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整体转型高校(一大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型转变)

一大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型转变,这是在传达什么信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应用型整体转型高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应用型整体转型高校(一大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型转变)

应用型整体转型高校

一大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型转变,这是在传达什么信号?

如何破解一系列长期制约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发展难题?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会为毕业生带来哪些新机遇?又如何攻破百姓口中“毕业即失业”的魔咒?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 X证书制度试点)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

同时,《方案》就如何发展好职业教育也给出了若干政策规定,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为什么?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对于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方案》提到包括: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方案》指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怎么做?

2022一大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方案》明确,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同时,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方案》提到,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中职教育方面,《方案》要求,加强省级统筹,建好办好一批县域职教中心,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

今年职校开始试点学历证 技能证

据了解,目前,中职和高职学生只要拿到一个学历证就可以毕业。但这并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也难以区别于普通教育。启动1 X证书制度试点后,意味着,学生除了学历证之外,还要再取得一个“X”证书。

《方案》指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此外,院校内培训可面向社会人群,院校外培训也可面向在校学生。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证书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院校内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产教融合走出“学校热、企业冷”困局

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现象普遍存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就四川省产教融合的整体情况来看,校企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合作模式较为松散、合作水平不高,合作的发起、主动者是学校方,由于企业顾虑学生经验不足、回报企业能力有限、工学矛盾突出、人才流失等原因,缺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的耐心与信心,所以企业更多地处于被动地位。

对此,《方案》明确,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 财政 土地 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方案》指出要多举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专家

中职毕业生将有机会获高学历职教市场或迎新变数

“目前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中职和高职阶段,无法满足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伟介绍,最现实的一点是学生毕业后,由于学历不高找工作受限的现象频出。而《方案》出台,也意味着“专科毕业的学生能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深造,通过其努力能获得技能硕士学位。这对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利好消息。”

罗伟从生源角度分析认为,部分本科院校很难与“双一流”高校竞争,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后,也给这些本科院校获得差异化发展,或许可以让部分原本竞争力不足的本科院校招收到更多的优质生源。

而从就业情况分析,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职业教育未来几年将经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一大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意味着大学生毕业时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这势必对现在的职教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虽然未来竞争压力会更大,但也代表着机遇会更多。”

《方案》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这意味着,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