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贬至潮州的原因 韩愈潮州潮阳

在唐朝时,佛教开始成为当流行风尚。韩愈因为坚守儒家的正统地位,反对佛教,于是上奏了一篇《谏佛骨表》,此举触怒了唐宪宗皇帝,一时龙颜大怒。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819年,韩愈从刑部侍郎身份被贬为潮州刺史,这相当于被流放。家属被赶出京城,再加上其十二岁的女儿在路上去世,此时的韩愈可谓是遭遇到一生中的最大挫折,心情极为悲伤。

潮州自古地属百越,省尾国角,瘴疒疬深重。韩愈走在赴潮州就职的路上,一路的艰辛让他觉得前途希望渺茫,就此抱定了老死在潮州的决心。于是他选择了以诗歌排忧解愤,写出了《左迁至蓝关致族孙湘》这一传世之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到达潮州后,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潮州府城周围破烂不堪,比他想象的更落后、野蛮,社会闭塞落寞,满目凄凉,无愧“南蛮之地”。

就在他无比落寞、心情极为悲伤的时候,有一天,他闻说在潮阳有个灵山寺,他是潮汕第一古寺,始建于唐玄宗公元十七年(729)年,比潮州开元寺建寺还早九年(开元寺是开元二十六年始建)。灵山寺有个名僧叫大颠(公元732~824年),俗名陈宝通,是禅宗六祖惠能的三传弟子,便托书尉告大颠禅师以示造访。

当韩愈从潮州乘船在潮阳棉城后溪古渡登上潮阳的土地时,立刻就被潮阳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吸引。触目之处,但见:学子书声琅琅、农人银锄舞动辛勤劳作、姿娘机织飞梭,彩带飞舞(怪不得当今潮阳纺织服装这么发达,原来是有深厚底蕴的)、商贾络绎交弛、路旁木棉花开锦绣。韩愈立即就被眼前这片生机勃勃、人文鼎盛、文明优游的景象所迷住了。

到了潮阳,韩愈品尝了当地奇特美味的潮菜潮品。据说,韩愈在潮阳品尝过:峡山烤鸭脯、沙陇鱼丸、铜盂牛肉丸、金玉三棱橄榄、桑田姜薯、达濠米润、海门糕仔、西胪杨梅、棉城鲎粿等。对潮阳潮菜潮品美味赞不绝口,亲笔写下“潮人故里、潮菜之乡”。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字都见不到了。有感于在潮阳吃到那美味的潮菜潮品,他还曾经特意作诗歌颂潮菜,“海滨邹鲁”是潮阳自此而来。

潮阳的盛景完全给了韩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他完全被潮阳当地的乡土人情给折服,潮阳给他重生机会,这是上天注定他必定与潮阳结缘,这是一片多么神奇,新兴的土地啊!韩愈不禁感慨万千。

与大颠禅师见面,经过交谈,韩愈完全被大颠禅师对于佛教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所折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慨,并迅速成为莫逆之交,儒佛的思想在潮阳碰撞和交汇,交相互映。深深感慨此生不枉潮阳之行。顿时把多日来在潮州城周围看到的落寞、闭塞、愚蛮落后的景象忘却于九霄云外。

自此以后,在他短短的七个多月刺潮时间里,多次亲赴潮阳,并祭祀新兴乡南面龟头海的大湖神,他的千古名作《祭大湖神文》就是这么来的。

鉴于潮阳的人文盛景,据说,韩愈曾有奏请朝廷把潮州府城所在地移位于潮阳的想法,并告之大颠禅师。大颠禅师佛性慈悲,劝愈勿动,才算作罢。

想起潮州当地社会依然闭塞落后,感念于潮阳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豪爽大方,大颠禅师的殷殷嘱托。韩愈往后再也没有灰心丧志,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切切实实地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因此他在潮汕老百姓心中就有了崇高地位,甚至神话。宋代,潮州城外鳄鱼出没的鄂溪改名韩江,笔架山改称韩山,自此“潮州山水皆姓韩”。

其实,在唐代,被贬潮州的朝廷官员颇多,如张元素、唐临、常怀德等等,但却没有一个人在潮汕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有如韩愈般的崇高地位。韩愈在潮汕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就是这么来的。韩愈刺潮也是潮汕当地老百姓最喜津津乐道的事例。

韩愈贬至潮州的原因 韩愈潮州潮阳(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