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

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1)

我们村一个养猪大户告诉我,要想猪长得壮,就不能让猪感觉到太多的压力,但同时也不能让猪过多接触外界的美好,要不然猪会变得很野,不听话。

不好意思跑题了。这篇内容很长,整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篇章,一篇为物质,一篇为精神,我嫌麻烦,干脆就放在一起发了。

有人告诉我,和美国友好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都很好,韩国和美国友好吧,上一期我说的韩国普通人的生活现状,打脸不,这一期该日本了。

我也不在那磨磨唧唧,还得替有些人吹一波,浪费时间。日本国防之类的就不说了,说了也没意义,咱们直接点,就从民生入手,先上结论。

日本民生矛盾所在

日本普通人的一生,简单来说,可以概括成六个字,没压力、没希望。

我这人看问题的视角很奇怪,别人都喜欢从外往里看,先看结果,再看过程,我就喜欢从里往外看,任你答案写得天花乱坠,没有用。

在我的认知里,结果是固定的,过程是变化的,以结果为导向,太容易掺杂个人主观意识,得出的过程,往往也不见得就是事物的真相。

如果我以结果为导向,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年轻人躺平、社会少子化、老龄化,那我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大家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会不会不自觉地结合自身处境,得出一个日本竞争压力大、社会内卷、年轻人毫无退路、干脆自我封闭的结论。

否则日本年轻人为什么都被称为社畜、日本老年人明明都七老八十了,为什么还要上班?

但这个结论正确吗?

并不正确。你看这个结论,跟我总结的那六个字能对上的,有几个字。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日本跟韩国一样,粮食自给率都不高,不过相对韩国而言,日本还是要稍微高一点的,截止2017年,粮食自给率能到38%左右。

同样没啥退路,大多数日本人唯一的选择,就是进入职场。

这里要提前说明一点,没退路,不代表有压力,粮食自给率这个东西,平常大家基本是感受不到的,多数压力都是国家在承担,对于个人而言,顶多就是压倒城墙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点,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清楚的。

那么现在摆在面前的,其实就一个问题,如果没压力,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会被称为社畜,老年人为什么还要上班。社会又怎么可能会出现少子化、老龄化的现象。

明显就跟正常的逻辑对不上呀,那是不是说,其实日本民生还是有压力的,而且压力不小,只不过我们看不见。

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2)

物质层面没压力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还查了不少资料,结果最后的结论,直接就让我破防了。

先说教育,跟天天补课,晚上12点睡觉都算是早睡的韩国小学生相比,日本的小学生,那才真是小学生该有的模样。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教材费全免,住在哪里就在哪里上学,就近选择公立学校就读。

而且这个就近真的就很近,近到小孩子完全可以做到徒步上学,无需父母接送。

基本上动漫里啥样就啥样。小学生需要支付的,也就是餐费、以及一些课外活动的费用,谈不上什么压力。

高中阶段也大差不差,虽然加入了学分制,必须修满学分才能毕业,一般是80学分,不过也基本没啥难度。

尤其是高考,这是最让我破防的,日本人考大学真的不要太容易,一来,全国统一录取,没有分区划线这一说,二来,录取率高,分专业不同,最低也在25%以上。

再加上日本社会少子化的问题,这个录取率短期内应该不会产生太大变化,甚至还可能变得更高。

这里我要再声明一下,为了防止有人故意抠字眼,说我站不起来,也是为了预防有人趁机炒话题,想要吐槽我们的高考,为什么不选择统一录取,而是要选择分区划线。

对于这些朋友,请务必先去了解一下明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时间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洪武三十年,也就是1397年,然后再去了解一下洪熙年间正式颁布推行的南北卷制度。

等这些都了解清楚了,再考虑要不要吐槽我们的分区划线,如果到时候还是想吐槽,或者就单纯地想考核一下我的古代史知识储备,随时欢迎。

回归主题,综合来说,日本人在受教育阶段,确实没什么压力,既然没压力,也就谈不上竞争,更谈不上内卷。

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3)

