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室内开窗多长时间效果最好(家里的窗户开着好)

基本上每个房间都有窗户,每天开开合合,似乎大家从来没有在意过。可是你知道吗?其实每天开窗通风的时间也是有讲究了,做对了会更加有利于健康,一起来看看。

开窗通风有何好处?

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对我们的健康却很重要。因为人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病菌,可能附着在室内任何一个地方,还会到处飘散,在病菌的影响下,房间内的气味会变臭,闻起来不太新鲜。通风后污浊的空气被吹走,病菌数量也减少,吸入体内对呼吸道更有益。

关闭窗户后室内的氧气是有限的,时间长了氧气浓度下降,人们会感觉胸闷,心情很压抑,这是因为脑细胞缺乏氧气,兴奋度下降了,如果这个时候在工作或学习,整个脑子就会昏昏沉沉,像生锈了一样。开窗后氧气充分流动起来,通过肺功能血氧浓度上升,很快就会让脑细胞焕发活力,思维运作更快。

一般室内开窗多长时间效果最好(家里的窗户开着好)(1)

长时间居住在封闭的环境中,细菌数量会越来越多,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细菌确实存在,人体各个系统都受到影响,生病的风险大大增加,不想经常生病,一定要经常通风。

那么,在什么时候通风比较好呢?一大早起床就开窗,还是等下班回到家后开窗呢?

工作日可以选择早上8点,下午1点,每次通风半小时,若周末休息在家,可以推迟2个小时,早晨10点左右,下午1点至4点,尽量不要选择晚上,因为晚上室外的湿度比较大,温度有所下降,冷风飕飕,不建议开窗。

要注意的是,若出现4种特殊情况,就不要急着开窗了。比如说室外正在下雨、刮风、有很大的雾霾或风沙,要等待天气晴朗后再开,否则可能会让室内环境变脏、受潮,不如用空气净化器来替代。

另外,如果住在河边或路边,开窗时间也要适当调整,室外湿气重、蚊虫多、车流量大的时候不要开。

一般室内开窗多长时间效果最好(家里的窗户开着好)(2)

以下几种情况发生时,就是在提醒你尽快开窗通风了

被子摸起来比较潮湿,身上总是痒痒的

被子干瘪摸起来手感变差,说明房间内湿度比较高,要适当晾晒、拍打,同时还要开窗增加风力,尽快让被子干燥,减少滋养细菌。而且被子盖久了螨虫也比较多,若床靠近窗台,阳光能照进来,可以把被子摊开,利用阳光杀死螨虫。

厨房油烟太大,忍不住咳嗽、打喷嚏

虽然家里有油烟机,但是做菜后室内还会残留不少油烟,闻起来很熏人,尤其是爆炒或干煸了辣椒后,味道非常呛,这个时候就要开窗了,让空气吹走油烟。最好相对的门窗都开着,加快油烟消散速度,一般开窗15分钟,室内空气就会焕然一新。

一般室内开窗多长时间效果最好(家里的窗户开着好)(3)

打扫卫生时空气中漂浮着很多灰尘

家居环境要经常打扫,否则很容易落灰,如果你看到有很多灰尘漂浮在空中,而且鼻子感觉很痒不舒服,这个时候也要打开窗户。在沙发、床单、地面上有很多微小的灰尘,会随着我们清扫的动作到处飘荡,它们有可能会趁机进入鼻腔、眼睛、头发上,最好戴上口罩,开窗通风,或者在空中喷些水,能减少漂浮物。

装修后房间内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装修后肯定是要通风的,不管使用的材料多么环保,都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有害物质,不停挥发出来,危害我们的健康。若房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比较高,可能会让人流泪、咳嗽、头晕,而通风后有害气体会散出去,房间内进入更多的氧气,只要保持通风,房间的味道就会慢慢变淡。

一般室内开窗多长时间效果最好(家里的窗户开着好)(4)

以上几种情况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大家要牢记,但是也有人会担心,如果室外有病毒怎么办,会不会趁着开窗的时候飘进来呢?再者,也有人想知道,晚上睡觉和洗澡的时候要不要开窗

病毒在室外环境很难生存,因为缺乏人为载体,失去了活性的病毒不会蹦跶太久,所以大家不用担心病毒从窗户飘进来,即便室外有病毒,致病风险很小,因为室外空气一直是流通的。相较之下,室内的病菌更多,大多数人不会去消毒,通风反而是最简单最方便的方法。

不过,洗澡和睡觉的时候就要注意一点了,不要全开,也不要全关,因为室内温度比较高,会消耗太多氧气,容易眩晕,最好留点空隙,让空气流通。睡觉也是如此,有的房间睡了两三个人,一个晚上产生的废气特别多,若没有足够的氧气可供吸入,将会损害健康,但是窗户开太大也不行,睡着后温度变化多端,若反应不及时可能会着凉。

除了家庭环境,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也应如此,尤其是夏天长时间开空调,室内总是有一股怪味,更要经常透透气,才不容易交叉感染。空气关系着呼吸系统健康,保持流通状态,才不会让健康受损。

参考资料:

[1]家里窗户究竟开着好还是关着好?答案出乎意料……新华社.2019-10-19

[2]这才是通风的正确打开方式·光明网.2020-02-14

[3]张文宏医生喊你把窗户打开!收下这张疫情期“通风时刻表”·生命时报.2020-03-0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