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为什么要设劳动课(由中小学将增设)

教育部4月8日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今年9月开学起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有了如下明确要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为什么要设劳动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为什么要设劳动课(由中小学将增设)

小学为什么要设劳动课

教育部4月8日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今年9月开学起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有了如下明确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有家长们开心表示,终于赶上一波红利了,“养儿(女)防老的时代终于来了”,“下班后回家可以享用孩子做的饭菜了”;有家长担心“确定老师会做这些事情?”“天呐,会不会需要我做好后让孩子摆拍交作业?”等等。为什么一堂劳动课会激起如此大的反响?

我想大约和独生子女政策及高考独木桥的内卷式竞争有关吧。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做家务和他们仿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不会不做不学是他们的现状和态度。事实证明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做家务意识的孩子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国家及时纠偏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音犹在耳,我觉得教育部的方向是对的。但客观说大多数孩子们的现状不是孩子们有问题,有问题的该反省的应该是社会和家长,始作俑者是我们这些成年人。

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

小学1年级到2年级同桌的2个同学为一组每天放学后轮流做教室清洁,每周以班或小组为单位打扫学校公共卫生责任区域,最不喜欢的是打扫学校厕所,厕所一般是高年级班的责任区域;从3年级开始,增加了春天割草交到附近的生产队田里做肥料的任务,老师要称重量记录数据;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因为学校平整操场,要求我们高年级同学交煤炭灰到学校修建操场。到了初中,除打扫教室和学校公共卫生责任区域外没有单设劳动课了,但因学校地处乡镇,每学期会放一周的农忙假,有时我会到孃孃家去帮忙挖红苕,全凭兴趣没有任务哈,拿上锄头不久手就会起泡。

割草施肥时,班里会安排某个下午不上课让大家各自割草去。我们就回家背上小背篓拿上割草刀外出割草,我们时常到油菜地里割草,没有大人陪伴,有时会几个小朋友一起。那时油菜花正黄,大人会叮嘱小心疯狗,说疯狗的尾巴是夹在后腿间的且走路不能拐弯,如果碰到夹着尾巴的狗要小心警惕;如果疯狗来追,要拐着弯跑,疯狗就追不上。割草时最担心的就是碰到疯狗,还好没有碰到过。黄色油菜花地里鹅儿肠多,很容易就拔出来了。手小能握住的草本来就不多,甩掉泥巴后,就更少了,当时从来没想过就着泥巴交到学校可以早点完成任务,说明自己是多么诚实认真的孩子[微笑]。

那时的我体弱多病,有一学期生病了,妈妈给老师请了假,但我上交草的数量在全班不是最少的,还被老师表扬了,说生病了还交了多少斤,比有的没生病的同学还多。当时的我没有少劳动的沾沾自喜也没有逞强全部完成任务的冲动,奄奄一息坐在位置上确实有生病后的虚弱。

交煤炭灰时,得自己找有煤渣的地方,比如学校食堂的煤渣堆放地,用筛子把煤渣筛出来,然后把漏下的细灰铲到小箩筐里挑到学校,老师称重记录,完成一定量才算完成任务。我当时担起比较费力,就靠小伙伴帮忙挑一段路到学校。所有的劳动几乎没有大人参与,都是自己完成。那时候每个家里都会给小朋友们准备些小型号的劳动用具,背篓箩筐锄头啊这些。

在学校的劳动还有红三月学雷锋,三月里,常以班为单位,去清扫街道或者擦洗公共汽车,或者看望孤寡老人并帮忙打扫家庭卫生等。初中时三月里有了植树节,记得有一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东山植树,那是浩浩荡荡啊,扛着树苗拿着桶和锄头等,走在路上甚是壮观,栽树的细节记不得了,只记得耍了一圈,高高兴兴回家了,仿佛春游一样。

劳动课一直伴随我的读书生涯,读大学时偶尔还要做一下教室清洁,但次数很少了。而我儿子读书时,我发现他们连教室卫生都是花班费请阿姨打扫,我当时觉得教室卫生都不做了?

那时的学校没有条件开设烹饪课,煮饭是在家训练。我初二初三时,我们家三姊妹暑假期间要轮流做饭。开始规定一个人煮饭另一个人就洗碗,轮着来,这样分工发现煮饭的人想着自己不用洗碗,就一点不收拾整理现场,洗碗的人觉得煮饭期间产生的脏碗残渣太多,就会发生争吵。后来经协商,一致同意一人负责一天煮饭洗碗的任务,就解决了之前出现的矛盾。由此我也养成了煮饭时赶着把能清洗的碗和残渣清理干净的习惯,节省饭后洗碗的时间。那个时候菜弄得简单,好像一顿就一个菜吧,记得能让我干下三碗饭的有冬瓜烧肥肠,还有蘸水茄子,蘸茄子的辣椒等调料加上生菜油好香!前几年也去农村买过生菜油来做蘸水,但没有找回当年记忆中的味道。

煮饭印象深刻的是发煤炭火,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搞不好就发不燃,而重新生火在当时真让人痛不欲生。发火先要把煤炭准备好,发火的煤炭要找好一点的煤炭,容易引燃,一次成功的机率高些;然后准备些经烧的竹块或小木棍,再准备引燃的刨花(木屑)或者干树叶树枝,最后要准备点燃的纸。火柴点燃纸放到灶里,放上刨花或树叶树枝,再加上竹块或木棍,最后适时放上煤炭,放上有水的锅,利用烟囱的吸力让灶膛内的氧气增加,并辅以扇子扇风直到煤炭燃烧才算生火成功,后面才开始煮饭和做菜。当时好羡慕大城市里煮饭可以不生煤炭火,就想到大城市生活,多么单纯原始的动力。后来我家用了一种煤油炉,通过给炉里的煤油加压变成气体后燃烧煮饭,生煤炭火了变成一周给煤油炉打气加压,打气也累,但比发煤炭火好多了,生活就这样一步步的改善。

有人研究后说会发煤炭火的孩子长大后的计划统筹能力要强一些,想想有道理,没有计划安排好的话要么发不燃火,要么发燃后没有米或菜下锅,只能干烧,煤炭火不像煤气可以随时关火开火,做饭前得想好自己先做啥,后做啥,哪些必须提前准备好,哪些可以稍缓准备。有人会觉得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确实不难,但漏掉一样会让自己手忙脚乱一阵子。话说回来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多难呢?都不是高、精难度的事情,但始终避免不了因疏忽而铸成大错的情况发生,这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吧。

从小做了家务,我们这一代人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东西坏了自己动手找原因,简单的就自己修,做家务整理房间也不是难事,弄几个菜招待不多的客人也没有问题,一家人有好多一起回忆的往事,我还记得妈妈表扬我皮鞋比别人擦得亮,于是我可劲地把一家人的皮鞋都擦了,自豪地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做这么好。现在想想我怎么可能比别人擦得亮呢?[捂脸]

现在的孩子宁愿吃外卖而不愿意自己动手做饭,美其名日社会分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仿佛做饭花费的时间会耽误他干成好多大事一样,事实上仅仅会耽误他看八卦刷无聊视频而已。关键是外卖可以放心地吃吗?偶尔吃可能问题不大,长期吃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食材是否卫生安全?添加剂是否合规?餐盒是否环保无害?

所以完全同意中小学开设劳动课的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和考核,很有必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