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入门浅谈(诗词写作指导文章)

诗词写作指导文章:入门篇(第五篇,共八篇)之入声字总表及辨别巧记方法

入声字总表及辨别巧记方法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字是无声除阻音,是有成阻和持阻阶段,但最后没有爆发的塞音。 "平声者哀而妄,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

入声在汉语的发展情况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入声在粤语、闽南语、海南话、客家语、部分赣语,完整保存韵尾三分[-p̚],[-t̚],[-k̚]。大部分赣语保留两种韵尾[-t̚]和[-k̚]。在吴语、江淮官话、徽语、晋语、闽东语、莆仙语和极少数西南官话中合并为喉塞韵尾[-ʔ]。在部分江淮官话、闽中语、新湘语、闽北语中保留独立调值。

日语将入声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相比,韩语、越南语入声字的发音,更接近现代南方汉语的发音。

现代官话(除江淮官话)的特征之一是古汉语的入声消失。以失去入声的官话(包括普通话)为母语者,不经训练不能分辨入声字。由于部分原属仄声的入声字被派进平声,所以官话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诗词写作入门浅谈(诗词写作指导文章)(1)

诗词写作入门浅谈(诗词写作指导文章)(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