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1)

文\一藻


叔本华说:“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健康的身体,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然而,快乐的心情,却不仅仅依赖于健康的身体。

精神的健康,灵魂的自由,同样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质量。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2)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3)

放大格局

人生而平等,却常常喜欢绑住自己的腿脚,困住自己的心灵。

一位年轻的记者,被安排去采访一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因为心里特别紧张,年轻人采访前的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后来,记者的领导知道后,就把他找来,问道:“你每天要不要上厕所大号?”

听到这个问题,年轻的记者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是如实回道:“嗯。”

领导继续问道:“上大号要不要脱裤子?”

年轻人觉得好笑,答道:“当然要。”

领导没有理会年轻人的态度,继续问道:“大人物上大号要不要脱裤子呢?”

此时,年轻人一愣,似乎有些领悟地答道:“要。”

领导继续说:“OK,以后只要你先在脑海浮现对方脱着裤子上大号的模样,你就会发现众生平等的道理,每个人不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

从此以后,这位青年记者,不论采访怎样的大人物,都不会再紧张得无法入睡了。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4)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发展的,并不是客观环境,而是我们错误的思维方式。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会转念。

同样一件事,换个角度,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自然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5)

转变观念

任正非认为,天下无非两类事发生:一类是便利的好事都是来滋润自己的,一类是空前的灾难无非是来成就自己的!

这世上,好事与坏事的区别本来就是模糊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即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成就自己。

从前,有个老婆婆,大家都叫她“哭婆”。

有人问:“婆婆,你为什么哭呢?”

老婆婆说:“你们不知道,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雨伞店的人做媳妇,每当艳阳高照的时候,我就担心大女儿的伞卖给谁;二女儿嫁给了卖米粉的人做媳妇,每当下雨,我就担心二女儿的米粉没有太阳晒,然后没有米粉卖。你说我怎么能不哭呢?”

这时,有位法师就和婆婆说:“婆婆,你不如这样想:下雨的时候,你就想大女儿的伞能卖出去了,艳阳高照的时候,就想二女儿的米粉可以晒了,这样你天天都会很开心。”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6)

生活,是一种选择。

你选择了悲伤,快乐自然会缺席。

看待人生,不只一个角度:从生命宏观角度看,好事坏事,都是用来渡自己的;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晴天雨天,都有收获。

凡事,学会往好处看,生活便有了希望,人生便有了力量。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7)

接受改变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遇到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是怎样一种体验?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明知走下去是错的,别人也提醒过,嘴上答应改变思路,也明白偏离重心了,还是习惯性一条道走到黑。

曾经有个小伙子,对上帝非常虔诚。

他坚信,自己如果发生危险,上帝一定会拯救他。

有一天,他出海打渔,一阵巨浪把他的小船打翻了。掉在大海里的小伙子,在海里拼命挣扎,这时刚好拉开来一艘商船,想要救他。可令人惊讶的是,小伙子拒绝了商船的援救,他坚信上帝一定会来救他的。

最后,小伙子不出意外地被海水吞没了。

后来,小伙子终于见到了上帝。小伙子非常痛苦地向上帝质问:“你为什么在我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来救我?”

上帝平和地说道:“我已经派去了商船救你了,可是,你拒绝了。”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8)

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人却常常还停留在一个念头,在一个过去的时光里,无法跳出来,最后害的只能是自己。

马云说:“墨守成规的人,晚上想着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一个人如果不改变自己,即使机会来到眼前,终究也会失去。

放下执念才能看淡一切(3句话让你放下执念)(9)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有首颇有禅意的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没有人可以固守一念,从黑夜走到白天,从春天走到冬天。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人也不例外。

佛家讲,当下既永恒,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拥有的只是现在,此刻。所以,我们所做的任何事,也只能符合此刻的环境,如果总是任由思想来回飘移,最后也只是浪费了时间,蹉跎了人生。

打开格局,让自己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转变观念,让生命迎来更多的喜悦;

接受改变,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

人生没有什么应该和必须,放下一个念头,还自己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生。

正如曾国藩的四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共勉!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