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聚会中,女孩被问到:“为了将自己变得更好,你曾对自己做过的一件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女孩回答:“为了减肥,我曾经疯狂节食,逼自己完成每天的跑步计划,后来我晕倒了......醒来后恨不得把桌子都啃了。”

大伙哄堂大笑。

女孩又讲:“还记得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把精力全扑在了工作上,每天完不成定下的目标誓不罢休,三餐总是无法按时吃,后来犯了胃病,被同事紧急送去了医院。”

女孩开始喃喃自语:“我曾想狠心逼自己,让自己变得自律,可现在完全没有了动力,胃也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每年需要大把中药调理......”

说着说着,现场安静了下来,女孩也已泪流满面。

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呢?

女孩严于律己,想要战胜惰性的决心值得提倡,但最终她不仅没能坚持下去,还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让人感到心酸。

很多人都认为自律应当死磕,逼迫自己达成目标。

其实,真正的自律,是不和自己较劲。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2)

“伪自律”,给不了你真自由

李尚龙曾在书中写了一段自己做英语教师时的经历。

有个女孩子垂头丧气地告诉他:“老师,我考了四次英语四级还没过,究竟是为什么?”

李尚龙觉得奇怪,便问了这个女孩是否做了习题。

女孩说自己已经把习题的答案给背了下来,还拿出了记得满满的笔记。

沟通过后,李尚龙纳闷了。

这个女孩这么努力,没理由不过啊。

李尚龙只得先安慰对方:“你这么努力,放心吧,下次你肯定能过的。”

结果那个女孩子再也没出现在他的课堂上。

直到结课那天,李尚龙问了从前坐在女孩身边的一个学生,才明白了原因。

原来这个女孩是学生会长,还兼任了学校几个社团的工作,平时非常繁忙。

关于英语学习,她只是做了一套真题,并没有投入更多精力,转头就去做其他事情。

当然,她也找了很多人探讨如何学英语,告诉别人自己在哪儿报了课,可真正沉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相比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情,他们更热衷把自己的生活写给被人看。

在朋友圈中发一些正能量的动态,看起来特别自律,每天都在努力。

可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最终,收获远没有所写的那么光鲜,自己的内心也会因此焦虑重重。

真假自律的区别在于,你是真正通过自律来成就自己,还是只把自律演给别人看。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还记得,网络上曾有一个流行词,叫作“积极废人”。

指的是爱给自己立下目标,但常常难以做到的人。

这就好比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尽管心态积极,但行动迟缓。

对此,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李松蔚曾讲到对“积极废人”的看法:

人们为什么会那么“积极”呢?

其实很多人内心制定的目标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认同且想做的,可能只是受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有人告诉我们一定要减肥。为了迎合这个标准,自己便去喊一些类似“一定能做到”的口号。

当我们说出来后,的确可以赢得认可。

但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也预支了目标实现的快感。

提前享受了这种成就感,我们做事的动力就被打了折扣。

因此,我们在定目标之前一定要先确认,这个目标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没有方向的积极,是一种假努力。

没有目标的自律,是一种“伪自律”。

自律一定是建立在你真正想要去做的基础上,漫无目的去行动,只会迷失方向。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5)

自律,不是压抑自我的欲望

动漫《中华小当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阿Q是个年轻的厨师,却总是做不出合格的菜品。

主厨也因此当众训斥他:“你缺乏的是对料理的热情!”

受到打击后的阿Q想要放弃成为厨师。

细心的动漫主角小当家却发现阿Q是个非常积极,而且刻苦自律的人。

通过与阿Q交心,小当家发现他做不好菜的根本原因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

阿Q的父亲望子成龙,不仅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厨艺训练,还常常体罚他。

在一次切菜练习的过程中,阿Q弄伤了自己的手,父亲并没有体谅,而是以暴力对待他。

从那以后,阿Q在做菜时常会回想起这段可怕的经历,甚至害怕握住手中的菜刀。

虽然他背后很努力,但是在别人面前总是压抑自己对做菜的热爱,走不出过去的阴影,这才导致无法做出合格的菜品。

最后,正视自己问题的阿Q,放下了心中的执念,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厨师。

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见类似的情景,拼尽全力约束自己,做到了自律,却迟迟看不到成果,想要放弃的念头也越来越重。

自律不是去压抑自我,而是有规划地设计自己的欲望。

拼尽全力死撑也许能够熬过一时,却不能长久。

因此,我们不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自己无法坚持下去,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让自律更加可行。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曾有位学员向自律帮创始人纪元老师求助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这位学员谈到自己把想要实现的目标都塞进了日程里,还在App上设置了提醒。

每天跑步1小时、背20个单词、准时12点睡觉、陪孩子谈心10分钟、减肥......

