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

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1)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名垂史册,后人提起来,多是关于他励精图治开创的“开元盛世”,以及他后期怠政导致的“安史之乱”。然而他早期发迹起家的经历,却少有提及,那是他与他姑姑太平公主的一场纷乱而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些,都先要从武周王朝的结束说起。

神龙政变之后,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结束了她的政治生涯。武周王朝结束,迎来的是李唐王朝的回归。

可是这个时候重握大权李唐宗室,内部十分不稳定,重重势力此消彼长。此时唐中宗李显即位,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政,以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宗室势力,是与韦后对立的势力。及唐中宗死后,韦后紧急制定应对措施,先是排挤架空宗室势力,其后再控制军队与朝臣,最后扶持没有为政能力的李重茂上位成为小皇帝,达成了她临朝称制的目的。

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2)

韦皇后

这一行为必然直接损害了李唐宗室的利益,引发了宗室不满。同样想把持权柄的太平公主,开始暗自酝酿搬倒韦后的计划,正巧此时另一个人主动找到了她,为她加了一把火,此人即是相王李旦三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制定措施,李隆基控制禁军,姑侄二人如此这般的敲定了阴谋,在唐中宗死后一月,针对韦后党羽发动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并牵连一众党羽。史称“唐隆政变”。

之后,太平公主利用姑姑的威严,把侄子李重茂拉下了皇位,与政变另一主力李隆基,共同拥相王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又立居于首功的李隆基为太子。

唐隆政变之中,有一个情况很有趣,就是相王李旦从始至终对此事毫不知情,只在次日才反应过来,居然已经发生了一场厮杀一夜的大规模政变。所以即位之初他再三推辞,并不是做戏,而是真的不想接这烫手山芋。

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3)

唐睿宗李旦

这不是李旦愚蠢,而是他的妹妹和儿子太过精明了。妹妹太平公主的想法是,李旦身为相王,如果在当时与他联手,那太过显眼,很可能被人抓住把柄反扑;若是联手成功,她大权独揽的愿望又要落空了,因为势必就要分权给相王李旦。但是和相王三子李隆基联手,她首先就认为,李隆基尚且年轻,政治手腕必定不如自己成熟,不足构成威胁;而且他身为三子,又是庶子,本与皇位半点关系不沾,如今自己扶他做皇太子,成为了皇位未来的接班人,他当是对自己感恩戴德,肯定能听自己摆布。

太子李隆基那边打的算盘是,因为自己不是嫡长子,所以要想谋一条出路,赢得最高权力,必须是不能走寻常路线,得立下奇功才行。如果不瞒住父亲,那头功当属父亲李旦,也就和自己无关了,所以他当初才会主动上门和太平公主联手。

政变结束后,唐睿宗封赏了太平公主,助长了她的势力。皇帝每每议事,必先问“尝与太平议否”,再问“可与三郎议否”。虽然是试图在太平公主和皇太子之间寻求平衡,但这却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当时太平公主实际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帝本身,太子李隆基深感威胁。一时之间朝堂中你来我往,争权夺势的情况甚是激烈。

太平公主参与两次政变,为李唐宗室屡立奇功,一时间权倾朝野风头无两。她忌惮太子李隆基的精明,便利用自己的势力和威慑力,向皇帝与朝臣散播对太子不利的舆论,意图改立太子。皇帝李旦虽说十分顾念妹妹,可也顾念太子,所以始终没能成功。

太平公主之后又一次派方士蛊惑皇帝,言说天象异常太子当即位,潜台词是太子有抢班夺权之势,还是想借李旦之手铲除太子。可她没想到李旦确实不是十分贪恋皇位的人,竟然秉承顺应天意的原则,直接把皇位传让给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

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想废除太子,没想到反帮助太子提前登基了。

李隆基当了两年受气太子,这次正式即位,总算是大权独揽,扬眉吐气了吧?然而并没有。太上皇手里仍握有残余权利,即:三品以上官员任免权,和重大刑政决定权。相当于皇帝只是有名无实。

