因此,在冷冻条件下存放的肉类,同样也会有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同样也可能产生“变质”的情况。千万不要认为冷冻的肉类就一定是安全的,冷冻的肉类长时间存放,同样也可能产生变质的情况,在食用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饮食安全风险。

其次除了微生物的影响以外,肉类放在冰箱中,同样会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肉类中的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类物质,都有可能会被氧化,这种氧化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瘦肉由鲜红色变为褐色,而脂肪则有白色变为淡黄色,食用这种被氧化的肉类产品,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第三,肉类放入冰箱后,如果过长时间存放,还会出现营养成分的流失。这些成分的流失,一方面是肉类中水分的流失,另一方面肉类中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进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这种营养流失不但会影响肉类的口感,也会对肉质的营养丰富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3类久冻的肉类不宜食用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冰箱冷冻室存放肉类,虽然是一种可以提高保质期的好方法,但切不可把冰箱当成是“保险箱”,过长时间存放的肉类,吃起来确实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如果冰箱中久冻的肉类,如果出现以下3种情况,就千万不要食用了。

长期吃久冻的肉会致癌吗(吃冰箱里久冻的肉会致癌)(3)

1、解冻后发黏的肉类

这种情况往往是肉类变质的典型表现。多数情况下可能是因为肉类放入冰箱的时间过晚,或在冷冻过程中,冰箱出现过中途断电,或人为进行过反复冻融造成肉类孳生微生物造成的。这种情况会在肉类的表面产生黏液样物质,手接触肉时会有黏滑的感觉,甚至会出现“拉丝”的情况,对于这类的解冻肉,就不要食用了。

2、发霉的肉类

某些霉菌属于能够耐受低温的嗜冷菌,在零度以下仍然可以繁殖生长,受到这类霉菌污染的肉类,会在肉的表面出现白色或黑色的霉菌菌落,出现发霉问题的肉类,霉菌会分泌毒素造成肉类的污染,当然也是不可食用的。当然对于霉菌的白点和冷冻的霜点,也要学会分辨,霜点在肉类解冻后会消失,而霉菌的白点则会一直存在。

3、干枯及变色的肉

经过长期久冻的肉,水分的过量散失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就难免会造成肉质口感及营养价值的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这种肉食同嚼蜡,也就丧失了食用的价值。而变色的肉类,往往是由于肉质营养成分流失,被氧化或某些细菌孳生所导致的,因此,对于解冻后颜色明显出现变化的肉类,也是不宜食用的。

肉类放在冷冻室,多久后就不宜食用了呢?

肉类放在冷冻室里冷冻多久后就不宜使用了呢?我们可以首先结合上面的一些情况,识别肉类有没有出现变质、发霉、干枯、变色等现象,这样的肉类,不管放置的时间长短,都是不宜食用的。

虽然从相关研究来看,肉类冷冻的保质期可长达12个月,但这种研究是在较为严苛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肉类在购买、存放地过程中,沾染微生物的风险比实验条件大的多,因此,对于存放在冷冻室内的肉类,最好还是尽快食用,最保险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内吃掉,即使是最长存放时间,尽量也不要超过3个月,同时应该多注意冰箱有无断电的情况,做好肉类的定期检查,及时处理,以免变质的肉类污染其他冷冻食材。

冰箱贮肉有讲究,5点注意事项要了解

对于肉类冷冻贮藏这件事,很多朋友可能都觉得稀松平常,但实际上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肉类的冷冻贮藏使用,对于保证肉类的食用安全还是非常重要的。冰箱中的冷冻肉类,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重点来说5个方面。

长期吃久冻的肉会致癌吗(吃冰箱里久冻的肉会致癌)(4)

首先,在挑选肉类的时候,一定要选真正新鲜的合格的肉类。新鲜肉类,颜色一般呈红色有光泽,脂肪结拜,手指碰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处很快就能很快回弹。这样的肉类冷冻贮存后,保质期会相对更长久。

其次,肉类冷冻贮存,不宜大块冷冻。一方面大块肉可能会出现“冻不透”的情况而在内部出现腐坏,另一方面,把肉类分割成每次用量的大小存放,也更便于使用,避免肉类反复冻融带来的变质风险。

第三,肉类买回在切块贮存时,千万不要用水冲洗,如果直接切块存放,如果沾有污物或凝血等,可以用厨房用纸擦去,水冲洗肉类沾染更多的水,会影响的保质期。整理好的肉块,应放入保鲜袋中再放入冷冻室,避免和其他食物相互“串味”或污染,在刚放入冷冻室时,不要将塑料袋扎口,肉冷冻变硬后,在把袋口扎紧为宜。

第四,在放置肉类至冷冻室时,一定要按先后顺序存放,使用时也按先存先取的原则食用,能够尽量避免肉类冷冻过久,无法食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解冻后肉类应尽快食用,摆满反复放入冷冻室内,这样会加大肉类变质的风险。

第五,肉类解冻的方法也有讲究,最好的办法是自然解冻,可以将带保鲜袋的肉类提前放入冰箱冷藏室,在冷藏室内慢慢解冻后,并尽快食用。快速解冻的方法是放入凉水中,但通常会有一定的肉汁流失到水中,造成一定的养分流失。

这篇科普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过长时间冷冻肉的相关食用安全风险以及冷冻肉的一些生活小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在疫情期间的物资储备和饮食安全能够有一定的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科普知识,让我们共同助力,一起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李药师谈健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