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三伏贴的功效和作用(冬病夏治三伏贴)

天灸三伏贴的功效和作用(冬病夏治三伏贴)(1)

(速新闻记者 宋北站)“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是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里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作为宿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的负责人,庄鹰精通古人中医治未病的精髓,并使其在临床得到很好的应用。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庄鹰,副主任中医师,宿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体质辨识、治未病的临床和研究。他崇尚经方,也学时方验方,重视调肝和气血理论,并且擅长对咳喘、消化疾病、小儿复感、过敏疾病、前列腺病、肾炎、风湿、月经病、心悸失眠、郁证、肿瘤等疾病的诊治。他所撰写的《徐景藩教授诊治胃肠道肿瘤学术思想探析》论文被“江苏省首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和《新世纪江苏省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一书摘录引用,《郁证理论及其在妇科的应用》曾获宿迁市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我们中医讲的‘治未病’包含三层意义:一是未病先防,即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瘥后防复,即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防止后遗症。古人对疾病的防治思维很严格,也很有层次感,即使今天看,这种思想和谋略仍是超前的、科学的。”庄鹰说。

天灸三伏贴的功效和作用(冬病夏治三伏贴)(2)

庄鹰为患者把脉

兴趣广泛 医艺相通

熟悉庄鹰的人,都知道他喜欢文艺,能唱一出像样的京剧。庄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理念,他深知中医药博大精深,学习钻研没有捷径可走。“韦编三绝”“程门立雪”,他虽曾从事医院行政工作,并担任支部副书记等职,但从未停止业务学习,并多次在专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工作之余,庄鹰酷爱戏曲、诗词、书法等艺术,他还自学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功法,并带领宿迁市中医院职工练习,丰富医院职工文化生活。在庄鹰看来,“医者艺也”,医学与艺术是相通的,中医是哲学的延伸。

“我少年时期曾代表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在杭州参加兵团文艺汇演,共演五场,一时轰动杭城,这也锻炼了自己、丰富了阅历。”庄鹰说。

冬病夏治 收效良好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特色疗法,以“春夏养阳”“阴病治阳”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容易发作的虚寒性疾病。记者了解到,宿迁市中医院每年夏天都会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而且每年都把此项活动重点推广。作为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的负责人,庄鹰熟知冬病夏治的原理、冬病夏治的适应症、禁忌证、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等。

据庄鹰介绍,“三伏贴”确实有增强免疫力、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功效,但三伏贴的作用亦受到一定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冬病都适合三伏贴,而且三伏贴也仅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治疗手段。在医治比较严重的疾病时,还是应该寻求主流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丸剂、中药针灸等,同时配合三伏贴,以巩固和加强临床疗效。

对此,庄鹰说,只有科学掌握三伏贴的适应症,才会收效良好。针对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疾病,三伏贴的效果才会十分显著。一是针灸科常见的疾病,如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风寒湿邪所致疾患;二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感冒;三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脾胃虚寒型疾病;四是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五是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人群;六是一切由寒邪、阳虚等导致的偏阴寒虚弱的疾病。

天灸三伏贴的功效和作用(冬病夏治三伏贴)(3)

责任编辑 张东利 肖燕

天灸三伏贴的功效和作用(冬病夏治三伏贴)(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