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

本文为您介绍人类认识光的历史,从光到光学的过程。

每天清晨我们被第一缕阳光唤醒,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世界;白天我们沐浴阳光,夜晚我们的城市被七彩霓虹装点得绚丽多彩;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提供了哺育世界的食物……正因为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2000多年以前就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发展成为一门研究“光”和“视”的科学——光学

一、什么是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的发生、传播、接收和显示等性质以及光与物质相互 作用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与其它应用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光学不再局限于人的感知和视觉范围,研究范围涉及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的宽广波段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从光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光学大致可分为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几个 分支。

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1)

图1-电磁波谱

二、什么是光?

2.1、古人对光的认识

由于光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太密切了,所以人类凭借 日常经验很早就积累了许多光的知识。公元前400多年,中国的《墨经》记录了世界上 最早的 光学知识,其中有影的定义和生成,光的直线传播、小孔 成像实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中物像关系等多条记载。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就科学性而言,《墨经》都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

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2)

图2-《墨经》和小孔成像

古希腊人对光同样充满好奇,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光解释为光源向四周发射的一种东西,遇到障碍物即被摊开,如果被弹入人眼,人就会感觉到最后一个将光摊开的障碍物。

2.2、光学起步

对光的本性的探讨是从17世纪开始的,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学说,一个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光是发光物体射出的大量微粒,另一个 是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光是发光物体发出的波动,由于牛顿的微粒说更好地解释了光在真空或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的界面上的被吸收、折射和反射等光的现象,再加上牛顿当时再科学界的为王,微粒说占据了有利地位,并统治了整个18世纪,这导致了光学的停滞不前。

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3)

图3-物理学家牛顿

直到19世纪初,托马斯·杨成功进行了双缝干涉实验,又一次扛起了波动说的大旗,菲涅耳在理论上补充了惠更斯原理,波动光学初步形成。不过,在那个阶段讨论的主要是光的传播,很少涉及光的发射和吸收,至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问题还没怎么研究过,许多现象尚未发现。

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4)

图4-托马斯·杨及双缝干涉实验

2.3、波动光学的飞速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物理学发生伟大革命的时代。19世纪后期,随着对电磁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初步认识到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1872年,麦克斯韦用四个方程推论出电磁波存在且以光速传播,我们看到的可见光不过是一种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电磁波。这个结论在1888年被赫兹的一系列实验所证实。

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5)

图5-麦克斯韦方程组

2.4、新的光的微粒说诞生

至此,波动说完全占了上风,似乎已经达到了完美。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辐射的量子论。他把光的能量看成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能量的“量子”,这在当时是绝大部分科学家所不能接受的,就连普朗克自己也因为引入能量量子而惴惴不安。年轻而大胆的爱因斯坦不仅接受了能量量子的概念,而且成功用于解释光电效应,他把光的微粒叫做“光子”。新的光的微粒说——光的量子说由此诞生。

常见的光学现象及原理(科学故事汇神奇的光)(6)

图6-光电效应实验

2.5、光的波粒二象性确立

1924年,法国的德布罗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光即是粒子也是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几乎所有的微观例子或者电磁波都是如此。

此后,光学进入了一个赞新的时代,成为近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激光的诞生。今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激光(例如,CD、指示笔、光纤通讯等),激光还使光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