刚开始,这位学员都能顺利完成定下的计划。

过了两天,因为突发情况,原有的计划被打乱,有些目标变得根本无法执行。

学员也因此从信心满满变得逐渐麻木,App的提醒也成了摆设,本以为靠自律就能解决问题,结果也只是维持了三分钟热度。

那么这位学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纪元老师指出这位学员制定的目标清单过于理想化,一开始就定下了过高的期待和标准。

再有,这位学员定下的某些目标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例如计划中的“每天减肥”过于抽象笼统。

减肥与个人生活作息、饮食、运动都相关,减肥的方式也是多样的,甚至可以拆分成多个具体的行为和目标。

没有具体的标准,就更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个目标。

王小波写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自律是一种能让你更好地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你的最终目标。

因此,不要让自律成为压榨自己的累赘,而是要把它用作赋能自己的工具。

与其一味拿高标准、严要求来折磨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不如寻求一种相对容易适应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8)

真正的自律,从来不跟自己较劲

小说《光·风·梦》讲述了英国作家史蒂文森坚持自律,实现写作目标的经历。

史蒂文森从小就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把写作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可他因为早年患有肺结核,身体时好时坏。

因为疾病导致的长时间咳血,让史蒂文森的写作时间受到了限制,但他没有因此停歇下来,保持了一如既往的自律。

疾病缠身之时,他会通过口述的方式让自己的妻子帮他做记录。

为了继续自己的写作生涯,让身体好转,他选择了在地处热带气候温暖的萨摩亚定居。

晚年时,他还遭遇了一次特别煎熬的创作过程,在创作《退潮》时,常常走入死胡同,实在难以继续下去。

面对艰难重重的写作困境,他果断决定暂停《退潮》的写作,把它放一放,继续其他作品的写作。

后来,他断断续续花了半年时间,《退潮》终究还是写完了。

诚然,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做到自律,但身边的条件却常常不能如愿。

与其被困在问题之中,不如问问自己,能否找到一种不与自己较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及时调整思路,定下更可行的应对方法,才更有可能换来长久的自律和坚持。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自律。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1.明确目标。

史蒂文森在写作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重重阻碍,却丝毫没有动摇自己坚持下去的决心。

在这背后,支撑他的是把写作当成一生事业的目标。

正所谓,最高级的自律来源于内心真正的热爱。

当我们有了目标后,才能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实现目标,如何分阶段去拆解目标,避免无用的“伪自律”。

2.远离诱惑,极致专注。

当我们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我们需要让自己更加专注,远离干扰。

书籍《内在清醒》中提到两个原则,分别是“拿走糖罐子”和“等待十分钟”。

“拿走糖罐子”指的是在一项研究中,将“糖罐子放在桌面”与“把糖罐子从办公桌上收到抽屉里”相比,后者能减少被试者1/3的糖摄入量。

的确,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要让自己远离诱惑,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例如,我们被游戏吸引,最好的方式就是卸载游戏。

我们想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事,就让手机远离自己。

如果我们已经遇到了或联想到了诱惑,该怎么办呢?

有种“等待十分钟”的方法,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突然产生了特别想要玩游戏的冲动,甚至想重新下载游戏,一旦自己察觉到了这个想法,先让自己冷静10分钟,思考下这样做的后果,让自己的思考倾向理性。

当我们创造了好的环境,就能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帮助自己做到自律。

3.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让多个动作同时进行。

例如,我们在上下班、走路的同时,可以去听一些课程。

我们还可以提前对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规划,让自己更快进入状态,减少思考和决策的时间。

如果有些碎片化时间太短,自己难以有效利用,就可以先排除掉。

当我们知道了哪段时间该做什么,自然就能够快速进入状态。

时间利用的效率提高了,自律也会变得容易。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1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自律就像是一种习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培养和适应。

唯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不与自己较劲,才能让自律更可行。

自律,前期是心血来潮,中期是咬牙硬撑,后期是一不行动就心痒痒。

当你养成了自律的习惯,你将会爱上自律,甚至成为自律的朋友。

请相信,自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方法用对了,也就不怕做不到了。

点个“赞”,愿你也能在自律中实现自己的期望。

真正的自律不用跟自己较劲(从来不跟自己较劲)(11)

作者:JAMES,相信坚持必有回报的青年。来源:樊登读书,欢迎关注樊登读书,加入我们,和5000万书友一起,用读书点亮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