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线接地方法及原理(为什么屏蔽线只能采取一端接地)

在测量控制中有供电地系统、模拟信号地系统、数字信号地系统。为了消除各地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各地系统的地应隔离开。但地与接地是不同的概念,这里的地是指系统的公共参考点。而人们常说的接地,就是将公共点接地来固定“零电位”。接地是为了安全、防止危险,在生产现场大都是采取将接地系统就近接地,如果接地点在一个以上,就产生了地回路,也就会出现流过地回路的电流,这样就会形成耦合干扰问题。

屏蔽线接地方法及原理(为什么屏蔽线只能采取一端接地)(1)

图1屏蔽线两端接地示意图

如图1中接地点A和接地点B之间会有电位差,也就会有电流,该干扰信号会与有用信号相混合,这是第一种干扰信号。图1中信号线的屏蔽层如果在信号源和二次仪表两端都接地,则屏蔽层的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信号线的分布电容,会耦合到信号线中,该干扰信号混到了有用信号中,这是第二种干扰信号。要消除第二种干扰,首先就要避免产生地回路,而采取屏蔽层一端接地可达到目的,即信号源和信号屏蔽线只在一处接地,使地回路断开,如图2所示,这时虽然二次仪表公共点与接地点B是相连接的,但也不会形成地回路了。同时二次仪表的输人端对地采取浮空措施,使二次仪表输人信号线路与机壳隔离开,这样效果更好,采用这些方法基本可防止地电流干扰的产生。

屏蔽线接地方法及原理(为什么屏蔽线只能采取一端接地)(2)

图2屏蔽线一端接地示意图

一点接地时,选择接地点也很重要,对于屏蔽线其接地点应靠近被屏蔽的感应电路的入地点,如图2中,如果B点是高电平电场,A点是低电平电场,为避免高电平电场对低电平电场的干扰,接地点应尽量靠近低电平A的入地点。

如果屏蔽的是信号线,应靠近干扰源处接地,总之接地的原则是尽量使屏蔽层上的感应电流不流入信号线,以避免引入干扰。如将接地接在二次仪表的输入端,则屏蔽层的感应电流可能就会流经信号线引入干扰。但将接地点接在A点,由于屏蔽层与信号线处被认为是等电位的,则没有电流流经信号线。

对于信号线长距离传输时,由于单根导线长度所限,可能会涉及延长线的接线问题,这时应保证屏蔽的连续性,即尽量避免使用接线盒,如果必须用接线盒时,要使屏蔽与信号端子尽可能近些,露出的信号线长度以不大于20mm为妥,这时屏蔽层也要用端子来进行连接或焊接。

猜你喜欢的文章

►汽车线束图如何绘制?

►汽车线束电测台设计原则

►北汽福田汽车线束设计规范

► 汽车线束压接技术要求

►线束常用物料的选型原则

►电动汽车低压电器系统详解

►端子压接标准及剖面要求

► 汽车整车线束设计技术交流

►CATIA汽车线束绘制(布线)教程

►CATIA电气线束展平及工程图教程

► 端子压接操作规范及压接标准完全解读

►线束工装板布局图设计方法详解!

►线束工程师的苦逼,有谁能知道?

► 汽车电路图、原理框图、线束图、读技巧与要点

►企标,值得收藏!端子压接规范-节选(三一集团)

►如果你是搞线束的就过来看一下!肯定有所收获!

线束相关教程推荐

1.全套线束设计与工艺教程2019(独家出版)

2.《汽车线束设计与工艺教程》电子版“小蓝书”

3.Catia电气线束教程汇总,方便查找!

4.汽车设计技术标准大全,值得收藏!

5.新能源汽车之动力电池(锂电)技术资料大全

6.新能源汽车培训视频教程

7.精华!汽车高压电线束压接标准(共14页)

8.新能源动力电池包BMS线束设计3D数模

9.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线束设计规范

10.更多线束设计与工艺教程自助下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