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个俗语,那就是“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记性差”,这是真的吗?对此日本专家和田秀树认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记忆力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如果先入为主地认为‘老年人容易忘记’,老年人就容易失去记忆的欲望。”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1)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记忆力差别不大

美国塔夫茨大学的阿亚娜·托马斯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将18~22岁的年轻人和60~74岁的老年人各召集64人,让他们记住大量的单词,然后给他们看其他的单词列表,询问这些单词是否在原来的列表中。

当阿亚娜事先说明“这只是心理学实验”时,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正确率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在进行另一次测试前,阿亚娜又告诉他们“在这项记忆测试中,老年人的成绩更差”,结果第二次测试时只有老年人的正确率大幅下降。

简而言之,在这个实验中,在没有给实验者施加暗示的状态下,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记忆力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如果实验者先入为主地认为“老年人成绩更差”,老年人就会失去记忆的欲望,记忆力也会瞬间减退。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2)

大脑是可以锻炼的

“不管多大年纪,大脑都是可以锻炼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21世纪后才被证实的新常识。

直到20世纪,专家们都相信“人类成年后大脑的神经细胞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他们也深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衰退”这个“常识”。但是,在千禧年的2000年,这个“常识”被否定了。

2000年,伦敦大学的认知神经学研究者埃莉诺·马奎尔博士在论文中指出:“即使成年,人类大脑的神经细胞也会增加。”这是一项颠覆脑科学常识的大发现。

马奎尔博士对平时穿梭于伦敦市内的出租车司机的记忆力非常感兴趣。“他们为什么能记住伦敦市区复杂的小巷?”马奎尔觉得很不可思议。抱着这股好奇心,她开始对出租车司机和普通人的大脑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出租车司机大脑的“海马体”比普通人更大、更发达。

海马体属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短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简单点说,就是负责输入记忆。

马奎尔博士发现,越是老司机,其海马体的发达程度就越高,开出租车超过30年的老司机,海马体的体积增加了约3%。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3)

为什么老司机的记忆力强?

那么,为什么老司机的海马体会比新司机还大呢?

马奎尔博士认为,老司机会在脑中记忆详细的伦敦道路地图,当乘客告诉他要去的地方时,他会立刻想到路线,并考虑到不同时间段道路的拥挤程度和是否有施工等能够顺利行驶的路线。

在每天重复这样的记忆和提取记忆的过程中,老司机的海马体神经细胞不断增加,变得更加发达。也就是说,“即使是成年后,大脑的神经细胞也会随着锻炼的方式而增加”。

后来的研究表明,锻炼大脑的话,连接神经细胞的突触的数量会比锻炼大脑的神经细胞更多。在这种综合效应的作用下,我们逐渐明白,即使上了年纪,想要保持比年轻时更大的记忆容量并非难事。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4)

如何锻炼记忆力?

通过上面老司机与新司机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上了年纪的人通过每天锻炼记忆力,也能够比年轻人还干练。

那么,如何锻炼自身的记忆力呢?日本专家和田秀树介绍了一个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记忆诀窍。

心理学将记忆分为“铭记”(输入)、“保持”(储存)、“想起”(输出)三个阶段。不仅是“铭记”,“保持”和“想起”对维持“脑力”也很重要。“保持”所需要的,简单来说就是“复习”。要想巩固记忆,关键在于“复习”。

从眼睛和耳朵输入到大脑的信息,首先暂时保存在“海马体”当中。之后,储存在海马中的信息中,只有被认为“必要性高”的部分才会被转印到颞叶。颞叶就像硬盘一样,只有被转印到硬盘上,才能作为记忆固定下来。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5)

也就是说,虽然记忆暂时保存在海马体中,但之后如果被大脑判断为“没有必要”的信息,那就不会被转录到颞叶,也会从海马体中消失。

那么,大脑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是否需要该信息的呢?和田秀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该信息被输入的次数。

多次复习想要记住的信息,大脑会判断这是重要的信息,并转印到颞叶,作为长期记忆固定下来。而记忆的最后阶段就是“想起”(回忆)。

上了年纪之后,在与人说话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固有名词,但是却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印象最深的例子便是《夏洛特烦恼》里的马冬梅打岔大爷。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经常回忆,那么,应该如何回忆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和人说话,此外,教导别人也是非常有效的记忆巩固法。因为这样既能复习(有助于保持),又能加深理解,还能回忆起以往的事情。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6)

