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纪录片(唐生智一身是胆)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这一天,《社会日报》刊发了一则新闻,读来颇有几分荡气回肠。先看文章标题——“十万守城勇卒似猛虎出柙,唐孟潇将军一身是胆;日军总攻八门,南京城仍坚如铜墙铁壁;玄武湖肉搏竟日,中山道上坦克车会战”。再看其中一段内容,“唐孟潇将军以一戎马书生,家学渊博,幼承庭训,熟读孙武兵法,六韬三略了如指掌,湘中多豪杰,此公更智勇双全,谋略过人,有人誉之为现代之石达开······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纪录片(唐生智一身是胆)(1)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照,“国军在南京展开巷战”

唐生智,字孟潇,湖南东安人,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因为南京撤退时杂乱无序,造成许多额外损失,饱受后人指责。没想到的是《社会日报》的小编对他评价如此之高,什么熟读孙子兵法、六韬三略,感觉吹捧得有些肉麻。再往下看看这则新闻披露的细节:

“日军兵临城下,即展开空前猛烈之韬略战。唐氏矢忠矢勇,一身是胆,初则亲上城堡,挥戈督阵,继乃乘钢甲战车,在十万军中,杀进杀出。一将拼死,千军奋起,似猛虎之出柙,锐不可当。于是血拼肉搏,前赴后继,虽八门危殆,终得保存此东南要隘。”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纪录片(唐生智一身是胆)(2)

唐生智签名照

11月中旬,围绕南京“守”与“不守”的问题,蒋介石连续召开了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军令部作战厅长刘斐认为,南京位于长江弯曲部,地形上背水,不易防守;再说国军参加淞沪会战的部队损失都很大,需要相当时期的补充整训,建议只作象征性地适当抵抗。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基本上观点一致,应该避免在南京进行高强度决战。

蒋介石心情复杂,“南京应固守乎?放弃乎?殊令人踌躇难决”;“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也”。训练总监、军委会执行部主任唐生智意见相反:“南京是我国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唐生智的意见符合蒋介石的想法。“谁负责固守南京为好?”蒋介石发话,决定“短期固守”一至两个月。唐生智自告奋勇:“委员长,若无人负责,我愿意勉为其难。”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纪录片(唐生智一身是胆)(3)

南京“中山陵”

《社会日报》所谓唐生智“亲上城堡”,“继乃乘钢甲战车”挥戈督战之事,同时也见于香港《华字日报》:“南京日来战况之烈,尤超过上海大场之役,警备司令唐生智,亲驾一坦克车巡视各防线,指挥作战,终日不辍,闻自南京城战事发生以来,唐氏未睡多夜……”一级上将唐生智驾驶坦克指挥作战?想必画面一定非常拉风。为了证明确有其事,笔者一头扎入浩瀚如烟的“南京保卫战史料”,很遗憾,没有找到权威档案可以支撑这一说法。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纪录片(唐生智一身是胆)(4)

香港《华字日报》报道南京保卫战激烈战况

无论《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南京卫戍战史话》《唐生智罗卓英等报告南京守军溃退出城密电》,对此均未提及,哪怕只言片语。笔者再查唐生智本人回忆文章以及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坦克部队文献,也找不到类似记载。不过唐生智睡眠不好倒是实情,卫戍司令部参谋处第一科上校参谋刘劲持回忆说:“有一天晚上12时左右,他要我去看反坦克炮营,后半夜2时,我看了回来向他汇报,他点头满意。”由此可见,南京保卫战期间,唐生智精神高度紧张,晚上睡觉很晚。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纪录片(唐生智一身是胆)(5)

至于南京保卫战失败的基本原因和唐生智应该承担的责任,白崇禧有过一段较为客观的评价:“南京失守后,曾有人纷纷责难唐氏。平心而论,以残缺疲败之师是不能与优势战胜之敌相抗的。唐之错误在于事前未能知己知彼,谨慎考虑,详细计划,贸然承担守城重任,虽勇气可嘉,终不免受全国舆论之指责,则殊为不值矣。”

最后笔者想要表达一种观点,研究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报刊消息不宜直接引用,有些是出于鼓舞民心士气,添油加醋,有些是小编道听途说,纯粹为了吸人眼球。我们必须认真鉴别,宁可多花些力气旁征博引,切忌贪图便利照搬照抄,人云亦云。

参考文献:

1、凌曦、唐恺编《南京保卫战中方报纸报道》,南京出版社2020年版

2、廖利明编《南京保卫战文史资料》,南京出版社2019年版

3、《白崇禧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