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

小鹀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2)

小鸮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3)

翠鸟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4)

树鹨(liù)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5)

北灰鹟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6)

沙锥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7)

灰头鹀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8)

白眉姬鹟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9)

灰背鸫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0)

蓝喉歌鸲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1)

红喉姬鹟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2)

蚁鴷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3)

金翅雀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4)

黑水鸡

为什么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与孤鹜齐飞)(15)

绿头鸭

新文化报讯(记者 王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黄鹂鸟立在枝头欢唱,白鹭鸟翱翔天际的绚丽图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描绘出了西湖早春的旖旎风光。

“鸟叔”拍鸟的故事在春城升温,连续两天的报道让更多读者发现,原来身边就有这么多种可爱的生灵。

5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初二24班内,一场关于鸟儿诗句的比拼正在火热上演。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古诗词中常有赞美鸟儿的诗句,大家回忆一下,有哪些?”班主任李老师刚说完,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回答起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古诗中的这些鸟,在长春能看到吗?学生们很好奇。

记者将孩子们的诗整理出来,并请教了东北师范大学的鸟类专家左彬老师,“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孤鹜是什么鸟?“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在长春是否能够看见?如果想知道答案,请接着往下看。

黄鹂

也称“黄莺”、“黄鸟”等,黄鹂是一些中等体型的鸣禽,该科鸟类主要分布于除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以外的东半球热带地区,计有2属29种。中国有1属5种另4亚种。在长春的夏天经常能看到,它们在5月份左右就会迁徙过来,在长春繁殖。

代表诗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孤鹜

其实就是孤单的野鸭,野鸭是绿头鸭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野鸭能长途迁徙飞行,最高时速110公里。野鸭在长春很常见,从3月份到12月份都有,有些越冬野鸭已经在雁鸣湖过冬,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代表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杜鹃

又叫杜宇、子规、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声音极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杜鹃科鸟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种类尤多。这种鸟在长春也很常见,每年5月份就会看到。

代表诗句: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唐·李白《蜀道难》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唐·白居易《琵琶行》

乌鸦

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性情凶猛,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多在树上营巢。常成群结队且飞且鸣,声音嘶哑。在东北常见,在长春,夏天常见,冬天比较少见。

代表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魏晋·曹操《短歌行》

鹧鸪

又名中华鹧鸪,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

成年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这种鸟长春没有,常见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代表诗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南宋·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唐·李白《越中览古》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想看咱长春更多的鸟类,请见新文化 的影像栏目。安装新文化 :扫码安装或手机登录网址j.xwh.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