通过教导他人,记忆的巩固会有显著的进步

笔者在上高中的时候,每周四的历史课老师都会让学生进行行“模拟教学”。“模拟教学”的意思是一名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对其他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方法对学生,而不是对被教的一方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法。

因为站在“教”的一方,与单纯地听课相比,理解和记忆的巩固会有很大的进步。要想教别人,就必须深刻理解,记住每一个细节。因此,一想到必须要教别人,就会进一步提高目的意识,在头脑中整理重要的要点。

有了教别人的目的,专注力也会提高。再加上与人交谈、回答问题,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反复学习,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因此,虽然没有必要每次都站在讲台上,但到了老年,可以把记住的、看到的、读到的东西不断地讲给别人听。家人、朋友、熟人,对方是谁都可以。教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入,记忆也就越牢固。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7)

记忆力下降的三种情况

当然,虽然本文一直在阐述年龄与记忆力无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没有患上痴呆症,记忆力也会下降。这是因为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种是我们自己认定“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丧失记忆的欲望。

如前所述,每个人在年轻时都会努力去记忆。但是,进入中老年之后,大部分人都不再这么努力了。尽管如此,却陷入“过去很容易记住”的“美丽错觉”,慨叹“记忆力下降了”。

这种“负面的自我暗示”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年长者,即使是20多岁的年轻人,如果给他们“和高中时代相比,记忆力下降了”这样的负面暗示,他们的记忆力也会下降。

记忆力下降的第二个原因是压力过大。相信大家都听说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词。

由于高强度的压力,海马体等部位出现异常,这种症状原本多见于越战和海湾战争的美国归国士兵。随后形成一个固定的单词而被广泛使用。

由于在战场上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极度压力,很多退伍士兵被妄想和幻觉所困扰,复员后无法过正常的生活。美国医学家对退伍士兵进行了脑内检查,发现他们的海马体萎缩了很多。另外,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受到虐待的人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8)

退休后是人生最大的压力时期

为什么过大的压力会给大脑带来不好的影响呢?当人处于压力中时,肾上腺皮质(位于肾脏附近的内分泌器官)会分泌一种叫作“可的松”的物质。

可的松会给脑内的各个部位带来负面影响,最先受到攻击的就是海马体。如果海马体的神经细胞受损,人就无法接受新信息。这也是大脑“不想回忆过去的痛苦体验”“想忘记悲伤的事情”的自我防卫性的作用。

反过来说,要想激活大脑,增强记忆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能让人保持平静的精神状态的环境。也许有人会说“退休之后,现在和压力无关”,但实际上,晚年是人生最大的压力暴露期。其原因有配偶去世、自身疾病、失业等。

可以说说,在退休后,人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压力,从而导致海马体受伤的例子很多,这就是我们认为为什么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原因。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9)

记忆力下降最后一个原因

记忆力下降的最后一个原因是生物学上的原因。步入中老年以后,男性荷尔蒙逐渐减少,但令人意外的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男性荷尔蒙的减少与影响记忆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减少有关。

另外,如果血清素等减少而患上抑郁症,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和注意力就会减少,记忆力也会急剧衰退。特别是老年抑郁症,记忆力明显下降,被误诊为痴呆症的情况也不少见。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记忆力以外的“脑力”,即思考力和判断力。掌管思考力和判断力的是位于大脑前方的额叶,“看似在使用,其实并不是在使用”的就是额叶。越是生活平稳的人,这种倾向就越明显。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就可以了。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10)

这样一来,使用额叶的机会就几乎没有了。

前额叶不活动的话,就会发生前面提到的“废用现象”。不使用的功能、器官会逐渐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倾向会更加明显。额叶也会迅速衰退,变得昏昏沉沉。另一方面,人类在面对问题时,会动用前额叶,认为“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为了不让前额叶生锈,每天问“为什么?”这样想的习惯就好了。光是这样,就能调动前额叶。例如,读报纸或看电视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试着思考。世界上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应该有很多。

人生如果只注重安全,额叶就会逐渐衰退。即使上了年纪,也要立志创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海洋中闯荡,这也是保持“脑力”的秘诀之一。

人的记忆力随年龄的变化(年轻人和老人的记忆力没有差别)(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