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荔枝的诗词歌赋(荔枝十咏序)

关于荔枝的诗词歌赋(荔枝十咏序)(1)

吾流寓岭表十载有余,风物已谙,饮食耽湎,虽生籍汾阴,日染黄土,然珠水之媚,气候宜居,继以嘉卉四时不凋,饔飧精细不厌,令余常抒安乐公之叹。南粤物阜民熙,瀛澥浩瀚,其间石斑瑶柱笠螺海胆,当为海错四绝;造化不吝,结实沈沈夥颐,侧生龙目黄皮火龙堪称珍果四尤。侧生者荔枝也,溯源自晋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四绝中瑶柱可占鳌头,袁子才有诗曰:“盘飧别有江瑶柱,不在寻常食谱中。”吾幸居宝地,此物可道寻常。荔枝十咏(序)四尤中荔枝可执牛耳,苏东坡曾感喟:“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唯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东坡尚且钟意流连,遑论我辈。

古来万物因人而重,诗文有源,书画有谱,彝鼎罍尊录于金石,悬壶药物收入本草,果中谱牒荔枝居首,岀贤达之手数十种,自宋迄清未曾断代,名大燥于宋蔡忠惠,集大成于明徐兴公,其间散佚者不知凡几。蔡徐名士皆祖籍八闽,于乡土尤物钟爱特甚,遂有专谱传世,以供遐方君子耳食而矣。蔡徐荔枝谱遍陈闽中荔枝,无涉它域,细大不捐,采摭精萃,可谓荔枝史录,后继者皆落其窠臼,恐招狗尾续貂之辱,凭添拾人牙慧之嫌。汉有许子将之月旦评,宋有蔡忠惠之荔枝谱,人物一经殿最,身价百倍,极品鬻贵,贫者徒涎。蔡徐皆推陈紫为天下第一品,蔡君谟谱记:“闽中荔枝,兴化最为奇特,尤重陈紫。其树晚熟,其实广上而圆下,大可径寸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甘芳,不可得而名状也。”蔡君谟诗文清妙,书法浑厚,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集名臣、书法家、文学家及茶学家于一身,荔枝作谱实属牛刀小试。

吾寓居岭南,遍历增城、番禺、东莞、佛山诸生荔产地,品贵者如增城挂绿、糯米滋、仙进奉、妃子笑、桂味、状元红也,其中以增城挂绿公举为南粤极品,“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提及:“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又有《荔枝诗》曰:“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传闻增城挂绿树种奇少,正宗母树清明节前断林鬻价百万,岂轻入寻常百姓之口。吾曾阅荔枝谱数十种,常恨北宋郑熊所著《广中荔枝谱》与张宗闵所著《增城荔枝谱》皆已散佚,遂令岭南荔枝品名远逊于八闽,清吴应逵之《岭南荔枝谱》虽为专著,但才不逮蔡徐,终未道技经肯綮。

时值鲜荔令辰,街市筠笼满盈,累累眩目,日啖三百,东坡肯休?余大快朵颐方知造化难酬,身无方九皋之技,不执迷牝牡骊黄,唯有心献十咏以伸雅怀,花樾轩主辛丑小暑撰于番禺市桥。

咏其籍

性喜温热畏冰霜,左迁北地尽凋亡。

天生尤物钟南国,闽粤川域可流芳。

咏其史

汉武大兴扶荔宫,杨妃破颜飞尘浓。

物华谁服人皇令,魂断马嵬色即空。

咏其品

遍尝不及擅雌黄,闽中皆推陈紫种。

假使君谟啖挂绿,轩轾难分又一榜。

咏其色

绿叶臻臻隐绛囊,擘壳始显白玉瓤。

幸得仙姑遗腰带,方留挂绿世无双。

咏其香

朱夏筠笼丹果盛,满街清芬人熙熙。

如蜜似桂香难状,闻得微醺眼迷离。

咏其味

一颗入口嚼绛雪,三伏炎气荡然无。

甘滋泥泥饮醽醁,瑶池蟠桃总不如。

咏其谱

谱牒肇创难溯源,后人讹传是蔡襄。

闽中荔枝天下知,厥功甚伟徐兴公。

咏其性

前岁繁硕今寥落,最忌寒霜与麝香。

熟时蜂蚁未敢蠧,风味先遣人间尝。

咏其益

绛雪千团除瘴疠,蠲渴补髓助寿长。

善降肺火调逆气,朱夏食疗真妙方。

咏其储

鲜荔品味重时令,离枝难觅六尘踪。

红盐蜜煎终歧路,已隔正宗山万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