那么职场呢,日本社畜这个词,可是有年头了。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人口分布。

截止2021年,日本总人口1.26亿,东京市1396万,常驻人口数量遥遥领先,其他的基本就是东京的零头,100万到300多万不等。

要是按都市圈算的话,东京都市圈作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常住人口4000万左右,总面积13557平方公里,相比承载了韩国一半人口的首尔都市圈,总面积也就大了不到2000平方公里。却多了足足1500万人。

首尔职场卷成啥样了大家都清楚,要说东京都市圈没有就业压力,那指定不可能。

唯一的优势,或许就是日本还有关西都市圈、以及名古屋都市圈可以作为备选。

可是就在我信誓旦旦的到处翻资料,想要寻找日本年轻人就业压力证据的时候,现实又一次让我破防。

日本年轻人就业,真的不要太轻松,截止2019年,日本应届大学生就业率97.6%。

倒不是说这些大学生都进了那些巨头企业,而是因为日本的市场体制,并不像韩国那样的寡头经济,各种中小企业反而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比重。

大概意思就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外面看上去可能其貌不扬,甚至有点简陋,但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人家能做到世界领先,就这么意思。

职场制度更是普遍采用终生雇佣制,加班按分钟计算,各项福利待遇也相对完善。截止2019年,日本工薪阶层平均薪资大概是30万日元左右。各行各业也不存在太大差距,直白来说,就算是洗碗,也能赚到做白领的薪资。

而且因为终生雇佣制的关系,薪资水平也相对稳定。

再加上日本社会少子化的问题,可以想象,现在的日本职场,其实是一个劳动力不足的状态。

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4)

那么日本老人七老八十还得上班的情况就很好解释了,劳动力不足,社会又老龄化,养老金体系指定好不到哪去,这时候想退休,那就得考虑退休后怎么生活的问题了。

以日本的自给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惬意的生活,基本就别指望了,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上班或者打零工。

要说唯一能让我觉得日本普通人多少会有点压力的,可能就是物价了,日本物价很贵。

去除那些偶发的贵得离谱的东西,其他的把我们这边的物价翻三倍差不多了。以日本工薪阶层的薪资水平,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注意是物价,不是房价。

日本是经过房价暴跌的时代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为了自救,没办法选择了经济硬着陆,主动刺破了房地产泡沫。

结果就是各种资金链断裂,银行坏账堆积,连带着日本股市崩盘,直接就让日本经济倒退了20年。

所以对于房地产投资这块,日本普通人向来都是十分理性的,早早地就进入了买方市场。

可以说,除了东京、大阪这些市中心以外,日本的房价还是相对稳定的,并不会太离谱。基本上只要拥有一份正式工作,就不存在买不起房的问题。

就拿东京都市圈来举例吧,截止2021年底,相比前几年,东京都市圈内新建公寓的价格,其实是涨了不少的,每户均价6360万日元,甚至比上世纪泡沫经济时期还要贵一点。

然后大家算吧,就拿平均30万日元月薪来算,不吃不喝18年左右。这样的压力算大吗?

精神层面压力大

说真的,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分不清我到底是来无脑吹水的,还是搜集资料来反驳别人观点的。资料所提供的数据,跟我的认知完全不一样。

最起码在物质层面上,不说日本主权、国防之类的乱七八糟的,单就日本普通人而言,真就让我看到了一个发达国家该有的模样。

除去日本目前那28.7%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受老龄化社会影响,或许还有一点生存压力,其他的日本普通人,小日子还真就过的不错,只要上班,基本不会存在什么压力。

倒不是说我找不到吐槽点,真想吐槽,一个日本女权就足以让他哑口无言,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想要提升自己,首先要学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前面的内容整体来说,可以总结为物质层面,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精神层面。

日本年轻人恋爱、婚姻之类的内容我不想说,大家平常在女权内容里面,肯定也看到过不少,基本也就是那样。女孩婚后多数都想做家庭主妇,由男孩负责养家糊口,相比单身阶段,生活质量垂直下滑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且日本的婚姻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保护女性。

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5)