李旦主动让位却没有完全放权,其原由史料不详,我们可以猜测种种,却是没有定论。但显而易见的是,太上皇手握余权,受益最大的是太平公主。她知道自己哥哥耳软心活,就利用哥哥的信任,继续参政军国大事,并且权势还愈见拔高,其时“七位宰相,五出公主门下”。同时她也不忘排挤打击自己的政敌——皇帝李隆基,剪除了其部分党羽。

至此,与皇帝李隆基有矛盾的,已经不只是太平公主了,还有他的父亲太上皇李旦。自古以来皇权追求集中统一,皇帝御榻向来不容旁人酣睡,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愿有人把控他的权力,李隆基也不例外。

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4)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声势如日中天,已经动了废皇帝的念头。李隆基此时虽贵为天子,却和当初做受气太子的时候毫无两样。既为皇帝,却如此名不副实,也太憋气了,委实忍无可忍。李隆基决定像当初一样主动出击,针对太平公主发动政变!于是联合了刘幽求、张暐等一众辅佐他的文臣武将,开始密谋,准备再次政变。

然而不幸的是,这次政变直接流产了,因为张暐不小心走漏风声了。

这个消息可真是吓到李隆基了,如果在这件事上栽跟头,皇位必定朝夕不保,连性命也是堪忧啊!于是他马上主动上报太上皇,言说刘幽求、张暐等人离间皇帝与太平公主,太上皇遂下诏流放了二人,他自己则因为坦白从宽得以开脱保全。这件事导致李隆基又失去了一部分心腹力量。

一个皇上,居然要通过政变这种非法手段来夺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失败了以后,还忧惧皇位以及性命不保。当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也是挺无奈了。

但李隆基是肯定不会轻言放弃的。

之前的变故,使太上皇李旦开始对皇帝戒备和排斥,渐渐地也听进了妹妹的意见,生出废皇帝的念头,准备下诰命遣皇帝出京巡边,要支走李隆基,这让李隆基十分紧张。然而李旦性格颇为优柔寡断,容易犹疑反复,此事后来又被搁置下来,无限期推迟了。可它却加速了李隆基政变计划的形成。

先天二年,魏知古秘密告知皇帝,太平公主密谋反叛。李隆基决定先发制人,联合他仅剩的所有支持者,其中包括他的哥哥们(亲王)和他的大舅子、他的贴心谋臣们、以及他的忠心奴仆如高力士等,于七月三日正式发动政变。

当日,李隆基调令三百骑兵,先是领兵至禁军处,淡定传召太平公主安插在禁军的两个将领。二人不知皇帝计谋,只当是平常迎驾,刚一出来还没站稳,即被斩杀,皇帝顺利控制住禁军。之后再领一众兵马,奔袭以宰相萧志忠、窦怀贞为首的太平公主党羽,诛杀殆尽,是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势力也清洗干净。而太平公主本人当日逃入山林,直至三日后归家,被皇帝下令缢死家中。

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5)

先天政变

可以看到,这场政变安排井然有序,做的干净利落,简单粗暴,把太平公主的势力连根拔除,那么仍重权在握的太上皇,又是何种下场呢?政变当天,太上皇初闻消息,惊慌之下跑上承天门的门楼,准备在此抵挡。其时宰相郭元振率兵陪同保护,他安抚太上皇说:“皇帝陛下如今是奉太上皇您的诏令诛杀逆贼,您可放心。”这句话十分巧妙,既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让李隆基师出有名;也是暗示太上皇,如今情势,不宜反抗,只有和皇帝陛下一条心,才能得以保全。太上皇李旦也是个明白人,心知大势已去,次日下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一事以上,并取皇帝处分。”其后遂颐养天年,不问政事。

唐玄宗一代明君(开元盛世的明君唐玄宗)(6)

开元盛世

至此,李隆基彻底铲除了异己势力,夺取了全部权力。纵观前后,李隆基趁应时势,发动两次政变,唐隆政变是起家,先天政变则是谋求正统皇权。事实上,自先天政变以后,李隆基才是真正坐在了皇帝宝座上。之后他改年号“开元”,正式亲政,带领唐朝进入了繁荣鼎盛的“开元盛世”。

猜你喜欢:

砍下项羽腿的那个人被封侯,后代还出了个皇帝

中国现如今的版图并不是清朝奠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