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

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崩。丧礼上,八阿哥胤禩独自靠着柱子远远地站在院外,双目出神,雕塑一般,叫他,也不应。

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1)

这是老八很少表现出的失态之举。因为他实在难以接受,皇位最后竟是老四胤禛的!

老九胤禟就没那么好的态度了,直接冲到老四面前,死死盯着他,似乎下一秒就要干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来。

而其他王工大臣心里也是犯嘀咕的,因为大多数人以为皇位十有八九应该是十四阿哥胤禵的。

其依据,一是,胤禵正统兵西北,征缴准格尔叛乱,已有军功在身,无疑是竞争皇位的最大砝码。当时,很多王公亲贵、八旗大臣,纷纷将子弟送到胤禵军中做事,图个从龙在前,鸡贼得很。

其二,八阿哥胤禩在确定争储无望后,整个八王党都全力支持胤禵争储,是以胤禵在朝中更受拥戴。

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2)

而雍亲王胤禛有什么呢?除了年纪较长,爵位最高之外,没啥亮点。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康熙死得太突然,胤禵远在西北还没回京,皇位已经是老四胤禛,即雍正皇帝的了。

雍正登基第二天,下谕旨,召胤禵回京奔丧,大将军印由贝子延信接管。轻而易举地解除了胤禵的兵权。

从西宁匆忙赶回来的胤禵,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拜谒大行皇帝梓宫时,公然在御前大肆咆哮,当即就被雍正革去王爵,降为贝子,赶去守皇陵。

全北京城都在传:新皇帝得位不正。

谣言很快传到雍正耳朵里。“一定是老八的人搞得鬼,可恶!”

可是,除了发泄一下情绪,八王党们其实什么都做不了,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败局已定。

尽管如此,雍正仍然觉得八王党,尤其是老八,是很大的威胁。

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3)

当年八阿哥的支持者甚至一度让康熙都有了恐其逼宫篡位的危机感,雍正尽管得到了皇位,但满朝跟他一条心的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尧和隆科多等寥寥数人。

与老九、老十四等人不同,老八除了在丧礼上,短暂地出现过失态后,就又回到平日里那个谦和有礼的“八贤王”。没有抱怨,没有不满,也就无从打压,不仅不能打压,还要重用,稳住他们,来日方长。

康熙逝世的第二天,雍正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并同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大臣,其中马齐就是曾经支持过八阿哥的人。

对于雍正的心思,老八看得很明白,连他的福晋都知道,“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 ”。

这场兄友弟恭的戏码注定是唱不好的。

一只待宰的羔羊,凭什么要求他工作有积极性呢?更别说让雍正满意了。

雍正要八阿哥管理理藩院(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他不给来京访问的科尔沁首领盘费,还把人家都赶走了;

管理工部时,该追缴的钱粮,常常施恩减免,有违雍正整顿财政的改革方针。

有时,雍正也会故意找茬。

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4)

端门前新盖的更衣间,油漆味大,雍正大发脾气,命管理工部的八阿哥及工部侍郎、郎中等在太庙前跪了一夜;

八阿哥管理上驷院时,主张裁减马匹数量。雍正又小题大做,你是在质疑先帝奢靡吗?需要用马的时候,多少都不嫌多!

雍正向来喜怒不定,又多疑。有时不管八阿哥做什么,都觉得他没安好心,经常在王工大臣面前斥责他,让他没脸。

八阿哥每次都静静地听着,不反驳,认错态度积极良好。但越是这样,雍正越来气,因为雍正从他的眼神里,总能感受到一种蔑视。

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5)

不过,雍正向来修的是“忍”字功,心里的小本本先把账记着,再算!而兄弟俩这种小范围的摩擦并没有持续太久。

雍正三年底,当雍正料理完完年羹尧与隆科多后,他终于可以向八阿哥动手了。

内务府要裁员,雍正把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交给了八阿哥。最初的裁员方案太宽松,雍正不满意。

好的,改!

但大刀阔斧的方案没落实几天,就引发了强烈的反对。消息不胫而走,数百名内务府官兵发生暴乱,冲进八阿哥府上闹事。

暴乱虽然很快被镇压了下去,但得知此事的雍正无法保持平静,他认为消息就是老八透露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博个好名声,把恶名留给朕!说不定这次暴乱就是老八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审问八阿哥时,他还是那副老样子,不管什么都点头承认,但仔细调查却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若是稀里糊涂地把罪名扣在老八头上,那才真的是成全了他的名声,败坏了自己的。

雍正越发觉得八阿哥真是面目可憎!

借此机会,雍正调换了八阿哥府上的护卫,名为保护,实则监视。

如果换成其他皇帝,似乎不需要搞这么麻烦,皇帝想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但雍正不一样, 他是个极好面子又务实的人,他要对八阿哥动手,一定要有个正当的理由。

当下没有,翻旧账也可以。

雍正记得,康熙四十七年时,康熙出巡,留他和老八留守,期间的奏章和朱批都是老八留存的,还被烧毁了,这是大罪!

对此,八阿哥的说法是,当时在病中,不是有意烧毁的。

进一步盘问八阿哥府上的管事太监,说辞稍显不同。管事太监称,当年八阿哥好意给康熙送了两只海东青,可康熙收到时,海东青已经打蔫了,康熙顿时震怒。八阿哥怕康熙怪罪,派人将家里所有信件笔记都烧毁了,那些奏章和朱批是混在其中烧毁的。

雍正立即让八阿哥当面对质,大概是这些信件笔记里有很多秘密,八阿哥自然不会承认,坚持自己的说法,还起誓发愿说:“若有虚言,一家俱死”。

好一个“一家俱死”!雍正大发雷霆。

都烧毁了,朕就拿你没办法了吗?“一家”二字是什么概念,整个爱新觉罗皇室,哪个跟你不是一家,你这分明是在诅咒朕,诅咒整个我大清皇室,宗室里岂能容得此人!

于是,降旨八阿哥革去黄带子,开除宗籍,同时,又将八福晋赶回娘家,不久令其自尽。

一个月后,八阿哥圈进宗人府。

雍正帝朱批谕旨(朱批事件雍正强行给)(6)

还不够!雍正四年三月四日,责令八阿哥改名。既然已经开除宗室,那他就不配拥有皇族的名字。

几番催促之下,八阿哥给自己改名“阿其那”,给儿子弘旺改名“菩萨保”。

阿其那,大约是畜牲的意思,也有称是“夹冰鱼”,取俎下鱼肉之意,总之是带有侮辱性质的名字。

五月十七日,雍正发4000多字的上谕,有理有据地列举八阿哥40项罪名。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泄后,雍正终于冷静了,朕不能杀了他:

“阿其那犯下的所有恶行皆为激怒朕。朕若加刑于他,天下之愚者必定以此恶名加诸朕,如此则正中阿其那下怀。朕才不会上这个当!”

只可惜,雍正这个恶名是躲不掉的,他对八阿哥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分,而八阿哥又早就贤名在外,吃瓜群众自然都会同情弱者。

而雍正真的能忍住不杀八阿哥吗?

雍正四年九月八日,仅被圈禁半年的八阿哥胤禩病逝。死因基本可以断定是被雍正折磨致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