这也是日本年轻人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物质层面压力确实不大,精神压力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且作为婚姻的选择,日本女孩往往会在学历和年收这些硬性指标上面,再次给男性施加不少的精神压力。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咱们回归主题。

这也是我在琢磨日本职场那个终生雇佣制的时候发现的一个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万物有阴阳,凡事有利弊,终生雇佣的好处,是稳定,职场年轻人会有不低的试错成本。

但是终生雇佣的缺点,首当其冲,更新迭代会很慢,活力不足。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年轻人,在职场的上升通道会很窄,要是想要升职,有且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身特别优秀,比如学历,或者会一些别人不会的技能。要么就是熬,熬资历,拼健康,看谁撑得久。

虽然当下的日本社会少子化,劳动力不足,可日本同时还有一个老龄化问题在影响,老年人退休时间无法保证,或者干脆点,养老体系太拉垮,不敢退休,退休了,生活就没办法保障。

这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老年人不退休,年轻人就上不去,年轻人上不去,就不敢随随便便的恋爱结婚、要不然婚后的生活质量没法保证,再加上女权问题折腾的厉害,更不敢结婚了。

年轻人不结婚,哪来的孩子。

虽然日本内卷的情况并不严重,表面看上去,甚至都没什么压力,可是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每天就是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不重复就连生存可能都没办法保证的生活,给日本年轻人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真不见得就比内卷低。

现在大家知道日本年轻人为啥被称之为社畜了吧。

你以为是因为加班吗?错啦,日本对于加班是有严格法律规定的,正常来说是每月上限45小时,一年360个小时。超出就得走流程,很麻烦的流程。

而且当下的日本是一个低欲望社会,一个比一个佛系,企业需求不足,不裁员就不错了,哪来的加班需求。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都是一些极个别的小公司,或者干脆就是信息造假,博眼球的。

之所以被称之为社畜,主要还是因为日本年轻人在职场,往往看不到希望,个个都感觉自己就是养殖场里面的猪,按照别人预定好的路线在走,凡事不能自主,天天在梦想与现实里面挣扎。

日本国民压力为什么这么大(日本民生现状物质没压力)(6)

然后你就发现日本的动漫行业越来越火爆,尤其是热血类、或者治愈类的动漫,他们需要发泄,需要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精神的寄托。

有人说日本这是得了文明病,其实哪来什么文明病,难道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就代表日本普通人都没有欲望了吗?

怎么可能,那是被白头鹰割韭菜给割怕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富裕的时候,那真是买天买地买空气,不远处就是大海,非要耗巨资造一个室内海滩,没别的意思,就是富的没地方花。

然后呢,被白头鹰做空,经济大衰退,陷入信任危机,日本普通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从之前的穷奢极侈,进入了另外一个极端,拼命储蓄。

不消费,又哪来的欲望。

日本民生精神内耗

这就是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日本的民生现状,物质上没压力,却也看不到希望,上升通道狭窄,再加上女权、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的影响,社会主体缺乏活力,年轻人普遍精神内耗严重。

想要打破僵局,我个人的观点,单纯的靠内部调整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还是得从外部着手,首先得想办法摆脱低欲望社会的束缚,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给市场注入活力。

市场有了活力,年轻人就算在职场看不到希望,难道不能外出创业吗,日本又不像韩国那样玩寡头经济,中小企业在市场占有相当的比重,创业潜力绝对不会低。

年轻人站起来了,还用担心少子化问题吗,别说什么女权,我从来不觉得极端女权会是什么大问题,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也绝对不是一个女权问题就能造就的,她还没有那么大的体量,里面掺杂的历史因素太多了。

少子化问题一解决,老龄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老龄化问题解决了,日本养老体系拉垮的问题还是问题吗,老年人老有所依,该退休退休,该吃吃,该喝喝,年轻人的职场上升渠道不就宽了吗。

原本看不到的希望可不就来了吗。

不过主要问题,还是怎么摆脱低欲望社会,前面不是说了吗,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的根,在于被白头鹰割韭菜割的太狠,偏偏现在不论是国防还是经济,命脉都卡在人家手里,这又是一个大坑,一个比少子化、老龄化问题还要深的大泥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