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眼中的学区房(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

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

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教育资源垄断导致阶层固化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阻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国上个世纪定下的教材学科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的步伐,学区房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成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这也同时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

那么我就想问:买了学区房,在著名的小学、中学读书,就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在名牌中小学读书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一定成名成家?在普通中小学读书的孩子就没有前途吗?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就没出息吗?

老教师眼中的学区房(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1)

1

金庸小时候,家里住在海宁县的袁花镇上,没有学区房。

他读的小学,是袁花镇小学。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中心小。

今天,这所小学很美,办得也挺棒。但是当时……

反正你们家长们多半是看不上的。

金庸读中学,一波三折,又遇到抗战爆发,读一阵就换一个地方,好像打游击。

他先读的联合中学,是七所流亡的学校合并成的,金庸又闲不住,忍不住要搞事情,写东西讽刺训导主任。

结果可想而知——出(开)名(除)。于是只好转到衢州中学。

没学几年,日军打下了金华,逼近衢州,学校只得停课,给大家发流亡学生证明,就地散伙,各找各妈。

17岁的金庸就怀揣着这样一份流亡学生证,上面盖着“衢州中学”的公章,背着衣服、干粮和随身的书籍,到重庆继续求学。

用今天的话说,金庸,真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老教师眼中的学区房(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2)

2

但是,别着急。

小金庸家是没有学区房,但是有三间书房!三间!

今天,你家有几间书房?

那里面有很多线装书。据他弟弟回忆,这里面有《荒江女侠》《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明史》《水浒》……这些 书,小金庸早早地就读完了。

据说《荒江女侠》就是他8岁看的。我现在三十多了,《荒江女侠》还没看过……

不止是旧书,金庸家里还到处是新文艺作品。

他的父亲和哥哥有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世界各地的旅行记,天南地北,无所不包。还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报》。这些都成了小金庸的读物。

金庸的父亲给他送礼物,动不动就送书。10岁那年的圣诞节,父亲送给了小金庸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

你看人家父亲的段位!

这本书对金庸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他说这是“一个伟大温暖的心灵所写的一本伟大的书”。很多年后,每到圣诞节,金庸都还要翻出这本书来,读上几段,怀念父亲。

我一直不懂什么叫“伟大温暖的心灵所写的伟大的书”。直到后来邂逅了《悲惨世界》,才有了这种感觉,有点明白了金庸的意思。

老教师眼中的学区房(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3)

3

那么金庸小时候的玩具又是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故事,简单讲一下: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光绪丙戌年的进士,做过丹阳知县,后来不当官了,回家编书。

他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规模很大,有好几百卷之多,但是雕版还没完工就去世了,书也没印出来。这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了小金庸的玩具。

我当初读到这里就有点想跪了:看看人家,连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诗钞的雕版!

一对比真是很惭愧,我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是街头的游戏机,什么快打旋风、街头霸王之类。

金庸家里的男性长辈喜欢读书,女性长辈也一样。

他的母亲徐禄,也就是徐志摩的姑姑,后来《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的母亲徐潮生的原型。她读过私塾,喜欢诗文,平时手不释卷。徐禄的书法也好,会写一笔漂亮的小楷。

金庸回忆说,小时候母亲和姊妹、姑嫂们喜欢读《红楼梦》,大家经常比赛背诵《红楼梦》的回目词,赢了的就得一粒糖。

再看看我们现在,三姑六婆坐在一起就是八卦、说媒、打麻将,有比赛背诵《红楼梦》回目词的吗?

老教师眼中的学区房(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4)

4

金庸从小到大,一路学霸。

你读他同学的回忆录,无论哪个时期,没有说查良镛成绩不牛的。

他数理化都很优秀,英文、国文更是出类拔萃。后来《衢州日报》有记者去查旧档案,发现金庸的公民、体育、国文等全部15门功课,全班同学平均都是六七十分,金庸平均成绩82.9分,全班第一。

从衢中离开后,他来到重庆,又考上了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后来《大公报》在全国招两个译电员,三千多人报名,录取比例1500:1。

23岁的金庸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被录取,不久被报社派去香港。

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

这就是一个“乡镇中心小”出来的孩子的故事。

你看金庸的长辈们,从祖父到爸妈,留给他的不是一个显赫的求学履历,送他到这个那个名校。

他们馈赠给小金庸的,是从小到大无数的书。小金庸玩的是书,家里到处是书,过节的礼物也是书,父亲母亲也带头看书。

他到底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还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这样的孩子,你觉得会差到哪里去?

最好的学区房,其实不贵,别人也抢不了的。那就是你自己的书房。

老教师眼中的学区房(名师谈教育最好的学区房)(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